假如說課稿
【這樣做的目的是:兒童詩的語言雖然簡潔精練,但也擁有很多值得人去想象的空白點。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些挖掘情感的伸展點讓學生發揮想象,可以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就像這一節中,擁有了陽光后的小樹會是怎么樣的?便是空白點,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更好地體會小樹在陽光下享受的溫暖,感受小樹內心的開心,同時也真切地感受到太陽對于寒風中的小樹是多么重要。這份情自然地植入到學生們的內心深處,有感情地朗讀好課文就水到渠成啦。】
b、教學第二小節時
第一小節的學習主要以我的引導為主,而第二小節的學習以學生自主的體驗為主。我讓學生自主讀文后,說說讀懂了什么?
【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以珍視學生的感覺、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放飛心靈,彰顯個性。】
不過整個小節的情感體驗還是如第一小節一樣,重點抓住沒有谷粒和擁有谷粒后小鳥一家的情感變化來感受女孩對小鳥一家的關愛。
在體驗沒有谷粒時小鳥一家的困難時,引導學生抓課文中的重點詞。如:抓住“遙遠”體會鳥媽媽的辛苦,抓住“等待、哭泣”感受小鳥的可憐。同時,讓學生在學習 “遙遠”或“等待、哭泣”的詞語時,讓他們說說有什么發現?來感受這幾個詞語的造詞特點:由近義詞組成的詞語。在此基礎上在進行朗讀指導。
【這樣做是為了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情,同時也落實了生字詞的教學,還教給學生詞語的積累的方法。】
為了體驗擁有谷粒后小鳥一家的快樂,仍舊抓住課文中的畫面空白點,引導學生想象說說:有了谷粒,我們再也看不到——而是看到了——。讓學生體會到快樂后再進行朗讀指導。
【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想象說話,讓學生們感受到小鳥一家的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女孩的善良。而且,在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表達訓練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c、把一個兩個小節連起來讀一遍。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兩節課文有一個回顧。
(五)鞏固生字
我對本課所學的生字再次復現,目的是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生字進一步地識記和鞏固,這其實也是對本課生字教學的一個檢測。
(六)寫字指導,練習書寫
寫字環節我主要采用四步走,第一,觀察。比較“良和食”的區別;第二,老師范寫。學生善于模仿,教師的書寫讓學生有更直觀的印象。第三,學生自己書寫;第四,作業展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老師的講評后明白哪些字是好字,哪些筆畫需要改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寫出更棒的字。
最后,我以一句“因為女孩和你們的愛,小樹快樂地成長,小鳥一家其樂融融,我想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點明文章的主旨,結束了這一堂課。
總之,整堂課的設計,我始終抓住詩歌中的情感線索,在品品讀讀中感受著兒童詩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孩子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課堂也因學生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