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案(精選15篇)
假如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認讀9個生字及8個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9個生字、8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關愛他人的愿望。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意詩歌的節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
[預設流程]:
一故事鋪墊,激趣揭題
1、給“筆”擴詞,引出神筆。
2、師講故事《神筆馬良》:從前有一個┄┄后來馬良用神筆懲罰了惡人,幫助了無數的窮人,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3、大家說馬良的神筆神在哪里?(畫什么就活了等等)假如你有馬良的神筆,最想做什么?(三、五個同學說)
4有個小朋友也想借馬良的神筆來實現自己的愿望,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這首詩歌里,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二、朗讀欣賞
1、師朗誦。
2、寫得多好!想自己讀讀嗎?讀一遍一過癮讀兩遍,三遍,并畫出作者想用馬良的神筆畫什么?是為了幫助誰?
3、學生自由讀,師巡視,注意聽學生讀。
4、指名分節讀通課文。
5、過渡: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愿意展示讀給大家聽?第一節誰來讀? 誰來讀第二節? 第三節最感人了,留給誰呢? 最后一節我們一起讀吧!
三、想象品味
。ㄒ唬⿲W習第一小節,
1、過渡:同學們,要想把詩歌讀得更有感情,我們還得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的意境。
2、請自由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象。
3、引導學生說(板書:太陽、小樹)
4、看板書,你從這幅圖上仿佛看到了什么?啟發想象。
假如你是小樹,現在溫暖的陽光照在你身上,感覺怎么樣?
帶著我種心情讀前四行。
如果沒有溫暖的太陽,寒風呼呼地吹著,這時感覺會怎樣?嘆息什么?引導感情朗讀“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讀出小樹的嘆息。
(二)學習第二、三小節
1、過度:剛才同學們讀得真棒!老師看見了一棵棵快活成長的小樹,我們就這樣——邊想象邊吟讀。下面還有兩節,選自己喜歡的一節來學習,先自己讀,然后把想象說給同桌聽,再同桌之間比一比,誰能讀出小鳥或西西的心情感受。
2、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3、交流:
第二小節:
1、誰喜歡第二小節?說說我畫了什么?是為了幫助誰?
2、引導學生說。老師板書:(谷粒、鳥窩、鳥媽媽)
3、假如你是一只小鳥,媽媽出去找食物了,心里會怎樣想呢?引導讀出“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4、喜歡這一小節的同學起立一起讀。
第三小節:
1、看課件圖談話:我們都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在操場上奔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可不幸的西西只能坐在屋里,如果你是西西,你看見了什么?你在想什么?
2、喜歡第三小節的同學齊讀,其他同學可以靜靜地欣賞。
3、如果你是西西,坐在窗前你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心情怎么樣?讀出沉重的(難過的)心情。
4、現在你有了健康的身體,可以做什么呢?
引導用“┄ ┄可以┄ ┄”說話
5、小結:多么美好 的心靈!作者想借馬良的神筆來幫助我們的植物朋友——小樹,我們的動物朋友——如小鳥,還有不幸的人——西西。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這美好的心靈吧!(齊讀)
四、拓展
1、過渡:是啊,只要人人都獻上的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的人和事情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幫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會怎樣幫助他們?
2、說一說。
3、寫一寫。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真了不起,都會自己寫詩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學會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用自己的雙手,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美好!
假如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假如我是導游這一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收集相關資料和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認識導游的作用,嘗試做導游讓學生了解導游的基本素質,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語言實踐提高交際能力和鑒賞水平。
2.表達時做到條理清楚、具體、生動,抓住重點。并充滿小導游的感情。
3.了解作為一個導游,在引導游客欣賞景觀、形象描述景物時要注意的地方,學做小導游。
過程和方法
通過合作討論并實際模仿的方式訓練學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收集相關資料,做到突出重點、具體生動、有條理地介紹景點。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在擴大其知識面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合作討論法
課時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初識導游
在我們做小導游之前我們先做一名游客,如果今天你是一名游客,你會選擇一名什么樣的導游呢?
抽生回答:
教師歸納導游的素質:
儀表端莊舉止大方
真誠熱情態度和藹
聲音洪亮口齒清楚
發音規范語句流暢
用詞準確解說生動
三、學做導游
閱讀“假如我是導游”的短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短文“假如我是導游”,注意短文中的重要信息,用筆圈點劃,注意下列問題:
找一找文中告訴我們作為導游需要注意那些?
學生歸納要點,教師展示導游詞
明確導游需要明確三點:
1.將自己的熱情融入景觀的介紹中。
2、注重景物的神似,運用恰當的比喻
3、穿插與景物有關的人文知識,以豐富解說的內容,激發游客的興趣
4、面對不同的游客,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調節氣氛
四、嘗試導游
請你為校外的朋友做一回導游,向他們全面(局部)介紹一下我們的校園。
五、自主小結
導游詞對熟悉景點的歷史古跡、人文事跡,要按一定的順序(時間、空間),抓住事物的明顯特征,帶有感情的介紹。
六、布置作業模擬導游
假如你是鹽城春秋旅游公司的一名導游,現在有一個旅游團來到大縱湖度假村,請你為外地賓客介紹這里的民俗風情。
假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展開想象仿寫句子,培養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啟發同學愛他人、關愛環境!凹偃缥矣幸恢︸R良的神筆”的朗讀要隨感情讀出變化來感悟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以讀代講、讀中領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本課利用多種形式朗讀,在朗讀中充沛調動同學對本文的感悟,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同學的表達能力,體現合作意識,從而達到陶冶同學情感、人格的目的。
課時布置: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動畫,導入課題。
1、談話導入課題:馬良到神筆后他用神筆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
2、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是有關馬良神筆的。你們想知道課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筆干什么嗎?
3、板書課題:《23、假如》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同學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學習生字的讀音、字形、結構。
3、檢查同學學習生字情況。(利用不同形式認讀)
4、鞏固同學識字。(課件出示水果樹,每種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課文。
3、指名同學讀課文。(接龍式讀)
4、教師范讀,讓同學體會課文的感情基調。
四、復習要寫的字,指導書寫
1、復習步驟:記住字音,認識字型,擴詞,用詞說話
2、小組交流。
A、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B、哪個字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注意重點的提示
4、評議同學的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讀課文,感悟語言。
1、指名同學讀課文。(接龍讀)
2、假如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詩中的小朋友要實現哪些愿望?
3、分組學習
A、課文用三節寫了作者的三個愿望,你最喜歡哪個小節?在組內讀一讀。B、在這一小節中,你讀懂了什么?小組交流。C、你認為這一小節中哪個句子,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4、按自身喜歡的方式自學。
5、交流自學情況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B、擴展說話:我要給——(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課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讀課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幾次?朗讀時應該怎樣讀?(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A、讀懂了你喜歡的小節,你覺得該用怎樣的語氣把他讀好?B、多種形式朗讀。C、說說你在讀的過程中有什么體會。
三、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節背下來
2、同桌相互讀讀背背。
四、擴展活動
小組討論:課文中最后一段沒有說為誰畫什么,你能仿照課文發揮想象!凹偃缒阌幸恢яR良的神筆。”寫出你的愿望,像課文里的小詩歌一樣;丶以诎涯銓懙脑竿嫵鰜怼
板書設計:
太陽
23、假如 畫 谷粒
一雙好腿
假如教案 篇4
教學主題:閱讀課
所屬學科:語文
適于年級:二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S版)
建議學時數:2學時
公開課教案:
【設計理念】
1.“閱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引導同學與文本對話,充沛展開師生對話,促進同學語文素養的提高。
2.培養同學探究性閱讀和發明性閱讀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延伸課文內涵,發展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3.識字教學要充沛利用同學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使之逐步形成識字能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段落。
2.會認6個生字,規范書寫8個漢字。
3.能展開個性化的閱讀,體會作者關愛自然、關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課文內容,有創意地表達自身內心的美好愿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入題
同學們,假如你有一個有求必應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變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張神奇的飛毯,你想到哪兒去?假如你有一盞阿拉丁神燈,你想用它來實現什么愿望?假如俺們擁有這些神奇的法寶,俺們會讓夢想飛揚,看來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讓俺們來做這樣一個假如吧。
(板書課題:10、假如)
二、初讀課文,識字讀詞
1.初讀課文,用言語激發同學的閱讀興趣,并提問同學:你們平時是怎樣把一篇課文讀熟的?遇到不認知的字怎么辦?有的句子一下子讀不通順怎么辦?
2.同學各抒己見,教師及時鼓勵同學,并讓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3.這首詩共有三小節,指名同學每人讀一小節,讀后組織同學進行評價,教師也相機指導正確的朗讀方法。
4.指導識字。
(1)同學圈畫生字,自身初讀,并想方法記憶字形。
寒襲擊覓餓泣
(2)出示課件1,同學認讀生字,說說自身是怎樣記憶字形的,老師及時評價并給予協助。
(3)同桌之間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檢查識字效果。
5.出示詞語卡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形式認讀詞語。
寒冷襲擊覓食哭泣快樂嘆息
三、再讀感知
1.同學朗讀課文,想想作者要用馬良的神筆畫些什么。
2.出示課件2,同學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俺想給畫,讓它們;
俺想給畫,讓它們;
俺想給畫,讓他。
四、個性化閱讀,體驗情感
1.同學再次朗讀課文,老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讓同學把自身最喜歡的一小節多讀幾遍,想想自身為什么喜歡。教師巡回指導。
3.同學說自身的閱讀體會,師生對話交流。
第一節,讓同學體會小樹在冬天面臨的寒冷,作者要給小樹畫上一個金色的太陽,這樣小樹就不怕寒冷的襲擊,能平安地渡過冬天,才干長成參天大樹,綠化俺們的地球,說明作者保護樹木。
第二節,小鳥是地球上可愛的精靈,找不到食物時會餓死的,作者要給小鳥畫上一些米粒,這樣小鳥就能快樂地生活,給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
第三節,西西是殘疾人,沒有腿他內心一定很痛苦,作者想給他畫上一雙腿,這樣他就能和正常人一樣奔跑了,表示了作者對殘疾人的關愛。
4.在同學談閱讀感受之后,讓他們帶著情感把喜歡的那一節再讀一讀,讀后師生一起評價,評價后再讀或配樂朗讀,以求達到最佳的朗讀效果,促進同學朗讀水平的提高。
5.小結,激發情感。
作者希望用馬良的神筆畫一個太陽溫暖冬目的小樹,想畫一些米粒喂養饑餓的小鳥,想畫出一雙腿讓殘疾的西西能快樂地奔跑,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對作者說一句什么話呢?
五、拓展課文內容,鼓勵同學有創意地表達
1.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讓同學和著音樂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2.啟發同學: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畫些什么?送給誰?幫他解決什么困難?(同學考慮,放柔和的輕音樂)
3.同學自由表達,老師適時地從同學的語言、價值觀、情感等方面進行合理的評價。
4.同學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兩節詩句,寫后讓同學配上音樂讀一讀,欣賞自身的作品。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課件3,觀察“擊、嘆、泣、粒、腿、燕、幸、哭”等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著重指導寫法。
例:“擊”字寫在田字格中間,上面一豎要出頭;“嘆”、“泣”、“!比齻字是左右結構,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腿”字部件多,寫時既不能分開,又要互相躲避;“燕”字筆畫多,要注意書寫筆順,教師先示范,再讓同學書空;“幸”、“哭”兩個字是上下結構,注意上窄下寬。
2.同學書寫漢字,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同學作品,評析。
板書設計
24 日記兩則
俺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ㄏ矚g) (生氣) (高興)
假如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寫3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一、直接導入:
1、上節課我們講過馬良的故事,小朋友們想擁有馬良一樣的神筆嗎?
假如你有一只這樣的神筆,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和幸福中,但生活中并不是處處都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去關愛,去幫助。請看:
。ㄕn件呈現三幅圖,并配上傷感的背景音樂)
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圖2:樹枝上鳥窩中的兩只小鳥神情悲傷,滴著眼淚。
圖3:一個孩子坐在輪椅上,透過窗戶望外面的世界。
2、靜靜地看,你想說什么?(可以選擇說其中的一幅。)
3、作者和你們一樣對小樹、小鳥、西西充滿了同情與愛心,他希望借助馬良的神筆,許下心愿,幫助許許多多碰到困難的人們。
4、快速讀讀課文,看看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假如?許下了幾次愿望?
5、你能透過4個假如,看到作者美好的愿望嗎?請小聲地自由地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你看出了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
a、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b、鳥媽媽不用到遙遠的地方尋食,讓小鳥不再苦苦等待,不再餓得哭泣。
c、還西西一個健康的身體。
2、假如讓你從文中選一個假如做自己的愿望,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分小節學習:
第一個假如:
1、課文中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2、 你從哪些地方知道小樹很冷?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3、 來,我們一起來演演這棵小樹吧,你聽,北風呼呼地吹,寒冷的北風吹到小臉可真疼,冰冷的雨點掉進脖子里了,小樹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 ,你在嘆息什么?
小樹小樹,你最需要什么? (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4、瞧,太陽出來了! 課件(紅紅的太陽)
這個詞語寫得真好,太陽的前面加上紅紅的一詞,這太陽就顯得特別溫暖了。
5、說的真好!在紅紅的太陽照耀下,你們快看,小樹在快活地成長。
(師板畫樹枝向上伸長)小朋友們,你們快在抽屜里找找,你發現了什么?
那是小樹在秋天里落下的樹葉,請你們變成紅紅的太陽,把綠樹葉長回來,幫忙小樹快活地成長吧。
6、 假如你就是這棵小樹,你想說什么?指導朗讀
第二個假如
學生談話。
1、 自由讀第二節,你能讀出什么心情?(高興,難過,傷心,孤單)
2、 從哪些句子讀出了傷心的心情?有誰也讀出了傷心的心情?來,用你的朗讀也讓大家感受一下你的心情。
鳥媽媽因為尋找食物要飛到遙遠的地方,小鳥們會像你們一樣傷心難過,想念媽媽嗎?
3、看到小鳥們,在媽媽的陪伴下,吃著樹上好吃的谷粒,你想說些什么呢?
4、指導讀。
第三個假如
1、剛才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傷心一起開心了,假如我們看見好朋友的不幸,你會怎樣呢?
2、現在老師為大家讀課文
3、你看見了什么?
當我們在操場奔跑時,西西只能——
當我們在草地上游戲時,西西只能——
當我們在野外玩耍時,西西只能——
4、多么不幸的小朋友啊,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為他畫什么?
5.西西有了好腿,他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有了馬良的神筆真好,小樹能快活地成長,小鳥不再哭泣,不幸的朋友重新站起來,讓我們雙手捧書,帶著美好的祝福讀一讀全文吧。
四、拓展訓練
1、第四節,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假如讓你來寫第四節小詩,你會嗎?
2、給你一枝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什么?送給誰?幫他解決什么困難?
一個人的心里,當有了美好的愿望與美好的祝福,就會變成最幸福的人。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讀讀說說: 假 如
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我要
生:我想讓失去光明的人重新得到一雙光明的眼睛
師:你真有愛心,老師愿意把這愛心送給你,還有誰想說?
生:我想和大家一起做好事,把愛心送給需要關心的人
生:我想畫無數支神筆幫助別人
生:我想畫一個綠色的家園,沒有污染,讓我們人類生活下
生:我想把窮孩子進入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打開知識的門
生:我想給失去爸爸媽媽的孩子畫爸爸媽媽,這樣他們也就有了母愛
生:聽課的老師很辛苦,我想給上課的老師畫一束鮮花送給他們。
生: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一個和平的世界,沒有戰爭沒有饑餓,人們都生活在陽光中。
師: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著你們的愛,帶著你們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ò褜懺拑热葙N到黑板上的“愛心家園” 中,在愛心上畫翅膀)
五、寫字
小朋友們的美好愿望可真多,想知道老師的愿望嗎?
假如老師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想寫出一手好字,還想在同學們的寫字本上輕輕一劃,同學們的字都變得好看起來。你想擁有這支能使字變好看的神筆嗎?那就拿起手中的神筆吧,我們一起來寫這三個字:良、食、雙
課文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 輕輕嘆息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 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讓小樹在冬天 鳥媽媽在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讓小鳥在家里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 畫一雙好腿 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里 望著窗前的小樹和小燕 而是和我們在一起 在草場上奔跑,在草地上嬉戲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建議您讀一讀人教論壇的這個帖子:
假如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生分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蔽覀儜斂吹,兒童與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學習重點分析
識字和寫字
六、課前準備
(1)教具:課件、字卡。(2)學具:動物頭飾卡片
七、課時設計: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故事導情,激趣入題
講神筆馬良故事,奠定情感基礎:
激情引說:是啊,這枝筆可真神奇!畫什么,什么就會變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這樣的神筆,你最想畫什么?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引語: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純真而美好,有一位同學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小詩,名字叫《假如》。
(二) 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配樂范讀,激趣讀文。
2.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3.小組合作,交流拿不準的字。
4.學生分小節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糾正學生讀錯的字。)
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在老師沒有提供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就能讀準課文中的每一個音,甚至還有許多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
5.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同學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把你的好方法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6.(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 用同學們介紹的識字方法記生字,每認一個生字,就把它擺在桌面上。
7.分小組鞏固識字,組長帶領組員搶答字卡。
8.學生帶動物頭飾鞏固識字。(戴“遙”字頭飾的同學問:你看我是誰?大家舉起“遙”這個字卡說:“你是“遙”,(帶頭飾的同學挑人組詞)你的朋友是“遙遠”。
9.在同學們的字卡中,有兩個字很特別,找出來,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教師強調最后一筆,一個是“點”,一個是“捺”。)
10.教師書寫“良,食”。學生書空。
10.學生書寫生字,自我評價。(同學們認為自己哪個字寫的好,就在它旁邊畫一顆五角星。)
11.(同學們說的好,寫的好,相信讀的更好)全班配樂齊讀課文。
假如教案 篇7
教材與學情分析
“假如” 這篇課文是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歌,作者大膽采用想象的藝術表現手法,抒發了一個小朋友要用神筆給小樹以陽光雨露,給小鳥以米粒,給不幸的西西一雙好腿的強烈心愿,表現了新一代兒童關愛他人,希望給人快樂的美好心靈和人文情懷。整首詩內容淺顯明了,語言通俗易懂,情感濃郁動人,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思維訓練和語言學習的極好教材。依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理解詩句,感悟語言,體會情感,對于他們來說是難點,需要通過多種方法調動他們的情感,幫助學生讀中理解詩句,讀中感悟語言,讀中體會情感,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我”的內心的感情,引起共鳴,使讀文如同出自內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2、理解詩歌內容。
3、在讀書、感悟中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愿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假如》這首詩歌,詩中的小朋友夢想用一支神筆實現心中的'愿望,還記得他想實現哪些愿望嗎?(學生匯報,師隨機板書)
小樹 畫太陽、云朵
我要給 小鳥 畫谷粒
西西 畫一雙好腿
小結:詩中的小朋友的愿望是多么純真和美好!那么她為什么要為小樹、小鳥、西西做這些事情呢?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歌,體會一下詩中小朋友的美好心靈。
【設計意圖】借助教師的設疑激起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再現詩歌主要內容,為學生體會小作者的美好心靈奠定基礎。
二、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1、請大家看大屏幕,邊看邊想,詩歌的哪幾個小節能體現我們剛才看到的畫面。(播放帶有詩歌1、2小節內容的畫面:沐浴著陽光的小樹郁郁蔥蔥,樹上的小鳥食宿無憂、愉快生活的情景)
2、學生看后回答,然后指名讀1、2小節,想:詩中的小朋友為什么要給小樹畫太陽和云朵?為小鳥畫谷粒呢?
3、自讀1、2小節,思考上面問題,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4、交流匯報,體會情感。
(1)“我“為什么要給小樹畫太陽和云朵?
隨著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讓小樹在冬天里,
再也不怕寒冷的襲擊。
。úシ藕L下搖擺的小樹,小樹瑟縮的樣子和沒有雨水的滋潤,小樹干枯的樣子的情景;一個小朋友揮筆畫一個太陽,幾朵云之后,小樹郁郁蔥蔥,成長的畫面。)
。2)如果你是小樹,沐浴了陽光雨露,你會說些什么呢?
。▽W生自由說)
小結:是這位小朋友用馬良的神筆畫了太陽云朵,給小樹帶來了溫暖和力量,讓小樹快活的成長,現在就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
(3)指名讀——評讀——練讀——再讀——齊讀
小結過渡:詩中的小朋友用馬良的神筆為小樹畫太陽、云朵,渴望讓小樹快樂成長,那么他又為什么為小鳥畫谷粒呢?
(4)指名回答。
師引導:當你餓了的時候,媽媽會怎樣做?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饑餓中的小鳥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學生自由說,教師引導)
。5)引讀:有了“我”畫的谷粒,現在的小鳥媽媽再也不用——(學生接讀)出示:鳥媽媽再也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覓食,讓小鳥餓得喳喳地哭泣。
師用語言渲染指導朗讀:鳥媽媽不再用辛苦奔波,小鳥寶寶不再苦苦等待,餓得哭泣,小鳥的心情會怎么樣?那就把這種心情讀出來吧。ㄔ俨シ判▲B衣食無憂的情景)讀第一小節。
引讀一二小節:詩中的小朋友為動物、為植物送去了關愛。假如——(學生接讀)我要給—— 畫一個—— 還有—— 讓小樹在——
假如—— 我要給——
小結: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還要做什么呢?
(6)學生接讀“我要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同時出示西西坐在輪椅上的情景)
對于一個失去雙腿的孩子來說他只能怎樣?(學生自由談)望著窗外的景色不能親近它們,這是多么不幸。∷膬刃氖嵌嗝赐纯喟。≈笇ёx:我要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
a、你們的朗讀讓老師體會到了你們對西西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出示圖片:(有了雙腿的西西快樂奔跑的情景)
b、看“我為西西畫上了雙腿,他再也不會——(學生接讀)
c、他會嘆息什么?這時的西西心情是怎樣的?(開心、快樂)那么怎樣讀好這段話?讀一讀吧
d、西西多么開心,就連我們也一樣開心,讀出西西的開心。讀“他再也……”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要貫穿以讀為主的思想,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通過圖片、影象,想象著美好動人的圖景,語言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情感在潛移默化中生成。
三、背誦積累,提升情感
1、詩中的“我”不但給窗前的小樹畫紅紅的太陽,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還給不幸的西西畫一雙好腿,這三個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歡哪個愿望就背下來吧!
2、學生自由背
3、指名背誦
【設計意圖】把選擇權交給孩子,既達到了語言積累的目的,又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
四、拓展延伸,表達情感
詩中的小朋友只有這三個愿望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體會省略號的用意)
對!在我們的身邊許多需要我們關愛的人與事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拿它來實現什么愿望呢?出示課件:圖片(流浪的小狗,無家可歸的孩子,看不到光明的孩子,深受地震災害的人們)
1、請你也象小作者這樣,也來寫一寫,出示: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我要畫( )
( )
2、學生試寫后交流。
【設計意圖】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他們進行創新思維,在思維中傾注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的激情。
五、鞏固字詞,指導書寫
1、出示字卡,指名讀
2、學生觀察,重點提示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4、書寫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把鞏固識字、寫字安排在感知課文內容之后,看似顛倒了順序,實際上體現了學生識字和記字的一般規律。小朋友識字總是先從整體上關注“輪廓”,再具體分析、嘗試記憶,之后通過多次復現來鞏固,這樣才會有效地記住生字。
六、課堂總結,升華情感
同學們,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神筆嗎?對!生活中我們雖然沒有馬良那樣的神筆,但是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愛心,都有關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相信馬良的神筆會在你的手中,我的手中,他的手中……
【整體設計意圖】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力爭“以讀書為主”,通過情景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對話的交流,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意義,熱愛自然,關愛他人。
【教學評析】
這篇教學設計在把握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讓學生與文中角色進行換位,培養學生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通過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想像,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做什么?加強了學生語言訓練;通過朗讀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加之教師的圖象、語言的引導,學生會把詩歌讀得入情入境,從而受到了教育。
假如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學生分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蔽覀儜斂吹剑瑑和c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學習目標分析
1.程和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學習重點分析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學習難點分析: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課前準備:
1.教具:課件、詞卡。
3.學具:心形卡片
學習過程:
一、故事導情,激趣入題
1.激情引說:馬良的這枝筆可真神奇!畫什么,什么就會變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這樣的神筆,你最想畫什么?
2.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a. 引語: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純真而美好,今天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學的愿望,她寫了一首小詩,名字叫《假如》。
b.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1.師范讀,學生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書。
3.創設情境讀,練讀第一小節:
a. 出示課件,創設情境:冬天來了,寒冷的北風呼呼地吹著,一棵小樹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風吹得搖搖擺擺,凍得瑟瑟發抖。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b. 老師相信,現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帶著這種體會和感受有感情地讀這幾個詞。(出示詞卡: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你在嘆息什么?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心……)有人來關心我,幫助我,那該多么好呀!
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也和我們一樣,很想幫助這棵小樹。她是怎么幫助小樹的?自己讀。
c.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樹的寒冷和孤獨,于是,她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陽光好溫暖啊!這樣,小樹在冬天也能(出示詞卡“快活地成長”)誰來快活地讀一讀?
d. 帶著你的獨特感受練讀第一小節,老師相信,這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由練讀。)
e. 誰來展示讀給大家聽一聽?(展示讀)
你認為他哪兒讀得好?(評讀) 你能比他讀得還要好嗎?(激讀,賽讀)
4.同桌合作讀,讀中感悟第二節:
a.激勵引讀:小朋友把第一小節讀得這么好,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把第二小節讀得很好。請同位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練讀第二小節。
b.同位展示讀。
c.聯系生活,引發情感共鳴:當你餓了的時候,在家等媽媽,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小鳥的心情和你一樣,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讀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讀出感情。)
d.小作者想到了小鳥的可憐,就給樹上的小鳥畫了許多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再也不用到……(師生合作,接讀課文。)
e. 指名讀第二小節。
5.小組合作讀,讀出對西西的祝福。
a.小組合作練讀第三小節。
b.小組展示讀。
c.置疑導讀:我們都有健康的身體,能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而不幸的西西只能……現在小作者給不幸的西西畫了一雙好腿,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他還可以……
d.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第三小節,共同為西西祝福吧!
6.習第四節
師:小作者只畫了這些東西嗎?(不是)你怎么知道?(最后一句,省略號)這小小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呢?(指名說?赡芑卮稹靶〗憬氵有其他的心愿。”或“小姐姐還想畫許多東西!被颉斑有許多需要我們幫助的東西!钡鹊龋
7.合作練讀,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讀:男生讀每小節的第一句話,女生讀每小節的第二句話,最后一小節,男女齊讀。
b.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學生接讀。最后一小節,師生齊讀。
三、情感拓展,練習寫話
1. 教師激情總結:小作者極其渴望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沒有給自己畫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幫助了小樹,小鳥,還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幫助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梢钥闯,他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有愛心的人。〖偃,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所寫的也都會實現,那么,你最想寫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筆,模仿詩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盡情地表達出來。
2. 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____
3.學生在心形卡片中寫話。
假如教案 篇9
一、教材特點: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和創設情境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達到背誦。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讀書、感悟和體驗中激發學生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本課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朗讀詩歌時,注重節奏和情感的變化。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馬良圖片)說話訓練:課前我們都看了《神筆馬良》的故事。馬良用神筆做了些什么?(生自由談)你感覺馬良怎么樣?
2、師:有一位小朋友也想擁有這樣一支神筆(出示神筆),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他把自己的愿望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是 —— 《假如》(出示課題)。
3、激情讀題,指名讀題:
師:你能和別人讀得不一樣嗎?(認真地、急切地、高興地、充滿想象地……)引導學生用不同感受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詞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識字:
1)(出示全部生字)自己讀、開火車認讀、打亂順序讀、齊讀。
2)識字游戲:
師:課件出示生字,生字排成心型,滲透用心學習和愛心這一主題。
。ㄖ攸c糾正“縮、泣”的讀音,認讀“健康”,比較“良、食”。)
3認讀詞語:
1)(出示第一組詞語)縮著身子 輕輕嘆息 苦苦等待 餓得哭泣
a 指名讀 ,糾正字音,這組詞語給我們什么感覺?(痛苦、難受、悲傷等)
b 做做“縮著身子”的動作,理解“輕輕嘆息”,無奈、哀傷;體會“苦苦等待”,你有過“苦苦等待”的時候嗎? 帶上感受齊讀。
2)(出示第二組詞語)快活地成長 健康的身體 操場上奔跑 草地上游戲
a 自由讀,感覺心情如何?
b 快樂地齊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快樂。
4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三、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1學習第1小節:
(1)(出示第1小節)自己讀、指名讀、評價:哪里讀得好?
。2)比較句子:
a 我要給小樹畫個太陽,讓小樹也能成長。
b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3)感悟句子,想象朗讀,讀出興奮的語氣。
2、學習第2小節:
(1)(出示第2小節) 自己讀。師:讀著這一節,你的眼前會出現什么畫面?(生自由說)再來想象地讀一讀。
。2) 師:為了給小鳥尋食,鳥媽媽飛呀飛呀,要不辭辛勞地到很遠的地方去?蓱z的小鳥只好呆在家里……(生:苦苦等待,餓得哭泣。)多可憐呀!你想幫助它們嗎?趕快拿起馬良的神筆來實現你的愿望吧!男女生賽讀。(讀出喜悅的語氣)
(3) 師:我不僅關心小樹、小鳥,還關心著身邊的伙伴。
3、學習第3小節:
。1)(出示第3小節)自由讀:你讀到什么地方最想去幫助西西?
生1:我讀到“不幸”時,最想幫助西西。
師:西西怎樣的“不幸”?(雙腿殘疾等)
生2:他沒有了雙腿,只能坐在屋里,也就是說他不能……(生自由發言:不能奔跑、不能游戲……)
(2) 啟發學生想象:這時候,他最需要什么?
師:他需要一雙好腿,他有嗎?他只能(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樣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師:有一雙好腿,才能和我們一起奔跑、游戲,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有嗎?(引讀)——“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讀出沉重的語氣)
。3)此時此刻,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為他做點什么?齊讀第3小節。
是!關愛別人,帶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4、學習第四小節:發揮想象,依照課文寫一節詩。
四、回歸整體,升華感情:
1、(播放《愛的奉獻》)師:關愛是世間最美的語言,小樹、小鳥、殘疾的伙伴……我們周圍的環境和他人,讓我們端起書來,一起再來完整的感受一下課文中的關愛。
2、配樂齊讀課文。
五、拓展活動:
1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發現每個同學都擁有一顆善良關愛的心。
2(依次出示圖片:干渴的小樹……)引導學生說話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
3畫一畫,寫一寫:在這個世界上幸?偸呛筒恍夜餐嬖诘,我們周圍的環境、身邊的人們都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畫什么?幫助誰呀?把你的愿望畫下來或寫下來。
假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2、理解課文中“快活、遙遠”等關鍵詞,學會語言的積累。
3、通過想象與朗讀的方法,發展思維與想像,模仿課文寫一個自己美好的愿望。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
一、復習詞語、連詞成句: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假如》
2.課文中的生字詞語你還認識嗎?開小火車讀,齊讀。以“善良”一詞做結尾。
那么善良的小作者想用馬良的神筆給誰畫什么呢?請你帶著這個問題來讀讀課文。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作者有哪些美好的心愿?讀文回答。
多么善良的小作者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她的第一個愿望。
三、朗讀想像、積累語言。
第一個假如
1、請你讀讀第一小節,去感受一下小樹在北風里的感受。
2、同學們聽,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動作把這種冷表現出來嗎?老師看到好多小朋友都縮起了身子,嘴里呵著熱氣,還不停地說:“凍死了,凍死了。”此時此刻窗前有一棵孤零零的小樹站在北風里也像你們一樣縮著身子,不停地嘆息。你知道他會怎么嘆息?
相信你現在也有這樣的感受,帶著這種體會來讀讀這幾個詞語。(寒冷的北風、縮著身子、不停地嘆息)
小樹的嘆息被小作者聽到了,于是他給窗前的小樹畫了一個紅紅的太陽?刺柍鰜砹耍湓鯓恿?它會說些什么呀?小樹多溫暖,多快活呀,帶著這種高興的心情,讀讀這幾句帶紅線的話。
現在帶著你的獨特感受把小作者的第一個美好的愿望來讀一讀。(男女分讀)
第二個假如
現在小樹是多么快活呀,可是樹上的一窩剛出生的小鳥卻遇到了麻煩,自己讀讀第二節課文,說說你讀出了怎樣的心情?
小鳥在家里等媽媽是多么可憐啊!課文當中哪幾個詞語讓你感受到小鳥的可憐?讀好(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可是鳥媽媽卻到遙遠的地方找食物(理解遙遠)一下子還趕不回來,現在正是冬天到了,小蟲都躲起來了,也許一下子還找到食物呢。如果你是小鳥,此時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對,有了好吃的谷粒,鳥媽媽就——,小鳥也不用——。一家人多開心啊。這又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誰來讀讀第二節。
第三個假如
1、剛才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傷心,一起高興,其實在離小樹不遠的屋子里還有一個可憐的孩子西西呢!
2、誰能為我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三節?
3、不幸的朋友西西,每天只能做一件事,是什么?
引讀:當我們在操場上奔跑的時候,西西卻只能——
當我們在草地上游戲的時候,西西卻只能——
當我們在野外盡情玩耍時時,西西卻只能——
4、多么不幸的朋友。〖偃,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為西西畫什么?
5、想像一下:假如,西西有了一雙好腿,他可以做些什么?
6、有了健康的身體,真好!
當我們在操場上奔跑的時候,西西也可以和我們——
當我們在草地上游戲的時候,西西也可以——
當我們在野外盡情玩耍時時,西西也可以——
7、現在西西也有話對大家說呢。ㄓH愛的朋友們,感謝你的愛心,讓我重新擁有了健康的身體,來,我們一起去做游戲吧。
8、多么讓人感人的話語啊,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第三節吧。
四、積累運用、拓展升華:
1、學到這里,我真想贊美小作者,當他有了馬良的神筆后沒有畫自己喜歡的玩具,沒有畫自己愛吃的東西,而是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個健康的身體。多么會替別人著想的小朋友啊。
2、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不幸的動物、植物、和小朋友呢?課件出示圖片,邊看邊解說。
(a.由于人們過度地砍伐,許多樹木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在那里哭泣。b.由于河水的污染,大片大片的魚都漂浮在水面上。c.看,一只小鳥的同伴受傷了,它張著翅膀,嘴里不住地叫著,在請求朋友和你的幫助。d山里的孩子他們沒有錢讀書,也沒有象樣的教室,只能擠在一起看一本書。e兩個雙目失明的孩子,他們的腦海中世界是黑暗,而不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渴望光明,渴望看到藍天白云。)
看到這一幕幕的畫面,你有何想法?
假如給你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最想幫誰解決什么困難?
請你挑一個畫面,模仿課文的其中一個愿望來寫一寫,看誰的愿望最美好。
五、總結談話、放飛心愿。
我們班的小朋友不僅學習認真,更重要的是學會了關心他人,下課后,請同學們把今天學習的小詩和你自己寫的小詩讀給你身邊的人聽,讓大家都來學會關心,讓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愛和溫暖,好嗎?
假如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移植、啟迪、嫁接、出類拔萃、博士、碩士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課文想象的神奇,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釋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想象力十分豐富的詩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2.釋題:移植的意思是:
、侔巡シN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連土掘起種在田地里。
②將有機體的一部分組織或器官補在同一機體或另一機體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漸長好。
3.讀了標題后,你對標題所揭示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二、按自學要求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標示出詩節,圈畫出生字新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之意。
2.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用勾出起過渡作用的詩節。
3.按照幻想啟迪的順序,理解詩歌內容。
4.從生活中的啟迪到大膽假設,你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思想?
三、檢查自學效果,交流討論
1.理解移植、啟迪、嫁接、出類拔萃等詞之意。
2.起過渡作用的詩節是哪一詩節?體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哪些詩節描寫的是作者的想象?哪些詩節描寫的是生活給予的啟迪?
4.有感情地朗讀作者的想象部分,體會想象部分末尾省略號的作用,思考:記憶可以移植,好嗎?為什么?
5.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還會想些什么呢?去做些什么呢?說一說。
過渡:記憶移植能實現嗎?能。這來自于生活的啟迪。
6.有感情地朗讀5~7詩節。思考:怎樣才能實現記憶移植,讓這種神奇的想象成為現實。
7.談談你讀了這首詩歌后,受到了什么啟迪?
8.總結。讓學生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四、指導朗讀
詩歌的朗讀,要注意詩的特點。要通過恰當的停頓,讀出鮮明的節奏,不能讀破詩句,還要注意把韻腳讀得響亮,讀出詩的韻味。這首詩押的是i韻。
如第一、二詩節的朗讀: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生活/該是/多么有趣
把爺爺的記憶/移植給我,
我/就能看到/爺爺的爺爺/
長的/是什么模樣,
把我的記憶/移植給爺爺,
爺爺/也會看到我/
在操場上/是多么頑皮。
五、作業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還會想些什么?試著用筆寫下來,寫成詩的形式也可以。
板書設計
27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幻想 記憶可移植生活 多有趣
啟迪 樹木的嫁接 創造出奇跡
實現 不懈探索 努力移植 成為現實
假如教案 篇12
假如
一.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學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誦和背誦詩歌。
3嘗試模仿課文寫簡單的詩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朗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以及各小節的不同語氣,感悟語言文字。
情意目標:
1培養學生高尚的同情心、愛心和人文關懷。
2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閱讀和創作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2難點:讀出各小節的不同語氣。
三.教學策略:
這首詩內容不難理解,但是各小節表的的感情色彩的細微差別要讓學生體會并朗讀出來不容易。所以,采用多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以范讀、領讀為主要方法。其次,嘗試運用網絡環境來實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初步學習使用網絡資源。
四.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指導學生通過多媒體預習,學習運用網絡資源。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授課時間: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師:有誰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能講給大家聽聽嗎?
2想不想自己讀一讀?打開老師為你從網上鏈接好的網頁,讀一讀。
3老師誘導進入詩歌的學習:馬良的神筆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該多么好啊。你想嗎?我們來看看,有個叫白冰的人,跟我們有同樣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學習字詞,了解大意。
1范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美,有個整體印象。
2自己讀一讀。鼓勵學生通過課件自我檢查。
3跟同學議一議,讀懂了什么。
通過看課件中的填空來檢測。先自己說一說,再指名說,反饋自讀的結果。
三.精讀涵泳,感悟語言。
1鼓勵學生讀詩歌,正音。
2自己再讀一讀,琢磨琢磨每一小節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3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學生品讀每小節。如第一節:“畫一個紅紅的太陽。/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應該用愉快的語氣來讀。后面兩句“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則要讀出溫柔的,憐愛的語氣。第三小節,應該讀出對殘疾朋友西西的同情、憂傷。
比較“給小樹畫太陽”和“給冬天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有什么不同。
讀第二小節,看看有什么發現。交流閱讀收獲。
4再整體讀,讀出每小節開頭的“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不同的語氣來。
四.分角色朗讀,升華情感。
1師生分讀。老師讀每小節的前兩行,學生讀其他的。
2男女生分別讀。
五.作業:拓展延伸。
1假如你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做些什么?模仿課文,用詩的語言寫下來。
2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
二.交流自己的詩歌,請同學讀一讀自己寫的,其他人可以評價,可以建議修改。
三.練一練,連線搭配詞語。(課件)
紅紅的 北風 快活地 等待
好吃的 身體 苦苦地 成長
寒冷的 太陽 輕輕地 嘆息
健康的 谷粒
遙遠的 地方
四.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寫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陬^組詞。
2觀察,總結規律,發現哪些字的哪些部首發生了變化。
3指導練習。
板書設計:
給小樹畫 紅紅的太陽
假如 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給小鳥畫 谷粒
給西西畫 好腿
……
假如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良、食”,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自主、合作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第一節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難點】
讀悟結合,體會情感。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你們都聽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誰來給我們簡單講講。
聽完故事后,你們覺得馬良的神筆神在哪兒?
馬良用神筆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這樣的神筆呢?
一、故事導入,情感鋪墊。
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擁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愿望,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就叫做——《假如》。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大家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想聽聽小姑娘的心愿嗎?師范讀。
你們想讀嗎?你可以學著像老師這樣讀詩歌,注意把詩歌讀通順,找到藏在詩歌里的生字寶寶,把它們讀準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詞語,小老師帶讀,全班跟讀。
。2)、“還”字還有另一個讀音,你知道嗎?
。3)、那些帶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4)、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它們嗎?
。5)、它的小伙伴也走了,我們把它們也送回家吧。讀單字。
3、學寫字
。1)、屏幕上還有兩個生字寶寶(良、食)不肯離去,它們說想考考大家能不能寫好它們?纯催@兩個字寶寶,你有什么發現?你能不能給我們提醒一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師范寫,學生練寫。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可愛的字寶寶已經跳回了課文中,讓我們再去讀一讀詩歌,看那個小朋友許了哪些愿望。
2、你能把課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連起來說一說嗎?
四、讀悟結合,體驗情感。
這么多的心愿你想實現哪個,就請你把那節詩讀一讀。(以下教學環節隨機)
(一)、學習第一節
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2、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點擊課件,隨機出示與圖相對應的句子。
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3、請你們也來做一做這棵小樹吧!創設情境。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縮著身子?
小樹小樹,你為什么輕輕嘆息?你在嘆息什么?
全體小樹把這句話再讀一讀。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4、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樹,多么惹人憐愛,這位小女孩怎么幫助小樹的?
有了這紅紅的太陽,它就能 ——快活地成長。
5、小朋友,你想和這樣有愛心的人交朋友嗎?你真的愿意去幫助寒風中的小樹嗎?那誰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讀出來?指名讀
6、那我們一起把心里話讀出來吧:齊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看!鳥窩里的小鳥兒在干什么呀?(課件出示小鳥圖)
2、此時的鳥媽媽到哪兒去了呢?
理解:“遙遠”“尋食”。想像說:鳥媽媽會飛到哪些遙遠的地方去呢?
小鳥在家等得多—— 理解“苦苦”
3、朗讀指導。
4、善良的小朋友是怎么幫助小鳥的,請你來讀出他的幫助。
(三)、感悟讀第三小節。
1、誰最想幫助西西,指名讀,讀的怎樣?
沒有好腿的西西過得怎么樣?
當我們在運動場上玩單杠時,西西呢?
當我們在花園里捉迷藏時,西西呢?
當我們在操場上玩滑板時,西西呢?
引讀“他只坐在屋里,望著窗外的小樹和飛燕!
有了好腿呢?你能讀出不同的感受嗎?
2、我們來一起有感情讀讀第三小節,讓西西感受到我們和作者對他的愛!
(四)、學習最后一小節
小朋友的愿望只有三個嗎?
1、出示最后一小節。
2、指導朗讀。
(五)、配樂詩朗誦。
小朋友的幫助讓小樹不再寒冷,讓小鳥不再挨餓,讓西西不再可憐,你想對這個小朋友說什么?讓我們伴著音樂,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歌,讀一讀這美好的祝愿。
五、拓展想象,升華情感
假如有一天,馬良的神筆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會為誰畫呢?能學著課文的樣,也來當當小作家嗎?
六、總結
你們寫得多好啊,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都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都有一顆美好善良的心靈, 希望你們能將愛的種子撒遍周圍,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
假如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觀察太陽的外形特征,了解太陽與人類、動物、植物的關系。
2、通過欣賞兒歌,了解太陽的重要性。
3、對大自然中的現象有興趣,有探索欲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一位幼兒一副太陽鏡。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聽謎面,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念謎面:早上從東出,晚上從西下,照亮了大地,溫暖了萬家。
2、引導幼兒去戶外觀察太陽的活動。
選擇一個清朗的天氣,教師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提醒幼兒每人都帶上墨鏡,觀察太陽。啟發幼兒想一想:為什么要帶著墨鏡看太陽?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3、組織幼兒圍繞太陽進行討論,了解太陽的主要特征。
(1)剛才你帶著墨鏡干什么?你喜歡太陽嗎?
(2)你發現太陽時什么樣子的?太陽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
(3)你知道太陽有什么本領嗎?太陽照到身上有什么感覺?你是怎么知道的?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畫上有什么?太陽的陽光照到那里,那里的植物生長的怎樣?還有什么也需要太陽?
5、幼兒欣賞《紅紅的太陽》,了解太陽的作用。
說說:太陽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好處?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畫面念兒歌《紅紅的太陽》,進一步了解太陽的作用。
6、組織幼兒討論:假如沒有太陽。
(1)太陽對我們人類還有哪些作用?
(2)假如沒有太陽,會怎樣呢?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梢娪變旱奶剿骱桶l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2、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北風和太陽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背景
偶然的一次瀏覽中看到了《北風和太陽》這個寓言故事,很想把它與我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我就琢磨著以怎樣的一種方式把它介紹給小朋友,如果單純把它當成故事課來上,又顯得沒多大意義,我一直在尋找這個活動的突破點。
想到我身邊的幼兒當中存在的一種普遍情況:他們總是認為某幾個幼兒特別棒,而對自己缺乏信心。于是我就把目標定位在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方面。有了目標以后,活動的設計也就呈現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北風爺爺和太陽公公其實各有所長。
2、敢于在集體面前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初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北風和太陽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幫助幼兒熟悉故事中的兩個角色
(1)出示北風和太陽
師:它是誰?(北風)對,是北風爺爺。誰來說說看北風爺爺有什么本領?它又是誰?(太陽)太陽公公又有什么本領呢?
(2)小結
師:北風爺爺有北風爺爺的本領,太陽公公有太陽公公的本領,那它們兩個究竟誰的本領更大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在討論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講故事第一部分
師:有一天,北風爺爺和太陽公公發生了一次爭吵,它們在爭論誰的本領大,各人都夸自己的本領強。忽然看見一個人在趕路,他外面穿著一件大衣,于是他們決定誰能叫這個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誰就算贏了。
(2)分角色,各自想辦法
、賻煟合旅孢@樣好不好,我請你們來扮演北風和太陽,想出自己的辦法來讓這個人把外衣脫掉。誰愿意來當北風爺爺,請坐到這邊來。要扮演太陽公公的小朋友請坐到這邊來。
、谟變喊l表自己的觀點
師:你會用什么辦法讓這個人把衣服脫掉呀?
(3)繼續聽故事
師:到底北風爺爺和太陽公公想出了什么辦法呢?你們仔細聽。太陽公公讓北風爺爺先試一試他的本領,北風爺爺呼呼地吹了一陣,差點兒把那人的大衣脫掉,他越刮越厲害,那個人太冷了,就把大衣越裹越緊。北風爺爺使勁力氣,也沒把大衣脫掉。
①北風爺爺為什么沒把那個人的大衣脫掉呀?最后他只得放棄得勝的希望,讓太陽公公來試一試。太陽公公使出渾身力量照在那個人身上,那個人太熱了,就把大衣脫掉了。
、谶祝∨笥眩l贏了呀?(太陽)好,我們一起來夸夸他!可是北風爺爺呀他不服輸,他說要再比一次。
③怎么比呢?
這回要比誰叫那個人先穿上衣服。太陽公公照在那個人身上,他熱極了,他不僅沒穿上衣服,反而把身上的衣服都脫光了。北風爺爺使勁一吹,那個人就感到很冷,趕快穿上了衣服。
、芨嬖V我,這次又是誰贏了呀?(太陽公公)我們也來夸夸他!
(4)師:現在你們認為誰的本領大?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5)小結:北風爺爺有北風爺爺的本領,太陽公公有太陽公公的長處。其實我們小朋友也一樣,大家也都有自己的長處。
3、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師:那你有什么長處呢?到前面來大聲地夸夸自己吧!讓每個人都知道你的長處。
4、了解小朋友其實也各有所長
(在夸自己的同時,也讓他說說小朋友的長處)師:你最喜歡哪位小朋友,你覺得他有什么長處?
5、分組來夸自己
師:找幾個好朋友一起來互相夸夸自己吧!
課后反思:
一、在輕松的環境中,孩子們想說了新《綱要》提出我們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在第一次的選擇分組后,他們就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同組內小朋友互相交流,各抒己見,因為他們持有同樣的觀點。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家為了一個目的而共同努力,孩子們想說了,肯說了,敢說了。
二、在主動的討論中,孩子們理解了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寓言的內涵。我不想強調幼兒去學習講這個故事,只想把它當成一個載體,讓幼兒知道其實事物各有所長就夠了。一系列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幼兒始終興趣盎然,主動暢談,一邊討論,一邊講寓言。與其說是我在講寓言故事,還不如說是他們討論的結果。
很自然地把寓言故事順理成章地講下來,更能引起幼兒聽的興趣。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了老師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是他們經驗的調度者和指揮者。在兩次比賽結束后,仍然有很高的呼聲要求再次進行比賽,我又看到了幼兒之間的這種競爭意識和團體合作的火花了。
三、在互相的鼓勵中,孩子們懂得了寓言故事討論好了,當然要與幼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之得到升華。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鼓勵他們才是孩子們得到發展的最佳途徑。于是乎設計了這個環節,讓他們大聲地夸自己,說出自己的長處。這也是一個能引起幼兒共鳴的很好的機會?渫炅俗约褐,我還請他們說說自己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在認識自己的長處之后也得嘗試著去贊賞別人的長處。氣氛很融洽,讓我不舍得把他們從中拉回來,我又提出了更高層的問題,問他們最佩服班上的哪位小朋友,覺得他有什么長處,當然我的提問是有目的的。而幼兒的回答集中在一、兩個小朋友身上,不約而同的又達到了我的目的。
假如教案 篇15
一、學習目標
1 .正確認讀 9 個生字,會寫 8 個字。
2 .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會背誦課文。
4 .理解本課的內容,能聯系生活想象。
二、情感目標
1 .了解一個孩子懷著一顆善良的童心幫助弱者的愿望。
2 .學會用語言或行為等方式來關愛他人。
三、學習重、難點
1 .認識 9 個生字,會寫 8 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認識 9 個生字,會寫 4 個字。
2 .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幻燈片
三、 教學過程
(一)專題導入,揭示課題。
1 .全體同學讀本單元的專題
(課件出示)如果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師:小朋友們,上課前我們來讀讀這段話,好嗎?
2 .揭示課題: 23 假如
師:剛才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新的一課,和這段話有關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大家讀得真好,相信你們這節課能夠學到很多知識。現在請大家想想:你認為“假如”和上面出現的哪個詞意思相近?(如果)
。ǘ┓蹲x課文,初步感知。
1 .師放錄音聽讀課文。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文中到底描寫了一支什么樣的神筆?讓我們聽聽這些孩子是怎么做的。(課件出示)
師:聽完了,誰來說說看呢?(生答:想畫太陽給小樹;生答:想畫谷粒給小鳥;生答:想畫一雙好腿給西西)說得真好!其他的小朋友聽了是不是也想讀讀呀!好,先輕聲讀,注意要讀準字音,待會老師可要請同學來展示展示。
2 .學生自由讀課文,之后指名展示,師生正音。
老師可要請同學來讀讀看了,誰有信心讀好啊?這么多小朋友啊, 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我們一起來當評委。(評價)
。ㄈ⿲W習生字。
1 .根據拼音讀生字
師:聽大家讀完課文,看來我們還是得交交這些生字朋友。
2 .出示生字認讀
①(課件出示)誰來當小老師呢?小老師帶讀,F在請同學來
說說。
哪些字是平舌音?(縮、操)
哪些字是翹舌音?(食)
哪些字是后鼻音?(良、康)大家一起再來讀讀吧!
、谧x得真不錯,現在請大家記一記這些字,把你記字的好方法先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交流。(交流記字方法)生交流
、弁瑢W們記字的方法可真多啊!可是剛才這些字都是帶有拼音帽子,如果把帽子去掉了,你們還認得它們嗎?(能)這么有信心啊,瞧,誰來了?讀字
、芪覀儊肀纫槐,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讀得最棒了。(生讀詞)
、菪√焓箒砹,她說如果我出現在句子里,你們也能讀好,那才是最棒的,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呢?(有)
出示句子認讀: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 的神筆。
鳥媽媽再也不用到 遙遠 的地方去 尋食 。
還他一個 健康 的 身體 。
、迍偛判∨笥褌兩謱W得那么好,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棒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呢?(有)那開始吧!注意讀準字音。
(四)指導書寫(尋、哭、雙、體)
1 .小天使對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可滿意了,可是她還是想考考大家,你們怕不怕哪?(不怕)真是一群勇敢的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回出的是什么題目?“你會寫嗎?”這么難啊,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我們先來把這兩個字讀一讀,F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找出關鍵筆,并和你的同桌小伙伴說說。生說,師范寫“尋、哭”
我們在寫“尋”時候要注意寸的一橫要長?蠢蠋熓窃趺磳懙摹4蠹铱辞宄藛?而哭呢?一橫要短,兩個口要寫得小一些,緊湊一些,這一點不能漏掉。其他兩個字,我請小老師來教大家寫。
2 .小老師教寫,老師補充。
3 .大家看了這么久了,肯定也想試試是吧,那拿起你們的筆開始寫。先描紅再練寫。開始吧!希望大家能完成小天使的挑戰。
4 .老師看到大家可認真寫了,心里很高興。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的作品,大家一起來評價一下。誰愿意來展示呢?
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真厲害,完成了小天使所有的挑戰,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當中繼續努力,好嗎?老師也想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行嗎?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說說,可以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我們下節課一起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