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學設計案例
師:你能學著他的樣子讀讀這幾個詞嗎?
指名讀、小組讀
意圖:由于低年級的學生朗讀水平不是很強,對一些段落或詞句,該怎么讀或不該怎么讀,很難把握。特別是農村學校,有些教師受方言的影響,本身普通話就不準確。據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光盤中老師或學生的朗讀方法,讓我們的學生與他們跟讀、賽讀,培養語文朗讀能力。
師:小朋友,小水珠落下來,會落到誰的頭上?
學生反饋:小水珠會落到小朋友的頭上;
小水珠會落到小花、小草、小樹的頭上,它們長得更快了。
……
師:你們真是一滴樂于助人的小雨點。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水變成小硬球打下來,就是人們所說的“雹子”,人們呀可不喜歡“雹子”了,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反饋:雹子落下來會打壞人們的家,人們種得糧食,還會……
師:對呀,雹子就是一位專干壞事,不干好事的孩子,我們可千萬別向它們學習。
意圖: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在重視打好語文學習基礎的同時,又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而教師根據小雨點怎樣幫助人們,雹子怎樣給人們帶來災害的特點,及時給學生以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過渡:小朋友,水除了會變成雨、雹子、雪,它還會變成“云”,你們喜歡水變成云嗎?(喜歡)
師:現在,我們一變,都變成了云,云會穿著什么衣服來打扮自己呢?
學生反饋,師隨即而問:“你們這么會打扮自己,覺得自己怎么樣呢?(很美)
師:那我們就美美地讀讀寫云的句子吧,看誰讀得最美。(美嗎?一般:誰能把自己讀得更美?好:看你穿上漂亮衣服得意的樣子,真美,誰來挑戰他?瞧!你讀得樂滋滋的樣子一定很自以為很美吧。
自由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意圖:通過各種形式朗讀,目的讓學生在讀中解疑,讀中體會,不僅讀出聲,還要讀出情,培養學生的閱讀樂趣。
師:小朋友,水的性格這么多變,這么奇特,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水的各種變化吧!
(光盤播放水的各種動態的變化)
拓展延伸
看了水的各種變化,你們覺得有意思嗎?趕緊那出筆和本子來畫畫它們的各種形態吧。
學生自由作畫
意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為學生提供自由暢想的空間,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板書設計
我 是 什 么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