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份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筆順,比較難寫,一起來書空右半部分。
注意結構,寫的時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寫得緊湊一些。
*:因為筆畫比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寫得緊湊,告字寫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其人,知道他從小愛科學,喜歡鉆研,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學會本堂課的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數”和“撒”,理解“無數、珍珠、碧玉盤、鉆研、天文學家”等詞語。
3、能用“著名”說話、寫話。
二、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難點: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話,體會這個比喻句的妙處。
四、教學準備:幻燈片或課件或小黑板(課文句子、比較音節、當堂練習等)
五、教學過程:
(一)、切題。
1、唱《小小的船》。
2、從歌中“月兒”引出“星星”。(板書課題)
3、讀課題,正音:數shǔ。“星星、孩子”讀輕聲。
(二)、初知。
1、比較拼讀音節:
zhēn héng sǎ shǎ kào rào zǔ chǔ yáng yán màn hàn
珍---衡 撒---傻 *---繞 組---楚 仰---研 慢---漢
2、分組分段讀通課文。
(三)、賞析課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1、剛才大家讀通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誰?(板書:張衡)
講他干嗎?(數星星——板書)
2、指名讀最后一段,問:張衡是什么時候的人?(板書:漢朝)簡介張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績呢?請找出有關詞句讀讀。
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板書:天文學家)
(1)、學習“著名”:聞名、有名。并用“著名”說話、寫話。
(2)、簡要討論“天文學家”。
(3)、誰知道他怎么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
刻苦鉆研。(板書之并討論)
4、學習生字:
(1)、衡:指名讀,說結構、偏旁。教師故意板書一個極差的“衡”字,請學生說說該怎么寫,并上臺板書。
(師述:三部分要緊*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才好看,也就是說大家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寫字如此,學習也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學好。希望大家團結一條心搞好學習。)
(2)、漢:指名讀,比較:漢——汗。給“漢”組詞。
(3)、研:指名讀,換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齊讀最后一段。
(四)、賞析課文一段。
過渡:張衡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小時候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一段課文。
1、自由讀此段,先說有幾句話,再上臺來標序號。
2、指名讀第一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1)、大家晚上去看過星星嗎?像什么?
(2)、討論“滿天”和“無數”。
(3)、學習此句的比喻含義:
散
滿天的星星——晴天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