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2、生活中,你接受過別人的保護嗎?你遇到過比你弱小的人嗎?說說你是怎樣保護弱小者的。引導交流:誰都不應讓自己成為最弱小的,在他人眼中的弱小者,也能盡力去關心幫助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弱小者,人得學會不甘弱小。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憑借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媽媽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
四、拓展想象,積累表達。
1、遐想三四十年后的景象。
人們常說“時光如梭”“歲月如流”,假如時光已經過了三十年、四十年,還是這么一家子,還是在這樣的日子里,還是在這樣的森林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師總結:時光往往會令許多事物發生變化,也許原來的強者若干年后會變成弱者,而原來的被關愛者又變成了主動關愛別人的人,但不管怎樣,唯一不變的是要有這樣的意識——“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2、齊讀課題,并把創編的故事寫下來。
(通過遐想三四十年后景象,使學生再一次深切感悟要主動關愛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和保護弱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