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過程 教學意圖 結果都失敗了,因為他們那里沒有吐魯番干熱、多風的獨特自然條件,只有我們中國吐魯番的葡萄溝才能制作出這么好的葡萄干 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 四、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學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交流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板書:真是個好地方) 2、課外了解自己的家鄉,并介紹 在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由衷地贊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揭示文章中心 板書設計 10、葡萄溝 真是個好地方葡萄溝教后反思
本篇課文介紹了,位于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內容:一是葡萄溝盛產水果。二是景色美麗、獨特。三是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里的人特別好客。
課前我精心的設計了這堂課的教學:分以下幾步實施了課堂教學:
1、賞錄像
2、找位置;在中國地圖上,找到新疆吐魯番,讓孩子感知其他地理位置,來品出哪里產水果的珍貴。
3、賞美景:通過圖片去葡萄溝游覽一番,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葡萄干有名。
4、品美句:在游覽一番后,再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描寫的語句中了解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自主學習或四人一小組合作學習,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員參與,又做到了以學生為學習發展的主體,為每個不同個性,不同學習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習結束后,是全班集體交流。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在試著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 “一大串”學生能結合圖片,體會“又多又好”。
5、嘗美味:在學生講到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時,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招待客人,讓學生品嘗葡萄干,這樣做使學生不僅品嘗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在演中感受到葡萄溝不僅葡萄美,而且人更美,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
總的來說,這堂課的朗讀教學令我比較滿意,學生朗讀多、形式多,通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從讀中悟情,很多孩子甚至可以背誦。
但課結束后,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動手寫一寫,事后想想,可以加好多種形式的小練筆,比如“請學生為維吾爾族老鄉推銷葡萄干”,“贊美一下葡萄溝或者可以讓學生學著文本寫一寫自己家鄉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