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最大的書>教案
(5)巖石上還有什么“字”呢?再看,這些閃光的、透明的,就是—“礦物”,你能舉例說說還有哪些礦物嗎?
(6)在這里,叔叔和川川分享他所觀察到的。你來看——它們都是字呀!你知道“它們”指的是什么嗎?能把答案找出來填進去讀一讀嗎?
點明巖石上的字也并不是真正的字,字要加雙引號。
(7)學著叔叔的口氣來讀好這段話。
2、學習最大的書上的畫
(1)師:真有趣,“雨痕”、“波痕”和“礦物”居然是巖石這本書上的字,那上面的圖畫又是怎么樣的呢?
(2)學生交流(樹葉、貝殼和小魚)
(3)是真的樹葉、貝殼和小魚嗎?了解“化石”的形成,看各種化石的圖片。
(4)巖石上美麗的圖案吸引了叔叔,也吸引了川川,有,你看——從“!”中能讀到什么?(這些化石都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的,因此,叔叔發現它們的時候很驚喜。)
讀出叔叔的驚喜。指名讀2,齊讀。
過渡:是啊,當年的樹葉、貝殼和小魚死后沒有腐爛掉,經過很多年,就變成了巖石上美麗的圖案。看來,我們今天從川川和地質勘探員叔叔的對話中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們再去讀一讀他們的對話吧。
(三)回讀回歸整體,讀好川川和地質勘探員叔叔的對話。
師生對讀。(2遍)第一遍:教師讀紅色的部分,學生扮演叔叔。
第二遍:這些紅色的句子都是什么句啊?是誰問的?從中可以看出川川是一個怎么樣的小朋友啊?讀好問句。
四、寫字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這本最大的書——巖石中,有許多非常奇妙的文字和圖畫,那這些字和圖畫能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留到下節課去學習。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去看看本課“我會寫”中的生字。(出示生字)
觀察這些生字的結構,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交流。
(2)這節課,就讓我們先去寫一寫半包圍結構的三個生字吧。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地方想提醒大家?學生交流。
(3)范寫“質、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