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雷雨 教學設計
出示第一段: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指名讀)2、學習理解2、3自然段雷雨前還有哪些天氣變化?再找找學習句子: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出示)(1)看畫面理解“亂”擺,板書“亂”。(2)播放“蜘蛛垂下來逃走”的動畫,理解“垂”。看畫面,蜘蛛順著網絲一點一點地向下,選詞填空。出示句子并進行選擇:一只蜘蛛從網上()下來,逃走了。 垂 掉 ①指名到前面點擊鼠標選擇正確答案。 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明選擇“垂”的理由。 ③齊讀讀句子。 ④重放動畫,加深理解。(板書 垂)(3)理解“越……越……①通過課件看三個不同的畫面,展示出句子:閃電亮了閃電比剛才亮了。閃電更亮了。閃電一次比一次亮,課文怎么說? “閃電越來越亮”課文用 “越…… 越……”一下子把閃電變化的現象說明白了,又簡單又清楚!指名讀。②出示3次雷的聲音(一次比一次響)聽后練表達。怎么說?雷聲越來越響。同學們學了就會用,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出示1、2、3段朗讀,這些就是雷雨前的景象,(板書雷雨前)。
初讀感知,理思路,明線索。
先讓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滿天的烏云是什么樣子的,喚起學生頭腦中的已有認知。然后通過讓學生三次觀看烏云由少到多的變化過程,體會烏云的多、黑、厚,真正理解了“滿天”“黑沉沉”的意思。
觀看風吹得樹枝亂擺的錄像,理解“亂擺”是什么樣子的,直觀形象的理解“亂”的意思。
三次觀看蜘蛛從網上“垂”下的動畫,使學生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見到的畫面,詞語的理解迎刃而解。
學生看到閃電亮,閃電比剛才亮,閃電一次比一次亮。將看到的與課文中的語言對照,深刻體會到 “越……越……”這個詞語的用法。
聽三次雷聲的變化,學生很快地就進行了運用,說出了“雷聲越來越”。這樣充分發揮了將現代教學技術和語言學習有效整合的優勢。
(二)雷雨中
1、出示:雨中動畫,學習第五自然段。理解“樹、房子都看不清了。”2、想象拓展練習: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 看不清了。(行人,馬路、車輛,花草……)3、指名讀雨中的4、5、6自然段。4、理解“嘩嘩嘩”和“漸漸地,漸漸地”1)通過老師范讀,比較、理解使用以上詞語的作用。2)指導朗讀。并隨機板書 嘩嘩嘩5、配音聽雨聲讀4、5、6自然段,想象雨聲由小到大再到小的畫面。1)教師配樂讀,學生想象畫面。板書 雷雨中2)學生理解感悟,配樂讀。
由圖到文,讓學生與文本對話。
拓展練習,以創造性語言訓練為主,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緊密聯系視聽效應學習詞語,理解語句,學生會學得有趣味,同時將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融入到語言的學習中。
(三)雷雨后
1、(伴著音樂)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雷雨后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默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看看都寫了哪些景物用筆畫出來,畫好了和小伙伴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