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四冊第24課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課文講述了玩具柜臺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歡小汽車。可是卻不要媽媽買,也不要售貨員阿姨送。表現了小男孩對父母的關愛,售貨員阿姨及女兒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徐老師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徐老師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獲,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學會認11個生字。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通過默讀課文,能從整體上感知這男孩關愛、體貼父母的男孩。
3、通過讀好人物的對話,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歡汽車但不買汽車的原因,使學生對小男孩的“懂事、關愛”品德有深刻印象兒受到感染。
4、通過訓練,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體會到小兵雖然喜歡玩具小汽車,但他想到家庭生活的不富裕,而盡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讓媽媽給他買玩具小汽車心理,體會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過程方法】情境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cai課件、生字卡、圖片。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去年兒童節那天爸爸媽媽給你買了什么禮物?玩具是我們成長中的好伙伴,同學們能擁有自己心愛的玩具真是幸福。有一年的兒童節那天,一個玩具柜臺前站著一個男孩子,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一個的感人故事,大家想知道嗎?(板書課題: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決生字字音、字形
1、布置自學要求
1)、學生自讀課文,形式不限,能達到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想想,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男孩?
2、檢查落實:
1)我們祖國的漢字多么有趣,只要做個有心人,發現其中的規律你就能認識更多的漢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某個字的。
2)出示課件讀詞語。
3)通過默讀課文,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男孩?
三、品讀課文,自讀自悟,隨即理解有關詞語
1、品讀第一自然段:
當學生談感受讀懂小男孩喜歡小汽車時,重點指導朗讀“柜臺前有個小男孩……他是多么喜歡小汽車啊!”
1)指名讀這段話
2)說說你是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出來?(“馬上跟過去”“目不轉睛”“興奮的光芒”“只要……就”等詞語(重點理解目不轉睛什么意思。能換個詞語說一說嗎?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旁邊的事物都無法引起他的注意)
3)再通過指名讀、齊讀和表情朗讀等用心體會這些詞語的演示等,讓學生理解體會小男孩對小汽車的喜愛。
師:同學們請你們把自己當作小男孩,我們一起來演一演。我來讀這段話,看誰把小男孩的表情、動作表演出來了?
師:老師看到了一個個喜歡小汽車的小男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2、品讀課文對話部分:
1) 引讀:他是多么喜歡小汽車啊,當售貨員阿姨勸他買小汽車時,他卻搶著說,讀——“不,我只看看 ,不要媽媽買。”(師給“搶”字做記號)
2)這個小男孩為什么這樣說呢?趕快再默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