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丑小鴨》是人教版第四冊的最后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鴨》改編的,故事中的丑小鴨是一個面對艱難曲折的歷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寫得十分感人,貼進兒童生活,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
[對學生狀態的分析]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比較感興趣,生動活潑、形象新穎、色彩鮮艷的刺激物最容易成為他們注意的對象。好動愛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現欲強是我班學生另一顯著特點。但他們雖然聰明活潑,卻缺乏認真細致,讀起書來往往留于形式,沒有深入到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指導學生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教學理念]
本課內容淺顯,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力,詞匯豐富,理解課文內容主要靠自己讀書,自己意會。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和吸收內化時間,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設計特色]
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借教材的"階梯"引導學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編排課本劇。
4、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體會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只要堅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會改變的。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
同學們愛聽童話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丹麥著名的作家安徒生同名童話改寫的文章《丑小鴨》。
1、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鴨子?畫出文中描寫丑小鴨的詞語或句子。
2、學生反饋。課件出示并且板書:
瞧,鴨媽媽正在孵小鴨,一只只小鴨子都從蛋殼里鉆出來了。怎么就剩下一個特別大的蛋呢?過了好幾天,這個蛋才慢慢裂開,一個又大又丑的鴨子從里面鉆出來了,咦,它怎么這個樣子?他的毛___,嘴巴__,身子__,難怪大家叫他___。
3、這只丑小鴨,它有怎樣的命運呢?你覺得這只丑小鴨它怎樣,用一詞來說說。
孤單,可憐(師板書)
4、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讀讀,找出詞語畫起來。
三、品讀課文,理解課文
(一)課件出示:
丑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疼愛它,誰都欺負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雞啄它,貓嚇唬它。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傷心地離開了家。
1、哪些字詞最能體現出丑小鴨的孤單?理解“除了……誰都……”
2、 你從這些詞體會到什么?
家,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幸福,就是溫暖,然而,這只小鴨子因為模樣,受到欺負,如果你就是這只小鴨,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3、 讓我們帶著對小鴨子的同情和悲傷來讀讀吧。
在家里,丑小鴨孤獨極了,誰都欺負他,討厭他。他再也忍不住了,他終于離開了家。
然而,離開家的丑小鴨會不會更讓我們擔心呢?請拿起筆來,在文中畫出你最替丑小鴨難過的地方。
(二)課件出示:
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它,獵狗追趕它。它沒有朋友,只好繼續流浪。秋風瑟瑟地吹著,樹葉飄落在丑小鴨身上,它孤零零地走著,走著,淚珠撲嗒撲嗒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