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本領》教學思考
這是一篇生動的通話故事,在故事的娓娓道來中向孩子們講述了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所蘊含的也正是當代的獨生子女們容易缺乏的——合作。因此如何在課堂之中除了要向孩子們展示故事內容,達到雙基要求,同時又要使孩子們通過對此課的學習學得人生道理,將一些深沉的人生哲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領會。這就需要課前有足夠的功夫和時間去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好在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與孩子的心理特點比較契合,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極大多數(shù)人的現(xiàn)實狀況。因此孩子在學這篇文章時,能更容易把握。
從整節(jié)課的情況來看,值得肯定的是達到了預先的教學目標的要求,即: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讀生字,解決生字詞障礙;懂得與他人合作,并學會合作。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在每一個具體的教學設計中一一展開,并相互配合。由于這是第二課時,之前已經(jīng)對課文的生字詞進行了一定的講解,因此在這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便是對課文內容進行回顧,通過與文中主人公打招呼這一生動形象的方式來勾起孩子對課堂的學習興趣。果然,這一引入環(huán)節(jié)極大地引起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便在這良好的氛圍接著進行下去。低段的重點始終與生字詞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因此緊接著馬上進行生字詞的回顧,不斷強化孩子對生字詞的記憶。
在朗讀部分通過抓重點詞及對重點詞的指導朗讀來讓孩子領悟。以“得意洋洋”及“垂頭喪氣”這對意思相反的詞為例,這兩個詞反應了梅花鹿心情的前后變化,能最大程度地說明合作與不合作的區(qū)別。
在理解“得意洋洋”之前預先將梅花鹿的本領進行鋪墊,讓孩子們盡情地發(fā)現(xiàn)梅花鹿的本領有多大,讓他們盡情地崇拜梅花鹿。到此時,他們便能很好地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展示他對此詞的理解與把握。然而話鋒一轉,梅花鹿由于失敗而“垂頭喪氣”,前后一對比,孩子很快就明白了這一詞。然后再將這兩個詞放入文中時,孩子的朗讀已明顯體現(xiàn)出其中的感情。下課后,孩子仍能隨口說出含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講解結束后,再聯(lián)系孩子的生活實際進行拓展練習。由于有了之前的鋪墊,到此時孩子們已經(jīng)能自由靈活地進行拓展,說出生活與合作有關的事情。
總的來說,經(jīng)過這次的公開課,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語言的組織,對自己都是一次歷練。在往后的日子中,還將繼續(xù)注重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縱向發(fā)掘,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使得課堂更生動。
深入課堂 有的放矢《比本領》教學思考
《比本領》是一篇童話,主要敘寫了金絲猴和梅花鹿在比賽摘果子的過程中認識到合作是很重要的。
金絲猴和梅花鹿的合作成功告訴我們:大部分事情只靠自己努力或靠自己的本領,是不能做,也做不好的,需要共同努力,互相配合,。這就是合作的意義及其必要性。全文內容淺顯易懂,但卻有著發(fā)人深思的教育意義。
課文和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孩子們能在課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最后兩個小動物在實踐中明白的道理,孩子們會很自然的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