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本領》教學思考
有人稱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教師不僅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應起到向導的作用,積極營造輕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本堂課的設計以創設情境為主線,貫穿全文。通過情境將課本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連,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讀文上也促使學生能夠讀中親身感受,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主人公,讓每一個學生都去親身體會、感悟,從而保證課堂的生機盎然。既注重詞句教學,又幫助學生積累了詞語,豐富了語言,同時為寫話打下了基礎,使讀中學寫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學生都融入到情境中,仿佛課堂變成了大森林。看到聞萱和陳競凱一喜一悲的反差表演,那么逼真,那么生動,對于詞的透徹理解讓我激動不已。與其說我的激qing帶動了學生,不如說孩子們的真實表現打動了我。在學習整體課文時,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表達自己對課文理解的觀點。
這節課上下來,我總感覺意猶未盡,相信同學們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但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和遺憾。在重新看自己的課堂實錄時,明顯的覺得對學生的放手放的還不夠,合作摘蘋果的參與面不夠廣。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評價,較單一,沒有落到實處。今后還得注意把握新課標的理念,靈活駕馭課堂教學。
重視閱讀教學,以讀為基礎,以讀促說,說中促讀,進行說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