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案設計
一、簡說教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身為著名畫家,地位可謂十分尊崇,在不絕于耳的先贊美聲中,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而小小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順帶“事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從,實事求是,敢于挑戰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二、學生特點本班學生總體的語文水平不高,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差,朗讀水平低下,譴詞造句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圍繞“聽、說、讀、寫”的基本教學要求去設計,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逐步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三、教學目標1、 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 教學重點:生字詞的認讀與書寫;口頭組詞造句訓練。2、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五、教學用具生字卡片、秒表六、課時安排2課時七、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1、 學生預習課文,自做生字卡片,自讀課文2、 教師制作生字卡片,在黑板上布置游戲背景圖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效果 一、猜迷語導入課文一、猜兩個小迷語(注:迷底是牛):1、午覺睡過頭了。(打一字)2、任勞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產萬頓糧,只把草當飯。(猜一種動物)二、學生自由說說與牛有關的詞語。猜迷語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迷語導入課文并說說與牛有關的詞語,既可以順利地與下面的教學過程銜接,又能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二、識字小游戲《摘蘋果》 黑板上畫著四棵蘋果樹,樹上結了許多寫有生字詞的蘋果(注:每個蘋果上的生字詞都不能相同,而且事前要把沒有生字的那面展示出來,等到比賽開始時再翻過來),全班分為四個組開火車摘蘋果,每人一次機會,隨意采摘,讀對一個就摘下一個蘋果,教師 通過游戲讓學生達到自主識字認字的目的,使學生在快樂中加深對字詞的認讀。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效果 用秒表計時,摘得最多最快的組為之勝出。每個組把采到的蘋果分給其他組的同學,請那個同學讀一讀蘋果上的詞語,讀對了就贈送蘋果卡片。 三、生字書寫指導1、“我的發現”學生小組合作歸納本課生字的特點與規律。 此活動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懂得合作學習,并且訓練學生一定的歸納能力 2、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指導生字的書寫 學生在書本上進行書寫訓練,然后進行生字組詞練習,并且選擇喜歡的一個或多個詞語進行造句練習。 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以便作出及時的糾正,通過口頭組詞造句的練習,能讓學生加深對生字的認識,并且能培養學生一定的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