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瓜》教學反思
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創設情境進行識字教學。先通過學生自主識字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全班交流,識字過程體現循序漸進,先認讀詞語,然后提出重點詞語理解,最后,進行形近字辨析,為閱讀課文打下基礎。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識字記字方法,對于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有效地促進。
讓學生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中,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讀書方式多樣,激趣學文:課文教學中,我力求把讀放首位,通過自讀,評讀,比賽讀等方式,使學生喜歡讀書,并把課文讀準,讀流利,到有感情。
2、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感悟課文內容,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如:讓學生自主讀文,啟發思考:我與爺爺看瓜有什么不同?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深入體會我的心情。自主討論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讀相結合,訓練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從讀中理解。學生在挖掘人物內心世界的過程中,避免了繁瑣的分析,提高了教學效益。同時強調自讀自悟,引發學生的想象人物的內心世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增強學生的感悟,豐富學生體驗,并從中受到人物優秀品質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盡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學生讀文不夠充分、無法牢牢抓住學生、教學機智仍然欠缺等等。這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系重大。我應該感謝這次比賽,它使我擁有了一個新的教學生命,今后,我會沿著這條航線,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