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世界教學反思
書的世界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重點抓住”開放”這一特點,讓學生在“書的世界”中拓展知識,領略外面的精彩世界。我以開放的心態,開放的視野閱讀教材挖掘內涵。
本節課,我注重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就會變老師“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我開展了切實可行的讀書實踐活動。第一環節中,讓學生匯報自己找書的過程,使學生了解了獲得書的途徑非常多,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互相介紹書、傳書、看書,當學生感覺到讀書的有趣時,我便抓住這有利的時機,引導學生把書放在班級圖書角,從而進入下一個環節:書的分類。我在學生分書的過程中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充分給學生留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進行愛書的思想教育。從孩子們喜歡看書過渡到互相交換看書,這一環節鞏固了本單元要求學生會認的字詞,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看書的興趣。
整堂課的教學我抓住了本單元的關鍵字“書”,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和名稱,以“書”為主線,將各種活動貫穿起來,這一系列的活動銜接我認為是那么自然巧妙,不留痕跡,使整個教學有序而有趣。最后,學生通過這一系列的讀書活動體會到了書是無窮無盡的,它象世界一樣廣闊無際豐富多彩。今天這節課就象被帶到了知識的海洋,學生學到許多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同時,我抓住主題句“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我把“精彩”當做激發學生讀書的原動力,在“讀書”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充分品味“書里有精彩的世界”。學生在讀這一句時,是他們發自內心,想表達自己讀書的感受。
通過大量的閱讀,我發現以前的“一言堂”變成了現在各抒己見、爭先恐后、議論紛紛的“群言堂”。這種教學行為的開放,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我深知良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書的世界”這一單元,不僅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開端。只有持之以恒地堅持讀書,才能真正地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書的世界》教學反思
在學習這課觀察書的封面和目錄,了解書的封面和目錄上具有的信息時,我讓生先從家里自帶課外書,在教學時,先觀察封面,我們可以知道:1、這本書書名是《學生必備古詩詞主題賞析》2、該書屬于“學生成長系列”叢書。3、這本書的編著者是楊化東、劉淑芝、楊曉非。4、這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觀察目錄我們可以知道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結構、體例等,還可以知道每部分內容在哪一頁。在介紹完后,我讓生看我們的語文書,我問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學生很快說:《二年級上冊語文》我問: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學生說:鄭國民、馬新國、主編。出版社在哪,學生說: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緊接著,我讓生拿出自己帶的書,同桌兩人互說,書名、作者、出版社,學生討論的都很熱烈,然后我讓學生翻到目錄,讓生看目錄,然后讓生找多少頁?我問:課文《我是什么》在哪一頁?學生迅速能找到在88頁,我又問《絨毛小熊》在多少頁?學生迅速說在94頁,我讓生翻開書到94頁看是不是這一課?學生說“是”然后我又問:那你知道目錄有什么作用嗎? 我班秦世貿說:“有目錄能很快找到課文所在的哪一頁。我班員志強說“可以節省時間”。對他們的回答我都給與了鼓勵,并讓生讀丁丁的話告訴我們目錄的作用,我們應該學會查目錄。然后我讓學生兩個人為一組,拿出自己自帶的課外書,一人點哪一篇文章,一人找,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已經會使用目錄來查找頁碼了,而且也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