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
這是小馬自己試著過了河才知道的。因為小馬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
三、指導朗讀第七、八自然段
小馬媽媽的話,要用誘導、親切的語氣讀。小馬的話中“過.....過不去”,“沒......沒想過”,這兩處的省略號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內容,而表示說話時心里很為難,所以是斷斷續續的。要指導學生用難為情的語氣讀
四、總結全文
抓住老馬的話,讓學生聯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要去試一試才行。
五、指導書寫生字,分析記憶字形
1、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的字形和書寫。
匹:共4畫,筆順是:
事:共8畫,筆順是:
然:共12畫,筆順是:
“愿、半、袋、擋、如、道”等字,可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記憶字形。
麥:上下結構,上邊是青字頭,下邊是折文“夂”,不要寫成反文“攵”。
突:上邊是穴字頭,下邊是大字加一點“犬”,不要寫丟最后一點。
2、練習寫字。
(1)每個字寫三遍。
(2)自己對照范字,評一評,自己哪個字寫得好,還有什么不足。
(3)組內相互評議,在寫得好的字下面加點。
(4)在評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再練寫生字。
六、重新組合學習小組,選擇合作完成下列一項任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2、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其他同學評一評,講得怎么樣。
3、編課本劇表演《小馬過河》。其他同學評一評,表演得怎么樣。
4、想象,小馬過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見到媽媽,它會說些什么?其他同學評一評想象得怎么樣。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弄懂課后題1。
2、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獨立思考,從實踐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3、能聯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幾個詞語:為難、連蹦帶跳、去路、沒、趟等。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媽媽說的話。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略知一、二段
1、師講故事的開頭(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問:同學們,故事講到這兒,你覺得小馬怎樣?為什么?
生:我覺得它很懂事,因為它懂得幫媽媽做事。
生:我認為它是個聽話的孩子。因為它一聽說能幫媽媽做事,就很高興。
二、抓中心句
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小馬第幾次來到河邊才過了河?它是聽了媽媽說的哪句話才下決心過河?用“~~~”畫出來,并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三、聯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詞
1、(出示投影片),抽學生逐段讀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a、媽媽所說的“別人”在課文中指誰?
b、“別人”都是怎么說的?用“=”畫出來,想一想,它們說的話對嗎?
c、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馬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用“一一”畫出來。
2、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a、學生答了1、2問后,發散:這時候,如果你是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你會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