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2》課堂教學實錄
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
執教時間:2010年3月15日
執教班級:海師附小二年級(1)班
執教老師:吉睦梅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引發探究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桂林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覺得桂林很美麗。
生2:我覺得哪里的環境很優美。
2.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桂林,再一次感受聞名中外的桂林山水。
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船到桂林去欣賞一下吧!
二、精讀課文,走進桂林
(一)發散思維,自主學習第一行詞語
1.我們已經來到了風景如畫的漓江,(出示漓江山水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座座高山。
生2:我看到了那里的水很清。
生3:我看到了人們在唱歌。
相機出示詞語:
碧水、秀峰、倒影
(1)碧水
引導感受碧水:這里的水是什么樣的水?你能想象一下嗎?
生1:我覺得這里的水是碧藍碧藍的。
生2:我覺得這里的水清澈見底。
生3:我覺得這里的水一眼就能看見水底的沙石。
師: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呀!有篇文章是這樣描寫的: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樣的水真不愧是---碧水。
是呀,漓江的水像碧玉一般的清澈,這就是“碧水”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個詞。
(2)秀峰
a、你還看到了什么?桂林的山是怎樣的?
生1:我覺得桂林的山很美麗。
生2:我覺得桂林的山很高。
b、與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誰能描繪一下?
生1:我覺得比我以前看到的山高。
生2:我覺得比我以前看到的山美麗,好像還有點危險。
生3:我覺得桂林的山的樣子有點奇怪。
c、師:是呀,桂林的山真秀呀,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
(3)倒影
師:這樣的山倒映在這樣的水里,碧水中映著秀峰的倒影,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讀好嗎?
2.讓我們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讀出來。齊讀第一行詞語。
(二)寓學于玩,學習第二行詞語教學
1.(師播放多媒體)聽,遠處傳來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動聽的歌聲。
相機出示詞語:
對歌、榕樹、壯鄉
引導學生說說對這組詞語的理解。
(播放錄象)師補充簡介壯族: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人民愛唱歌,壯鄉有“歌的海洋”之稱,人們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還喜歡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綠水中生活,日子那樣的幸福美好。
2.多么有趣的風俗,多么熱情的壯族人民,讓我們用充滿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對他們的喜愛之情吧!(指名讀、齊讀、比賽讀)
3.多么美麗的桂林山水景色,多么有趣的壯族風情!讓我們大聲歌頌吧!(感情通讀第一、二行詞串)
(三)邊走邊學,第三行詞語教學
1.走出了壯鄉,我們的輪船漸漸駛進群山之間,這里的山真有趣呀!
(1)(師播放動畫)桂林的山以“奇”“秀”“險”著稱。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桂林山的“秀”,其實桂林的山還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呢!你們這些山的形態是什么樣?它們的樣子像什么?
(2)假如要你們給它們起個名字,你會想個什么名字呢?
生1:我看那座山像一頭大象在河邊喝水,所以我想叫它大象山。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