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
(注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傾聽習慣。)
(三)品讀課文
樹高,路長,困難大。
1、螞蟻和巨人都想從哪里爬到天上去 ?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勾出描寫通天樹高的句子。
(注意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a:誰找到了?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有一棵樹,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讀得好時:通過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樹。(板畫通天樹:用綠色粉筆)同學們,像他這樣來讀一讀。
沒讀好:孩子們,通天樹高嗎?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這個孩子的讀,讓老師覺得通天樹不太高。誰能讀得更高一些?(評語:有點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樹!)來,大家一起讀。
b:還有那些句子?
生讀: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樹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喲!來,一起讀,邊讀邊想象。
c: 還有哪些句子?
生讀:他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樹尖。
做一做“抬頭仰望”的動作。
(根據詞語特點,讓學生通過動作來理解詞語,直觀、形象。)
同學們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樹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頭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樹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他望到了小鳥,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讀)樹尖。
通天樹實在是——(引讀) 太高了。
來,我們再讀讀這句話,讀出通天樹的高。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運用傳統教學手段簡筆畫為學生直觀地展示通天樹的高大,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重點句子感受通天樹的高,為后面體會螞蟻的精神奠定基礎。)
巨人的懦弱
1、這時,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說?
(生讀巨人的話)
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我知道了樹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認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學生說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時表揚,“你真會讀,讀到了巨人的心里,掌聲送給他。”如果學生體會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應該順勢引導:學生說樹很高,老師就引——樹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說,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們,現在你就是這個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動作、加上表情,再讀讀這句話,讀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來讀。誰來讀?
——從你的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害怕!誰再來讀?
——從你的表情中,我們感受到了害怕!
——膽小的巨人們,來,一起讀。
小結:孩子們,在朗讀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動作,讀出心里的感受。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加強對朗讀方法的指導。因此,教師通過課文的學習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使學生入情入境,與文本產生共鳴,從而快樂地學,扎實地學,有效地學。)
2、我們讀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爺爺也聽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爺爺怎樣鼓勵巨人?(如果學生沒有讀好,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爺爺會怎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