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教學目標:
1、 識記本課1個生字及與生字相關的詞語。
2、 感受雨后小兄妹戲水時的快樂,背誦課文。
3、 鞏固各種學習喜歡。
4、 知道課文的作者是冰心,知道這是一篇名作。
教學重點、難點:
1、 背誦課文,感受小兄妹戲水時的快樂。
2、 鞏固各種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1) 夏天雷雨過后會有怎樣的情景?
(2) 示題。
(3) 介紹作者。
二、 整體感知。
1、 自讀課文,說說感受并質疑。
2、 指導解疑,適當點評。學習生字:裙
三、 學習課文。
1、 深入讀詩,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快樂?
2、 交流。
(1)“水里一群赤腳的海子……”
神仙沒煩惱,這些孩子也沒煩惱,很快樂。
(2)“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
“使勁”說明踩水的力量大,哥哥很頑皮,不怕水濺濕衣服。
(3)“而他通紅的歡喜的臉上……”
很興奮,很快樂。
四、 讀文質疑。
讀了課文后,你還有哪些問題想問嗎?
學生質疑,教師對學生的提問進行梳理。
問題可能集中在:(思考:)
“為什么哥哥跌了一跤,說糟糕的同時,臉上卻放射出興奮和驕傲?”
“為什么妹妹輕輕地跑,心里卻希望自己也這么痛快地摔一跤?”
(讀文,小組討論,交流,朗讀有關句子)
讓學生充分感到作者想告訴我們的雨后的快樂,心理的矛盾,孩子的童真。
五、 朗讀背誦。
冰心《雨后》
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
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
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
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
把水花兒濺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說著自己就滑了一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
嘴里說:“糟糕——糟糕!”
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
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
小妹妹撅著兩條短粗的小辮,
緊緊地跟在這泥褲子后面,
她咬著唇兒,
提著裙兒,
輕輕地小心地跑,
心里卻希望自己
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
1959年6月23日
《雨后》是一首描寫童稚舉止、心態的詩,也是一支充溢著兒童情趣的歡樂的歌。它發表于1959年6月27日《光明日報》。這首詩的文采、格調,相較于她往昔被譽為“冰心體”的詩作,似迥然而異。
在舊中國的二十年代,冰心除創作小說、散文外,也有許多詩作,影響最大的當首推《繁星》和《春水》,這兩部詩集一問世,立即轟動文壇,風靡神州,成為當時最流行的一派詩體。不論文學界對《繁星》與《春水》褒貶不一,而贊美,仿效者之眾多卻是毋庸置疑的。那時,冰心詩作的獨特風韻,已如她自己在《詩的女神》一詩中所表白的,她向往的藝術境界是“滿蘊著溫柔,微帶著憂愁,欲語又停留”。讀冰心的詩,有人感到如飲清涼芬冽的泉水,更多的讀者則激起自己對于慈母、家庭、故土以及孩提時代的追憶,從而灑下滿溢情感的淚水。故而有人曾批評冰心初期的詩作,意境是美的,文筆是冷的,貌似溫柔而內含蓮心苦,其中是非曲直,有它的時代色彩與個人的情愫,且不去評說。這里所要講的是,冰心寫于新中國成立后的詩篇,與以前相比,風格上確乎有了明顯的變化。
1951年,冰心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她熟悉而熱愛的北京城。幾年不見,北京已不再是“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而是一派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的景象,那處處洋溢著的蓬勃朝氣,不僅激發起她的創作熱情,也使她定下今后的創作方向。這就是:愿為創作兒童文學而努力;并要求自己在作品中描寫“健康活潑的兒童”、“快樂光明的新事物”和“光輝燦爛的遠景”(見冰心《歸來以后》)。在這種心態下,冰心創作了不少優美而歡悅的散文和詩,《雨后》即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