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這首詩一共四小節(jié),中心是描寫一對小兄妹在雨后踩水嬉戲的情狀和心理。文筆明快,語言幽默,洋溢著動人的童真與童趣。自然,如再細細咀嚼,品味,就會感到其中更深邃豐富的內涵。在這首詩中,冰心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新中國兒童幸福生活的歡樂圖;她寓情于景,寓理于境,通過幾個小小的畫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既能捉摸,又可感知、生動歡快氛圍中的藝術境界。
第一節(jié)四句,把這首詩的時間、地點、人物、場景,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點出了春末夏初這一季節(jié);“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可見這廣場之闊大,使人自然聯想到天an門廣場。詩人對天an門廣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的,在這里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曾把她這個有文學才華的少女卷進文學的浪潮。在《歸來以后》一文里,她曾感慨地寫道:“尤其是‘五四’紀念地的天an門,那黯舊的門樓,荒涼的廣場,曾是萬千天真純潔的愛國青年,橫遭反動統(tǒng)治階級血腥迫害的處所,如今是金碧交輝,明光四射,成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團結一致爭取和平的象征,成了春秋節(jié)日,偉大的人民領袖檢閱壯大的人民隊伍的地方了。”這樣,我們就不難理會,詩人正是以“一群赤腳的孩子”雨后在這里淌水嬉戲,“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的圖景,去傳遞她對于翻天覆地后的新中國,猶如雨過天晴所感到的歡愉,對億萬兒童能幸福地生活、成長所感受到的喜悅。
詩的第二、三、四節(jié),具體地描繪了眾多孩子們中的一對小兄妹踩水嬉戲的動人情景。他們之所以能這樣無憂無慮地玩耍,不僅在于童稚的天性,也是由于社會大環(huán)境給予了他們生活的保障。試看冰心寫于二三十年代的詩歌、散文和小說,何曾出現過如此安定、歡快的圖景?那時,她雖然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不滿,卻未看到新興力量的成長和祖國的光明前景,因而不時從母愛、童真和自然美中去尋找精神危機中的避風棚。她向母親傾訴:“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如今,她看到新中國的兒童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和愛護下,茁壯成長,“一陣陣清朗活潑的笑聲,叫出了新中國的希望。”她還憑借詩的語言抒發(fā)了心中的愉悅和對孩子們的喜愛之情:
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兒濺起多高。“使勁”二字可謂點睛之筆,將小哥哥的情態(tài)、興致摹狀得唯妙唯肖。他喊:“妹,小心滑!”說著自己就滑了一跤!看來,小哥哥對于滑了一跤很高興,你看,盡管把泥褲子弄得水淋淋的,嘴里也連說“糟糕——糟糕!”,可他心里卻很愜意,不是嗎?“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把一個男孩子淘氣、勇敢、快樂的神態(tài)活現出來了。最后寫小妹妹緊跟在小哥哥后邊,盡管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然而,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這幾行詩,新穎、生動、精巧,小妹妹舉止、心態(tài)的反差寫得那么真實,不禁使人發(fā)出會心的微笑。只有具有深諳兒童的心理的功底和寫詩的高超技巧,才會達到這樣的藝術境界。與此同時,我們自然也從中感受到始終熱愛兒童的冰心對孩子們是怎樣以她的創(chuàng)作去“鼓舞他們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樂觀的、英勇剛毅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回來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