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太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猶豫”、“呻吟”、“無可奈何”“一本正經”,學習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用智慧解救了媽媽。
3、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搜集信息以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找辦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愛迪生用鏡面反向油燈燈光的用意。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
2、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親近人物。
1、你們喜歡什么人,為什么?這個人是誰?認識嗎?(看愛迪生的照片)
喜歡他嗎?他有哪些故事?(生:愛迪生孵雞蛋的故事)
2、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15課,這也是愛迪生的一個有趣的故事。(齊讀課文)
二、品讀感悟。
1.瞧,課文中的詞語朋友來看望你們了,會讀嗎?
出示詞語:醫生 請來 需要 手術 急性闌尾炎。
猶豫 呻吟 無可奈何 焦急
智慧 自豪 一本正經 發明
(指名讀、齊讀)
2、一些詞語朋友走了,留下了這幾個詞語,你能用上這幾個詞語說一兩句話嗎?
3、你們剛剛說的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師:假如當時你在場,看到這種情況,你會說些什么?(同桌討論一下)
4、這種情況,做手術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做手術卻遇到了困難。讀讀這句話。(出示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說)
5、此時在場的人有什么表現?請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劃出在場人表現的句子或詞語。現場有哪些人?(相機板書:爸爸、媽媽、醫生、愛迪生)
6、此時你最想體會誰的心情?
(1)、體會爸爸的心情。(師:爸爸的心情怎樣?)理解詞語“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