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學飛》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3冊。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運用聯系生活實際、想象、體驗等方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解讀課題
1.(課件播放鷹擊長空的畫面,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說話。)
你知道它是誰嗎?用一句話說說你看到的畫面。
2.了解鷹的基本特征及習性,拉近學生與野外生存的鷹之間的距離。
簡介鷹:它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約1米,翼展可達2.7米。嘴彎曲而且尖銳,爪鋒利有鉤曲。飛行時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進行,性情兇猛。
3.引出課題,齊讀課題。
千百年來,鷹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但是這一切的美譽并不是它們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艱苦的磨練,一點一點學會的。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第20課《小鷹學飛》體會小鷹學習飛行時的艱難。(齊讀課題。)
4.初步學習通過課題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讀了課題,你猜猜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過渡:大家猜的對不對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自讀課文,感受課文脈絡
借助課文中的拼音,把每一個字的字音讀準。
借助拼音輕聲試讀課文。爭取把每一個字音都讀準。不認識的字看著拼音多讀幾遍。
1.同桌互讀,標出自然段序號。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
2.同桌互讀課文,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聽的同學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3.指名朗讀課文,疏通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
誰最有信心把課文讀好,請7位同學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小鷹跟老鷹學飛行,它飛了幾次,分別飛到了哪里?
三、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滿懷信心,初學飛行
1.創設情境,讓學生試著感受小鷹滿懷信心,初學飛行時漸漸升空的喜悅。
同學們伸開雙臂,閉上眼睛。如果我能夠擁有一對翅膀,像小鷹一樣在天空中翱翔,請扇動你的翅膀,快看(課件:漸漸離開地面,升入空中),我飛離了地面,飛向天空,漸漸的樹在我們的腳下了,你們此刻最想做什么?(大笑、想喊、想叫。)
2.聯系學生的感受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1)就讓我們大聲地喊出來。(我已經會飛啦!)指導朗讀的語氣。
(2)用“已經”說話。
(3)練習讀第2自然段。
(4)男女生合作展示讀第2段。
3.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想象當小鷹飛到大樹的上方時,它會看見怎樣的畫面?句式訓練,引領說話。
說說你剛才飛到大樹上方看到了什么?句式:飛到大樹上方,我看到了……
4.做著老鷹的表情,讀著老鷹的語言,體會老鷹此時的心情。
(1)小鷹這么高興,快看看這只老鷹在干什么?(老師搖頭。)
(2)從我的動作可以看出,老鷹對小鷹的話持什么態度?(否定、不滿。)
(3)你來做老鷹,試著讀讀它的話。
(4)你能仿照老鷹的話,用“只……還不算……”再說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