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和烏鴉 教案
教學目標:教養: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4個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4、知道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因為喜歡聽好話。
教育:不要只喜歡聽好話(奉承話)。
發展: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朗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重)學習生字新詞,分角色讀課文,明白課文講述的道理。
(難)在理解的基礎上演一演課文的內容。
教學準備:1、錄音帶、烏鴉 、狐貍、鳥窩、麻雀圖片。
2、布置學生收集有關烏鴉和狐貍的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景引入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地方(畫樹)你看這是什么?樹林里不光樹木多,動物也不少,你看,這棵大樹上就住了一只(貼烏鴉圖),烏鴉還在樹上給它的孩子做了個窩;再看看樹底下有個洞,洞里住著(貼狐貍圖)。到底狐貍和烏鴉(板書課題)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們想去看看嗎?
2、請小朋友翻開書62頁,先自己看看這個故事,看看有什么事發生。(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狐貍和烏鴉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學生匯報,老師相機板書:騙)
師導: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開始的?請小朋友再讀讀一、二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學習課文,感受形象
(一)學生匯報一、二自然段
1、讓學生明確狐貍與烏鴉的關系——鄰居
狐貍和烏鴉都住在哪里?它們是什么關系?它們住得這么近,一定是非常了解對方的
2、知道烏鴉找回一片肉,心里很高興(老師演示烏鴉叼來的“肉” )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導:你瞧,烏鴉叼著肉正高興的時候,狐貍就從洞里出來了,一抬頭就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
1、狐貍怎樣呢?一起來讀一讀。(學生讀,師導:我聽出來,狐貍真的很饞,很貪吃)你猜一猜狐貍這時候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有沒有哪位小朋友還想讀讀這句話,把狐貍“饞得直流口水” 的樣子讀出來。(自愿讀)
過渡:饞得直流口水的狐貍,就打起主意來。
(二)學習四至七自然段
1、狐貍是怎樣騙烏鴉嘴上的那片肉的?請你聽錄音,看看狐貍對烏鴉說了些什么?烏鴉的反映又是怎樣的?請你用“——”和“~~~~”把它劃下來。
2、能找到狐貍說的話嗎?我想找幾個小朋友把狐貍說的話讀出來。(小黑板同時出示狐貍說的三次說話,學生讀)
過渡:大家想一想,像狐貍剛才這樣說,它能得到烏鴉嘴里的肉嗎?
那我們一起動腦筋想想,狐貍應該怎樣說才能得到烏鴉嘴里的肉。同桌的小朋友先討論一下。
3、我們一起來看看狐貍是怎樣騙烏鴉口中的肉的。它先是對烏鴉說了些什么呢?(學生齊讀)
a、這一次狐貍在向烏鴉?(板書:問好)
b、狐貍是怎樣向烏鴉問好的?請你再讀一讀,看看想到了些什么?(自由讀)(突出:想了想,笑著,從而得知狐貍并不是真的想跟烏鴉問好,而是想騙她嘴里的肉)(抽讀,小組讀)
c、小朋友讀得真好,你看狐貍為了騙走烏鴉嘴上的那片肉,親切地給烏鴉問好,那烏鴉有什么反映?小朋友你們能演出來給老師看看嗎?(老師演狐貍,學生演烏鴉)師導:烏鴉呀烏鴉,你怎么不說話呢?(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板:不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