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設計
(二)引出“婆婆”
1、出示婆婆圖片(課件)看,這是一位——
2、板書婆婆,指導寫法。在課文紙上寫一寫婆婆。
3、讀準婆婆
(三)引出“盲”
1、小朋友,仔細看圖,這位婆婆雙眼看不見東西,是一位盲婆婆(板書“盲”。)
2、教學盲。
(四)引出“送給”
1、小朋友,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
2、我們的世界真美呀!可是,這位婆婆失去了雙眼,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在這黑暗的世界里,盲婆婆的心情——
4、幸好,這位盲婆婆有一位好鄰居(課件插圖和詞語“鄰居”):
(1)讀好這個詞。(2)理解鄰居。
5、這位好鄰居送給盲婆婆一只蟈蟈呢!
(補全課題: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歌,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題目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想想題目意思,理解題目的意圖,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我讓學生就題目充分提問,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這對把握課文重點,突破難點有很大促進作用。緊接著帶著懸念傾聽范讀課文,給學生思考空間,使學生對全文有了整體感知。
三、初讀感悟,打好根基
(1)讀生字
①請學生讀生字,如果讀準字音,如果讀對了那么全班其他小朋友跟著讀。
(2)讀詞語讀詞語理解部分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3)讀句子
述:我們再讀一讀這首小詩,老師的要求提高了,讀通句子,長的句子多讀幾遍
你們覺得哪句最長,比較難讀,指名讀長句子
①最長的句子也讀通順了,你能不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了?生自由讀
②這是一首兒童詩,每小節之間會空一行,共有幾小節?指名分節讀課文。
③小朋友們真會讀書,句子讀通順了,小詩自然也就讀通了,你們學的真認真!(4)小朋友們讀得可真棒,師范讀課文生欣賞課文動畫
① 同桌互讀感悟
② 男女生分節朗讀
③ 齊讀
感悟:為什么“我要送給盲婆婆蟈蟈呢?”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你有沒有做過一些幫助別人的事呢?
【設計意圖】。《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活潑明快的兒童詩,語言簡練優美,讀來瑯瑯上口,對于剛從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內容并不難理解,但要讀好這首詩,讀出感情,讀出詩歌的韻味,卻也并不容易。在教學中注重抓關鍵詞句,讓孩子談感受,加深他們的體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
四、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婆、綠、鄰、居,重點指導書寫
(1)分析字形,老師范寫,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書空,說出筆畫,認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寫的好的字,讓學生學習
(4)給生字組詞
【設計意圖】小學寫字教學是一項基礎工程。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落實低年級寫字教學中的每一項細節,他們就一定能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的字來,從而提高寫字的綜合素養。
五、課后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練習寫好生字
【設計意圖】語文基本功訓練中關鍵的是培養語感,而語感的培養與朗讀又密切相關,因為語感的培養基于對語言文字的感覺及其引起的身心反應而實現的語言模式的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