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美文 賞美態 融愛心——《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a: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讀悟:丹頂鶴個子高挑,身材苗條,完全符合現代社會審美標準)
b: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①領悟“高雅”:高雅是什么感覺?在你所了解的人物當中,你認為誰是高雅的?
②指導朗讀:想象體會,丹頂鶴引吭高歌時就像一位高雅的公主,展翅飛翔時又像一位高雅的仙女,跳起舞來就是一位高雅的芭蕾舞演員,它是多么逗人喜愛呀!
c: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侶伴,所以人們又叫它“仙鶴”。
(補充信息:丹頂鶴是長壽的象征。)
3、板書:三長 高雅 仙鶴
4、變換多種形式朗讀第3小節。
【設計意圖:“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高雅”是這一小節的靈魂,抓住了“三長”、“高雅”、“仙鶴”這三組關鍵詞語,令教學目標更加簡明,教學內容更加簡約。聯系公主、新娘、芭蕾舞演員等高雅形象,使丹頂鶴的美麗貼近生活,學生雖從未見過真實的丹頂鶴,但美麗的印象在腦中生根發芽。】
(四)生活樂無憂無慮
過渡:現在全世界的野生丹頂鶴僅存2000余只,基中70%生活在我國,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們如皋的北邊鹽城就有一個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每年從黑龍江飛來的丹頂鶴就是在這里度過冬天。
1、齊讀第4小節
2、丹頂鶴在這里生活得怎樣?(快樂、無憂無慮)
3、丹頂鶴生活在這里,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想一想,丹頂鶴不用再擔心什么?(獵人的捕殺、食物的缺乏、強大的天敵……)
4、相信有了大家的保護與關愛,小丹頂鶴一定會找到媽媽,全家團聚。
5、再讀第4小節。
【設計意圖:在關愛與保護中為情境的創設畫上完美的句號,自然保護區的介紹接近了學生與丹頂鶴的距離,小丹頂鶴找媽媽的故事既為學習創設了情趣,更為愛心的展現鋪設了平臺。】
三、融愛
1、聆聽愛心故事:為了保護丹頂鶴,在鹽城自然保護區,曾經發生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個叫徐秀娟的女孩,從小喜歡丹頂鶴,大學畢業后,她離開家鄉黑龍江,來到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工作。有一次,為了尋找一只受傷的丹頂鶴,她連夜出去,經過了幾天幾夜,當同事們找到她的時候,她已倒在了沼澤地里,再也沒能醒來,那年,她才22歲。后來,有人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一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
2、釋放愛心:其實愛有很多種表達方式,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筆,畫出你心目中最美麗的丹頂鶴,把你對丹頂鶴的愛放進這幅畫中,再用幾句話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凄美的故事給人以震撼的力量,無窮的回味,真實的故事更讓人難以忘懷,美麗的課堂需要一點沉思與回味,純潔的愛心更需要表達與傳遞。用圖與話結合的方式,將愛心釋放,言語錘練,學生的語言素養有了這樣的積淀,必能求得長遠的發展。】
設計理念
《美麗的丹頂鶴》一文,緊扣“丹頂鶴”這一對象,突出“美麗”這一重點,描寫了丹頂鶴的亮麗色彩、修長體形和高雅姿態,色美、形美、態美,美得動人,美得脫俗。但我們的孩子卻少有機會去觀察,去體會,我想通過本課的教學,讓這些優美的文字喚起學生對美的熱愛與向往,正是有了這些美麗的精靈,我們的生活才能如此自然,和諧,充滿詩意。貫徹“簡單語文”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以“美”為基調,“讀”為主線,“說”為橋梁,“畫”為佐料,結合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緊扣文本創設童話情境,將寫物文章變活,變趣,并適當補充與文本相關的感人故事,讓學生在愛與美的交融中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