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學案例
這一走又是幾年過去了。禹第三次路過家門的時候,他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兒子想爸爸啊,看到禹回來了,高興極了!他撲過去,緊緊抓住爸爸的手……
師:小朋友,你想一想,這時,禹的兒子會對禹說些什么呢?面對兒子,禹的心里又會是怎么想,他會怎么說,怎么做的呢?哪位小朋友能把這個故事繼續講下去呢?先和同學講一講。
(生互相續講故事)
師:好,現在看哪位小朋友最會講故事了。好,你來!
生:他的兒子會對他的爸爸說:“爸爸,您辛苦了!等我長大了,洪水還沒有治完,我就幫您一起治!”
師:一個有志氣的孩子!
生:禹的兒子會說:“爸爸,您辛苦了!您先進來喝杯茶再去工作吧!”
師:多懂得體貼爸爸啊!
生:禹的兒子撲過去,緊緊貼在爸爸身上,說:“爸爸,您辛苦了!”爸爸聽了心里高興極了,感動極了!
師:(誘導)這時,大禹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生:大禹說:“治水的時間不能耽誤,為了讓平民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我治完水再回來。”
生:大禹還是狠狠心走了。
師:小朋友們真會講故事!真感人啊!你們說,難道大禹不想念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嗎?
生:想!
師:是啊,他也是有感情的人啊,他也想念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但是為了治水,為了百姓的幸福,他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他治水十年,(板書:十年)卻一次都沒進過家門,他把自己的心都撲在了百姓的身上。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想對禹說些什么嗎?
生:大禹叔叔,我要向你學習。
生:大禹叔叔,你真是個英雄!
生:大禹叔叔,你真偉大!
生:我要對大禹說,您千萬不能累壞了身子,累壞了身子后誰幫我們治水呢?
生:大禹叔叔,我要學習您奉獻的精神。
4、小結:是的,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也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為了千萬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顧大家。后人用一個成語概括了這個故事,叫做“三過家門而不入”,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的人”。
6、讀到這里,你想對他說什么?你覺得大禹是一個()的英難?板書:無私
三、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師:大禹的犧牲和奉獻,終于換來了百姓的幸福!請小朋友看——(屏幕出現洪水退后的美麗景色)
師:洪水終于退了,大地又恢復了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時候,你的心情怎樣?
生:我很高興,因為大地又變成一片綠色了。
生:我很高興,洪水退了,這樣子大家就不會被洪水沖走,還可以種許多許多花草。
生:我也很高興,因為大地又恢復了欣欣向榮的景色。
師:(啟發想象)那么,怎么樣的景象才算是欣欣向榮呢?你看見了嗎?誰看見了,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了好多漂亮的花,還有草。
師:花兒開了,草綠了。多美啊!
生:我聽見小鳥的叫聲了。
生:我看見莊稼成熟了。
生:農民開始播種了。
生:樹長得越來越大了。
師:是啊,(課件演示)這樣的景象就叫作——(生)欣欣向榮!
師:小朋友,這欣欣向榮的景象和誰的功勞分不開呢?
生:大禹!
師:對啊,和大禹的功勞是分不開的!
(投影:因為大禹,所以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愛戴。)
師:請小朋友看,誰會把這句話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