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教學設計四
6. 生根據自己事先搜集的資料介紹孔繁森的事跡。
7. 師放幾個畫面作補充介紹。
8. 小結,板書:關心人民
9. 再次齊讀第一自然段。
10. 師述:人們歌唱孔繁森,請聽歌曲《公仆贊》。(播放歌曲)
11. 師述:1994年,孔繁森在西藏不幸遇車禍而身亡,黨和祖國失去了一位優秀兒女。人們為他悲痛,為他哭泣,但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位出色的共產黨員、優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再次深情朗讀全文)
偉人的生活豐富、厚重。課文只講述了孔繁森的一個事例,讓學生進行課外的延伸,自己從課外書上、網上閱讀、查找相關資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全面走進孔繁森的生活,更多地了解孔繁森怎樣關心、熱愛藏族的人民,為祖國的民族團結事業鞠躬盡瘁,怎樣給世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而被世人所愛戴、歌頌,使學生進一步走近孔繁森,對孔繁森的“優秀”品質有更深地感受,對孔繁森的情感進一步升華。
五. 交流體會,學習孔繁森
1. 學了課文,你覺得孔繁森是怎樣的一個人?用自己的話來贊一贊。
2. 你從孔繁森的身上得到什么啟示了嗎?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教學目標之一是以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孔繁森》一課是要讓學生得到精神的陶冶。在學了課文、了解了孔繁森的許多動人事跡后,學生受到強烈的思想、感情沖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表達各自習得的感悟,自我教育、感化他人,達到“文以載道”的目的。
精彩片段:
師:你從第二自然段哪個地方感受到了孔繁森很優秀?
生:孔繁森對三個藏族孤兒“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
師:小朋友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身兒女吧?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撫養你們的?
生: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工作,賺了錢給我買吃的,買穿的,買玩的,還供我讀書。
生:爸爸媽媽很關心我,每天早上送我到學校,晚上接我回家,給我做好吃的菜,還要檢查我的學習,看好我彈鋼琴。
生:我過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給我買大蛋糕,還送我漂亮的禮物。
生:我生病的話,爸爸媽媽就會著急,會送我到醫院看病,還會給我買好吃的東西。晚上媽媽還會和我睡在一起。
生:我每天身上都會弄得很臟,媽媽每天都要給我洗衣服。
生: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爸爸媽媽都會留給我吃。
師:孔繁森也是這樣對待三個藏族孤兒的。說說你們在網上查找到的有關資料。
生:當時曲尼12歲、曲印7歲、貢桑5歲,貢桑晚上經常要尿床,孔繁森經常要給她換洗衣服、床單。
生:孔繁森晚上是和三個孤兒睡在一張床上的,由擠又鬧,睡不好。
生:孔繁森白天當市長,晚上當爹當娘,給三個孩子做飯、洗澡、洗衣服,教他們讀書學習。
生:等孩子們睡了以后,孔繁森還要在燈下給他們補衣服。
師:孔繁森還要給年幼的貢桑喂飯吃呢。(屏幕顯示相關圖片)
師:孔繁森是一個市長,白天工作有多忙呀!如果沒有這三個孤兒,他可以回家清凈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現在要照顧三個孩子,連該母親做的活都要由他一個人去做,多不容易呀!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你從中體會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