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星星的孩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⒈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⒉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人物的品質,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教學輔助設備:課文插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數(shù)星星的孩子》,知道了這個孩子的名字
叫——(板書)“張衡”。還認識了不少生字朋友。這節(jié)課它們又來到了大家面前,并且還帶來了許多好朋友。
(大屏幕顯示:“一個晴朗的夜晚,一位叫玉鶯的小姑娘也像漢朝的張衡一樣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盡管星星和她的距離很遙遠,但她也能看得非常清楚。看啊,星光點點,撒滿了天空,好美!簡直把她給看傻了!她仰著頭,看啊,數(shù)啊,數(shù)啊,看啊,原來星星也分成小組坐在一起,不過,它們的組太大了,組員多得數(shù)不清。”)
⒈ 比一比,看誰讀得又準又好,第一個和它們成為最好的朋友。
⒉ 指讀。
⒊ 齊讀。
二、 讀懂課文
過渡語:為了獎勵大家剛才精彩的朗讀,老師給大家放一個動畫片看看,喜歡嗎?
⒈ 播放沒有聲音的動畫片。
⒉ 動畫片真有意思,要是有聲音就更好了,這節(jié)課老師要從你們中間選出最優(yōu)秀的配音員給它配上聲音,然后再把它發(fā)送到網(wǎng)絡上,讓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欣賞到有聲有色的動漫。你們高興嗎?要想把音配好,我們就要了解他們。
⒊ 請孩子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需要幾個角色,都是誰?
(板書:奶奶、爺爺、[旁白])
⒋ 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三個人物吧。首先我們先來研究一下
(大屏幕出示:數(shù)星星的孩子究竟是個怎樣的孩子?用筆畫出有關的語句并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集體交流時老師隨機出示大屏幕上的語句并指導朗讀。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您看,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隔那么遠。”)
(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視覺廣角:北斗七星的轉動圖。)
(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⒌ 研究奶奶和爺爺
(大屏幕出示:爺爺和奶奶喜歡這個孩子嗎?從哪里讀出來的?)
指導讀出奶奶的慈祥,爺爺對孩子的耐心教導。
三、競選配音演員,給動漫配音。
1、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找出本組中最優(yōu)秀的配音員。
2、推薦本小組最好的配音員。
3、把19個孩子按角色分成幾大組,每組中選兩個最好的。
4、給動漫配音。
四、總結課文
讀了課文,看了動漫,你最喜歡誰?想對他說些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用作業(yè)紙的形式)
這節(jié)課你們的表現(xiàn)可真出色!
(一) 我會填。
1、滿天的()像()撒在碧玉盤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北斗七星( )繞著( )慢慢地( )。
(二)我會寫。
學了課文,我想說:“ ”
六、知識拓展
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yí),是世界上第一臺測(cè)定地震(zhèn)方向的儀器。
張衡的文章寫得也很好,他還是個杰(jié)出的文學家呢!
板書設計:
爺爺 奶奶
29 數(shù)星星的孩子(張衡)
善于思考 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