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會認“新疆、吐魯番”等詞語,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3、抓住重點詞句,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葡萄溝的美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看圖、學文,了解葡萄溝的葡萄及葡萄干的色鮮味甜。
【教學準備】課件、葡萄干
【教學過程】
一、交流鋪墊
1、結束了臺灣省的日月潭之旅后,上節課我們又踏上了奔赴美麗葡萄溝的旅途。現在誰能結合上節課的學習和你課后的了解,說說關于新疆、關于葡萄溝,你還知道些什么?
2、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
3、老師也有一個資料和大家分享,《西游記》大家都看過吧?那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動故事還記得嗎?孫悟空借芭蕉扇是為了,對撲滅火焰山的大火。老師告訴你,葡萄溝就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溝中生機勃勃,綠意盎然,和光禿禿的火焰山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大家想不想走進溝中,去好好游覽一番?
二、挖掘體驗
1、那老師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再讀讀書,相信你會有很多美麗的新收獲。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老師剛才看大家讀得非常投入,那誰想自告奮勇來讀一下第一自然段?(生讀)
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相機指導朗讀。(讀出水果的多)
3、師生合作,教師引讀:通過剛才的了解,我們知道“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里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哦,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那我們班的小朋友喜歡葡萄嗎?好,老師就帶你們去葡萄園玩一玩,行嗎?說去就去,請看大屏幕。誰來讀?
2、你來。誰聽出來了,葡萄種在哪兒?(理解“山坡、梯田”。)
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里的葡萄生長的怎樣?
(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茂密”。
(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師用手勢表演讓大家感悟出是“涼棚”)老師只畫了一個涼棚,難道只有這一個棚嗎?(讓學生發現句中的“一個個”,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在炎炎烈日里,來到這茂密的枝葉搭成的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之下,你會是什么感覺?(引導學生創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
說得好,那請你嘗試帶著舒暢的心情讀讀這句話。注意先找一下,讀這句話,應該突出哪個詞?(涼棚。)
那個詞能說明問題的關鍵就重一點讀出來。讀!
誰再來試試?(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
4、有了這綠色的涼棚,我們度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轉眼秋季到了,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現了什么?(導讀屏幕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么特點)
(1)哦,茂密的葡萄架下掛滿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
誰能來想象一下,一大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屏顯演示)那兩個一大串,說明了什么?對,葡萄數量很多。
(2)那這些葡萄都是一個品種嗎?不是,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