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學設計
匯報交流,朗讀課文。 想一想,“漂浮”和“飄浮“有什么區別” 學習朗讀 讀課文、齊讀課文。 找出課文第三段有個詞語寫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開大會”。) 讀課文讀出水在大海里開大會的樣子 教學過程過程設計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一、回顧所學內容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2、指名讀課文第1~3自然段,評價。二、了解“我的脾氣” 1、“我學會了字詞” (1)出示詞語: 溫和 暴躁 灌溉 機器 幫助 淹沒 莊稼 沖毀 災害 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2)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灌溉”“淹沒”“沖毀”。 (3)填空:有時候,我很( ),有時候,我很( )。我既給人們帶來( ) ,又給人們帶來了( )。 2、“我是小小朗誦家” 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水的溫和和暴躁。 3、“展開想象的翅膀” 同學們,想一想,“我”的脾氣還會怎樣?三、我自信,我能背 1、同學們,課文我們學完了,誰來評一評這篇文章寫得怎樣? 2、選擇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最喜歡的部分進行背誦,教師和學生一起背誦,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誦。 (2)對背誦情況進行評價。 (3)教師選擇背誦的部分,邀請學生幫忙一起背。四、我要寫好字 利用媒體資源課件中的“學一學”部分,指導書寫。重點指導:“曬、害、沖、池”五、小小作家 請同學們模仿“我是什么”,用幾句話寫一樣東西。寫好以后同桌互相讀一讀,讓別人猜猜你寫的是什么。 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引導學生聯系水做過的好事和壞事理解“溫和” “暴躁”兩個詞語。引導學生從以上詞語中選擇填空,理解“幫助”與“災害”。指名讀,評價 引導回答“我”的脾氣還會怎樣? 指名回答,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學生一起背誦,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 邊示范邊引導觀察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男女生賽讀,齊讀詞語。讀1—3自然段 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 解“灌溉”“淹沒”“沖毀”。 填空 學生自由讀,齊讀。 選擇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最喜歡的部分進行背誦(1)自由背誦。(2)對背誦情況進行評價。模仿我是什么用幾句話寫一樣東西。盡可能用上“有時候……有時候……”“我會變,變成……變成……”“我在……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