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突破《水鄉歌》的難點?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9怎樣突破《水鄉歌》的難點?
案例:《水鄉歌》
生:為什么說歌聲裝滿一籮又一籮?歌聲怎么會裝滿籮呢?
師:你是怎么理解的,想好后,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生:因為很多。
師:歌聲能用籮筐裝嗎?漁民的籮筐里到底裝了什么呀?
生:歌聲、魚和蝦。
師:那歌聲那就像一筐筐魚蝦一樣,就像是一朵朵荷花一樣,數一數不清。(讀本小節)
師:勞動換來了新生活,勞動換來了水鄉人民的富裕生活,想象他們的生活怎樣的?
生:有電腦了。
生:原來沒有的,現在都有了。
生:他們現在房子不像以前一樣,和城里的一樣高大。
……
思考:
水鄉的水多、船多學生比較好理解,但是,重點和難點在歌多,以及為什么歌多、為什么“裝滿一籮又一籮”。教師以一個比較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歌聲能用籮筐裝嗎?”學生回答“魚蝦”,是一種寫實的、具體的理解,思維受到了限制。怎樣指導學生通過 “勞動—→豐收—→快樂—→幸福”的思路來想象、聯想,體會那裝不完的喜悅和幸福?能否通過讀、想象,引導學生體會:不光是籮筐,還有河里、天上、樹梢、田間、灶臺,哪里都充滿著歌聲和歡樂。這種類型的課文,一旦指導得太實,學生就失去了思維的空間,也就不符合詩歌的特點和意義了。但是,一旦太虛,又可能離題萬里。請教大家,有什么好辦法突破這一點?
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