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滋潤孩子的心靈
設計理念:
以讀為主,在朗讀中體悟“美”。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驗閱讀的樂趣;向往美好的生活,關心自然是本文設計的主要理念。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感受“美”。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境激趣走進美。
1、師談話導入(輕緩地):小朋友,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我們的家鄉叫[無錫](出示)。人道是,江南無錫好風光,這里山青水秀,風景優美,大家都喜歡叫它——[江南水鄉]。
2、請學生用柔和的聲音讀[江南水鄉]。
3、師繼續談話:聽說過它的人們啊,都想來看看它的秀麗風光,瞧,連外國游客們也趕來啦(貼出兩個外國小朋友)。
4、請學生們都來做小導游。
(所教課文是《水鄉歌》,面對的又是水鄉的孩子,因此,我從我們的家鄉無錫入手,通過語言描述,勾起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使其自然想到家鄉的風土景物,從而喚起他們的熟悉感,親切感,乃至自豪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圖文對照感知美。
1、音樂聲中,教師打開江南水鄉的畫卷。
2、指名學生看圖介紹:親愛的客人們,來到水鄉,你一定會看到——。
3、揭題。
師談話:這一切,都太令人陶醉了,于是,我將大家說得最美的景色編了一首歌,就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唱一唱“水鄉歌”。
(出示課題)(畫卷打開,美麗的畫面使學生受到震撼,此時給他們說的機會,正符合了學生的需要,而用小導游介紹的方法具體操作,更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情緒。接著順勢引出課題,正可謂水到渠成。
4、初讀。
(1)、聽錄音范讀。
(2)、學生自讀。
師:這么美的景色,真讓人忍不住一唱再唱,請你自己也來吟一吟,唱一唱。(錄音磁帶中優美的音樂,柔美的語調,加上文句本身的美,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讀的欲望,因此讓學生自由地朗讀,滿足其心理需求。)
三、以讀為主體味美。
(一)、讀講第一自然段。
1、師問:水鄉的孩子們,請你告訴我,水鄉什么多?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水多)。
2、引導學生體會感情,讀出自豪之情。
3、引讀下面一句。
師:啊,我看到了,(生:千條渠,萬條河……)。
4、引導學生說說哪些詞句讓你覺得水鄉水很多?
5、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指導朗讀那一行。
(1)、千條渠,萬條河:
1)、(師描述)數不清的溝渠穿過一塊塊農田,澆灌著綠油油的莊稼,數不清的小河,圍繞著一個個小小的村莊。多美啊!
2)、指導朗讀。
(2)、池塘一個連一個:
1)、指導學生讀出其多。
2)、師描述:清清亮亮的池塘一個接著一個,撒落在江南大地上,猶如一顆顆明珠一樣。
3)、指導學生讀出其美。
(3)、處處綠水蕩清波:
1)、指導讀好“處處”,讀出水的多。
2)、理解體會“綠水蕩清波”。
a、師描述:一陣微風吹來,清粼粼的水面上,就蕩起一層微微的波浪,這就叫“綠水蕩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