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遠行靠什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簡介交通工具發展史的說明文。文章圍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這一中心句,敘述了交通工具的發展,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文章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列舉了不同時間內出現的不同交通工具,告訴我們要想走得快走得遠(還包括載重多),就要發展科學技術。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交通工具比較感興趣,手頭的資料也比較多,所以本課教學從搜集整理資料入手,豐富對交通工具的認識;再學習《遠行靠什么》,加強“遠行”的體驗。二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因此恰當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情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但還要注意使用多媒體不能喧賓奪主,不能忽視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獲取信息。
〖教學目標〗
1.認會16 個字,寫會9個字。
2.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到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就要發展科學技術。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從古到今,人類遠行的腳步越來越快,走得越來越遠,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共同學習《遠行靠什么》課文,就能從中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開火車檢查初讀情況,主要檢查生字讀音。
3.再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人類遠行究竟靠什么呢?(同桌互相說后指名說)
生1:我知道古時候人們遠行可以乘馬車、騎馬。
生2:我知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遠行的交通工具越來越來先進,速度越來越快。
三、合作學習,讀懂課文。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歸納整理交通工具的發展史,班內交流,發言小組派代表板書不同時間的交通工具。(教師提示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
學生板書:最初 步行 騎馬 乘獨木舟
后來 馬車 帆船
二百多年前 火車 輪船(蒸汽機)
不久 火車 汽車 軍艦 快艇(內燃機)
現在 電力機車 核潛艇 磁懸浮列車 太陽能汽車
宇宙飛船 航天飛機
2.問:為什么會有這些新的交通工具不斷發明出來?(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生1:是人們不斷研究,發明出來的。
生2:是人們的聰明才智的結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將來人們會發明什么交通工具,會“走”得更快更遠?
四、拓展延伸,激發想像。
1.將來,人們會‘走’得更快更遠。你認為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么樣的?
生1:我想發明一種殘疾人坐的汽車,它可以變形,在家是輪椅,出門是汽車。
生2:未來的交通工具既可以當房子,又可以當汽車,還可以變成飛機。這樣可以減少人們對土地的使用,減輕對地球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