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教案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贈”。
3、通過誦讀本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
重點: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難點: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今天由我來給你們上一節語文課,歡迎嗎?準備用什么形式來歡迎?師提議用唱歌的形式來歡迎。提出要求:邊唱歌用腳打節奏。(讓一學生起頭,全體起立邊用腳打節奏邊唱歌)。
2、同學們這樣歡迎的形式,讓我非常感動。不過你們知道嗎?像剛才你們用腳步敲打節奏來唱歌的形式,我國古代專門有一個名稱,叫什么?(板書:踏歌)現在,我國少數民族在遇到隆重、喜慶的情況,常用踏歌的形式來慶祝。
3、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古詩,詩中,就有一個人用踏歌的形式為朋友送行,默讀古詩,說說這個人是誰?(板書:汪倫)汪倫為誰送行?(李白)李白是誰,你們熟悉嗎?(指名學生被李白的詩)李白是如何回贈的?(贈詩)
4、現在,你知道《贈汪倫》這首詩的來歷了,李白這首千古名詩,我們準備怎樣來學。
二、指名讀詩。
三、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弄懂詩句,不懂的,提出全班交流。
2、交流,指名說詩意,相機考詞的意思?“踏歌”、“將欲”
3、質疑。
四、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中有兩句是千古名句,哪兩句?。
相機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指名有感情朗讀。
2、看圖練習情景對話。
3、練習背誦。
五、拓展。
1、寫朋友送別的詩句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出示幻燈。
下列都是描寫朋友送別的詩句,你熟悉它們嗎?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⑴學生輕讀了解
⑵指名說出自己不熟悉的詩句,教師相機介紹。
六、運用。
1、一節課很快結束了,老師與你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臨別之前,老師有一段話送給你們,接受嗎?“你們的熱情好客,使我感動萬分;你們的聰明好學,讓我終生難忘。我衷心祝愿我們前艾中心校的五(2)班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到達成功的彼岸。”
2、老師即將離去,你們沒有什么話送給我嗎?
七、作業。
讓學生自己設計
板書設計
汪倫 ——————李白
踏歌 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