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好學字》課堂實錄與點評
師:毛主席在哪兒遇到了兩個小八路的?能再讀清楚一點嗎?(點撥:延安)
師:他倆有多大?最后一排的聽課老師能聽到嗎?(指導讀好14歲、15歲)
師:誰還能把劉長貴的年齡讀得再小一些?(點撥:“才”14歲)
師:剛才讀得都很有味了,現在能上來指圖介紹了吧?(男女生各上來一名)
師評:真棒!我相信通過你倆的介紹,所有的在坐老師對兩個小八路都了如指掌了。(面向老師說)是嗎老師們?(聽課老師鼓掌,我分別給男女生加了一個笑臉)
[點評:二年級學生的表現欲特強,都想上來介紹插圖好在聽課的老師面前露一手,因此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他們去讀好這一節。評讀時采用讓同學們自己來說“讀得怎么樣”“為什么這樣讀”等方式,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加強了語感訓練。通過指圖介紹,把從語言文字中建立的表象再現,學生入境動情,評一評,議一議,促使學生又一次研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雙向思維,同時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師評、自評、互評的形式更營造了“互動”的氛圍,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力。]
(二)、學習第2、3兩自然段
1、質疑引讀
師:毛主席遇到了這兩位小八路為什么要求他們要好好學字呢?(在課題的后面畫上一個“?”)看誰能幫老師把這個問號擦掉?想想看,從哪兒能找到答案?
生:從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
師:找的很準。毛主席當時是怎么要求的?自由讀課文的2、3兩自然段,用“__”標出當時毛主席對兩個小八路說的話。(生自由讀、找、畫,師巡視相機指導)
師:誰能到前面來在老師的課本上也找一找畫下來?(一生到講臺前找出三句話,實物投影讓大家評評,然后讓其他學生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找的對不對。)
師:大家快速地看一下這三句話后面分別是什么符號?師板書“? 。 !”
師:毛主席說的這三句話,你覺得哪句話能有把握讀好?(生練習讀)
2、指導讀好三句話
第一句話:“你們知道我是誰嗎?”誰能讀出句中的問號?
師評:真好!我聽出句中的大問號了。(獎一個笑臉)誰來學著他讀?
[點評:激勵猶如花兒們需要的陽光和雨露,獎給學生一個笑臉,這對老師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可是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卻是無價之寶。讓課堂充滿陽光,每一位學生無論成績如何,無一例外的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與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勵、贊許之春日陽光。課堂上得到笑臉的這位同學,就是班里有名的“差生”]
三、拓展延伸放飛潛能師:假如你是那兩個小八路,聽了毛主席的話你會怎樣做呢?生:“我一有空就學習”;“我會請人當老師教我寫字”…… 師:我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毛主席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時時要求大家好好學習,在解放后還時時這樣要求,他曾經對我們中國的少年兒童說過這樣一句話,誰想知道?(走近一學生說)這節課你最會學習,讓你先知道!然后你再告訴大家。師:出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你們不想把這句話記下來嗎?(學生開始寫)師:這可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話,咱們要把它牢牢地記住!下面咱們來放松一下,聽一首中華民歌《毛主席的話兒記在心坎上》。(學生都出神地聽著)師:好聽嗎?像這樣歌誦毛主席的歌兒還有好多呢,如:《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安門》等等。想不想再聽聽?生:想聽。(有兩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哼起《天安門》)師:我有個作業:回家后到音響店里去找找,然后拿到班里聽一聽、學著唱一唱。 [點評:用音樂渲染情境,把課堂氣氛掀到了高潮,通過音樂特有的感人語言,又一次展現了“毛主席”的鮮明形象,渲染了廣遠的意境,因而更激起了學生心馳神往的想象和聯想,對毛主席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師:我還有一個有趣的作業:你們的爺爺奶奶都能知道好多于關毛主席的故事,大家回去問一問,聽他們講一講,然后再回到班里講給同學們聽。愛讀書的小朋友還可以到圖書室讀讀有關毛主席的書,看誰對毛主席了解得最多。 [點評:作業應具有“創造性的學習過程”的本質。本節課我從作業的主體——學生出發,設計了具有多樣性的、富有趣味性的和創造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在這些感興趣的作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