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全冊第一單元教案
二、朗讀
1、自由讀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句式訓練:
例: 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訓練。
3、采用多種方式感悟讀文:引讀、競賽讀、表演讀等。
4、春天還會在哪里呢?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教師和學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圖片和想到的一些詩句。
三、背誦
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情境,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背誦(借助板書背誦、看圖背誦、想象情境背誦。)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臺賽: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任選其一。
讀春天: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出春天的美。
說春天:結合生活實踐描繪自己看到的春天。
寫春天: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
畫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畫出來。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寫字
1、學寫“野、躲、解”三個字。引導學生發現這三個字左右一樣寬。重點強調“身”字做偏旁時的變化。
2、學生仿寫,體會字體的美觀、規范。
2、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 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挖掘積累。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二、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三、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1)“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2)“歲”可問學生幾歲了 ,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 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4)“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讀
1、自由讀: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五、背誦
1、情境背誦: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