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玩具和游戲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漂”和“釘”,能寫好本課的7個生字。
2.學會本課中表示玩具名稱的詞語,積累本課中出現的詞語:經常、曲曲折折等。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查字典、用字典。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首兒童詩歌,內容是兒童非常熟悉的各種游戲,教學中可以聯系他們的生活經驗。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是縣城的小學,處于城鄉交界處,班里的學生大部分是城里孩子,少部分是農村孩子;即使大部分城里孩子,由于他們的長輩都是當地人,所以也不乏農村生活的見聞。這樣,孩子們從感情上喜歡文章內容;我們是第一批實施新課程的班級,經過近三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已經初步具備小組合作的學習能力,自主識字的能力,形成了相互評價的習慣。這樣,孩子們完全能夠完成課堂教學的期待。
〖教學設計〗
(一) 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從哪兒來的?(學生談自己喜歡的玩具)你們知道嗎?農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玩具和游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農村,和農村的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戲。
。蹚暮⒆邮煜さ纳畛霭l,拉近了語文與孩子的距離,激發了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1.學生讀課題。板書:《我們的玩具和游戲》
2.教師畫“游戲”一詞,讓學生讀 ,在“戲”字下畫“△” 認識生字“戲”。
師: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生:數筆畫,記偏旁,記詞語……
師:(小結)對。想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說和別人不一樣的話。今天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有新奇的想法,誰能說出與眾不同的話。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不認識的生字和難讀的句子畫出來。
2.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聽讀課文、合作解決障礙。
3.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兩點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課文的自然段標上序號。
4.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請小朋友互相叫字指字,如:生1“舉行的舉在哪里?”生2“舉行的舉在這里。”同桌互相指認,反復幾次。教師指導,注意策略滲透:把難認的字多認幾遍。
5.交流識字方法。
生1:“豐”這個字很有意思,我把三道橫看成是一捆捆的莊稼,豎是一根扁擔,用扁擔把成熟了的莊稼挑回家,不就是豐收了嗎?我就記住了。
生2:我給大家猜個謎語:一邊兩點水,一邊缺點水。打一字(冰)
生3:我給大家出個腦筋急轉彎:田野里最有力氣的人是什么人?(男)
生4:我給大家編了一個字謎:田字上出頭。讀什么呀?(由)
(三)細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分段展示讀課文,大家邊聽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文章主要寫了農村的孩子玩玩具做游戲。
文章主要寫了農村的孩子自己制作玩具,自己玩很快樂。
2.你還知道文章寫了什么?(引導學習第一段)
生:我還知道文章寫了城里的孩子有自己的玩具和游戲,他們的玩具和游戲是從商店里買來的。
3.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季節的玩具和游戲,請你用筆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