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案(精選12篇)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看圖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使學生知道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課前準備:
1多媒體
2幻燈片四框
3錄音一段
4卡片若干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6課:小壁虎借尾巴。
1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板書:掙斷
2小壁虎向誰借尾巴。
完成填空:小壁虎向( ),( )和( )借尾巴。
3貼畫:小魚黃牛燕子
二新授課文:
(一)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小壁虎怎樣借尾巴。
指名分讀3,4,5段,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壁虎先向誰借尾巴?
2出示幻燈片,說說小壁虎是怎么借的。
3生輕聲自讀課文:有幾句話,每句告訴我們什么?
4師生交流,講第一句:
(1)這一段有幾句話?
(2)第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爬到哪里
小壁虎爬到哪里?
(3)出示"爬呀爬"
爬呀爬說明小壁虎爬得怎樣?
(4)指導讀第一句。
5講第二句:
(1)第二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看見什么
(2)小壁虎看見什么?
(3)小壁虎會怎么想?
6講讀第3,4句:
(1)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說了什么怎么回答
(2)去掉"姐姐,請,行嗎",和原來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指名分角色讀3,4句。
7尾巴能借嗎?為什么?
板書:搖撥水。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思考:第四段和第三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出示幻燈,師生交流,
(1)小壁虎來到哪里?
(2)它看見了什么?
(3)小壁虎說了什么?老黃牛怎么回答?
3小壁虎有沒有借到尾巴?為什么?
板書:甩趕蠅子
4指導朗讀。(師生讀,齊讀)(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
2出示幻燈,看圖說說小壁虎是怎樣向燕子借尾巴的?
3學生回答。
板書:擺掌握方向
4師介紹燕子尾巴的功能。
5齊讀課文。
(五)。學習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樣?
后來怎么又高興起來?
2指名讀六,七段,思考問題。
3學生回答。
板書:長出一條新尾巴
4小壁虎心里怎樣?
5聽音樂,想象小壁虎會怎么說,怎么做。
學生回答。
6指導朗讀。
7小結:小壁虎尾巴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
(六)總結課文:
1小壁虎尾巴斷了,要不要去借尾巴,為什么?
2從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3齊讀全文。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小魚著尾巴,老黃牛著尾巴,小燕子著尾巴。
(2)小壁虎尾巴斷了會,它用尾巴。
2屏幕出示:猴子啄木鳥松鼠小狗
說出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
說說其它動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
四作業:
完成書后練習。
附板書:
26小壁虎借尾巴
掙斷
小魚搖撥水
借老黃牛甩趕蠅子
燕子擺掌握方向
長出一條新尾巴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2、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從小學習生活本領和道理。
二、教材分析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新穎,生動有趣,有事性強,具有普遍的現實教育意義。課文一共7個自然段,主要講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勤奮練功,另一只卻十分懶惰,什么也不干。課文通過一勤一惰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應該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從而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什么事都靠父母這一道理。
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朗讀,明白獅子媽媽話中的道理。
三、學生分析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要通過各種自然活潑的形式,不斷調動他們的學習情趣,從小培養他們熱愛語文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練讀生字詞。
2、與師共同板書課題。
(二)新授
1、體會朗讀二自然段
師引: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a:指名:課文主要講了……師相機板書:刻苦、懶洋洋(訓練學生用一只……另一只……說完整話)
b:指名2—3后同桌練一練。
引:原來這兩只小獅子表現得不一樣,那一只是怎樣刻苦,另一只又怎樣懶洋洋?你們想不想見一見?
①看圖,問:你從哪看出小獅子非常刻苦?
②過渡:同學們看得很認真、仔細,那課文是怎么寫的?找一找,在第幾段,要想讀出獅子的刻苦和懶惰,你認為應該讀好哪些詞,請你拿出筆用橫線畫出,讀一讀。
(指導讀好:整天,非常刻苦,什么也不干)
③指名讀,反饋。
④分角色朗讀、齊讀。
c.訓練句子
①示例句:懶洋洋地曬 太 陽
懶洋洋地
懶洋洋的小 貓
懶洋洋的
②學生練說,同桌互說
2、體會朗讀3—7自然段
師過渡:有一棵小樹一直都在看這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它很為這只懶獅子擔心,可是這只懶獅子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想的?請你找一找,讀一讀。
①學生自讀、練讀、指名讀
②指導學生讀好:慢呑呑地、才、苦頭
③問:那它真的會生活得很好嗎?為什么?
師過渡:小樹和獅子的這翻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請同學看圖猜猜媽媽的表情怎樣?
(耐心、焦急、練讀7自然段)
④師生互換角色朗讀
3、思品滲透
①同學們如果你是這只懶獅子聽了媽媽的這些話,你會說些什么?
②你喜歡那只小獅子?為什么?
我們班有沒有像刻苦獅子那樣的小朋友?
4、師總結:只有學好生活的本領才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三)學寫生字: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很有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并借獅子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擁有真正的本領,過上美好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地方很不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在本節課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通過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孩子讀書,從書中找句子,找詞語,并讀一讀,練一練。這樣少了教師繁瑣的講解,學生學得自主更投入了。
我個人覺得不太理想,需要探討:
1、感情朗讀的方法指導不是很到位。
2、訓練學生評價:“這是只怎樣的懶獅子?”是不是有些不妥。
另外值得我沉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學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環境。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3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課件演示)在森林里,11只小動物手拿著生字車票準備上車。
2、請學生教小動物認讀生字,幫助動物對號入座。
過渡:小朋友,今天獅子媽媽邀請小動物們去她家做客。小動物們要乘火車,可是不認識“生字車票”無法找到自己的座位,你們能幫幫它們嗎?
4、學生認讀,復習生字。
二、學習課文
你喜歡哪一只小獅子?為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它很勤勞的?
▲學習第一句。[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①滾、撲、撕、咬 、
師:勤勞的獅子學會了哪些本領?
師:讓我們看看小獅子整天都在練習“滾、撲、撕、咬”是什么樣的動作。(隨機播放課件)記“滾、撲、撕、咬”字形。
師:我們來讀讀句子,看看小獅子把這幾樣本領練得怎么樣了?
②整天練習
師:小朋友你再讀讀句子,小獅子每天都在哪些時間練習“滾、撲、撕、咬”?
生:它早上很早起床在練習,中午太陽很曬,它在練習,晚上天黑了,它還在練習。
師:它這樣每天從早晨到晚上都在練習,就叫整天練習。
請個小朋友讀讀句子,怎么讀出它一整天都在練習?
③非常刻苦
師:你想一想,它在練習的時候會有哪些困難?(下雨天,太陽很曬,冬天下雪,受傷了……)
引讀:下雨了,他怕淋濕嗎?他還在整天練習……受傷了,他怕不怕?傷好了以后,他又整天練習……冬天下大雪,冷得發抖,他怕不怕?他還在整天練習……夏天天氣這么熱,他怕了嗎?他還是整天練習……它這樣練習,可見他是多么刻苦。
③說話練習:
師:小朋友,你想跟這只勤勞的獅子交朋友嗎?(想)它的名字叫勤勤,我們一起叫叫它,請它到我們課文來跟我交朋友吧。
師:小朋友,我叫勤勤,整天刻苦練習的勤勤,是誰想跟我交朋友呀?(師帶上頭飾,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進行口語交際。)
師:我喜歡跟勤勞能干的孩子交朋友。我要考考你,誰會讀卡片,我就跟他交朋友,我還給新朋友準備了小禮物?(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師:哇,這么多小手高高舉起,你們可真是能干的小朋友,想跟我交朋友的小朋友,一起來讀卡片吧。
▲學習第二句
①當這只獅子在勤學苦練的時候,另一只獅子在干什么?讀。
②你在什么時候會覺得懶洋洋,你懶洋洋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做做看。
③哇,大家都做出了各種懶洋洋的樣子,表演得真好,可是我們現在是在學本領,我們能懶洋洋嗎?(不能)對,咱們快坐好,一起讀讀。
④說話練習:師:懶獅子也想來跟我們交朋友,看它那么懶洋洋,不學本領的樣子,你想勸勸它嗎?(師帶上頭飾,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進行口語交際。)
合作表演,感悟體驗、
過渡:小朋友,你們取的名字真有意思!你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兩只小獅子啊!
(1)自讀課文3——7自然段,邊讀邊想想如何把故事表演好。
(2)小組內分角色合作表演。
(3)邀請一個小組上臺表演,其他小組欣賞并觀察好在哪里,不足有何處。
(4)小組討論如何評價同學的表演,結合課文說說自己的看法。
(5)指名匯報,說說自己的看法。教師相機指導朗讀理解。
①指導讀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抓住“慢吞吞”讀出感情,說說“abb”式的詞語,并用這些詞說句子。
②想象懶獅子說話的神態,用相應的語氣讀對話。
③抓住獅子媽媽的話,指導學生讀好感嘆句和疑問句。
三、寫字指導
我們也來練一練寫字的本領。
1、出示生字“練、習”
2、師:小朋友哪個字比較難寫!(練)
師:這個字的結構是——
師:左邊的交絲旁已經學過,我們重點看右邊部分。這一部分有什么筆畫,你想提醒大家的?
3、師范寫“練”,生跟著書空。
4、生寫“練、習”兩個字,描一個,寫一個。
5、反饋。
6、小結:小朋友的字寫得真好,你們平時一定都像勤獅子一樣刻苦練習。
板書設計:
、 兩只小獅子
勤獅子名:整天練習滾、撲、撕、咬 非常刻苦 學 常
懶獅子名:懶洋洋地曬太陽 什么也不干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郎讀課文。學習郎讀穎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有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新詞卡片、頭飾、課件板書的字。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一定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把你喜歡的動物表演出來,或者學學他們的叫聲,讓大家猜一猜,你喜歡什么動物。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的童話故事。(齊讀課題)
3、學習生字:“獅”
“獅”是我們這一課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是的,“獅”是一個形聲字。“犭”表意,“師”表音,你還知道哪些帶“犭”的字?
4、課下,大家預習了課文,打開書看看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我應該請幾個小朋友?給我們提提要求!
我也給你們提個要求: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把每個字音都讀準了!
剛才我們同學有幾個字音讀得不太準,我們學完生字,相信你一定會有進步的。
a、(出示加拼音)試試會讀嗎?自由讀,指名讀。
b、看看誰有好辦法,聽了你的辦法,讓我們很快就能記住這個字。(點出我有“金點子”)
(1)把你的辦法說給同位聽。
(2)現在考考你是不是真的記住這些字了。(出示圖詞)指名讀、齊讀)。
(3)讓我們坐上小火車,去森林看看吧!慢速,請兩排。小火車加速了、搶讀。
三、細讀課文
1、師述森林中獅子媽媽生下兩只獅子,這是怎樣的兩只小獅子呢?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森林里要推選新的森林之王,在這兩只獅子中,你會選誰,為什么?咱們來看看這只小獅子是怎樣練功的呢?
( 出示投影片)
(1)貼畫,這只小獅子早晨在練習……
中午在…… 貼“整天”
在下午……
練習了一天它已經腰酸背痛了。但它到了第二天仍在練習。練得————生接:非常刻苦(板貼)
(2)多勤奮,誰來用你的讀夸夸這只勤快的小獅子。
為什么你不選我,另一只小獅子還不服氣呢!誰來告訴他?(出示投影片)(拿出懶圖,并貼上)
(1)指名說
(2)誰來學一學它懶洋洋的樣子(貼懶洋洋)它練習滾了嗎?它練習撲了嗎?它練習撕了嗎?它練習咬了嗎?引讀它“什么也不干”
(3)你會選它做森林之王嗎?把你對它的不喜歡,過讀讀表達出來吧。
(4)懶獅子這樣下去,會怎樣?
3、學習(3--6自然段)
(1)站在他們旁邊的小樹林也為它擔心呢?小樹林和懶獅子說出了什么呢?讓我們讀一讀吧!(出示投影片)自由讀。
(2)現在我們同位兩個合作:一位同學讀小樹林說的話,一位同學讀懶獅子的話,讀讀他們的對話吧!
(3)指名展示。
a、指名讀小樹林和懶獅子慢吞吞。貼---慢吞吞。你可以怎樣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指導多種讀法)
b、采訪懶獅子。(指導讀出它的驕傲的得意)
c、再請兩位同學加動作讀。
d、師生合作讀。
4、學習獅子媽媽的話。
懶獅子的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媽媽是怎樣教育它的呢?
a、指名讀(出示圖片)
b、想一想,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用什么樣的口氣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c、誰愿意學著媽媽的樣子再來把話說給懶獅子呢,再讀。
5、拓展說話。
現在此就是獅子媽媽,你都是那只懶獅子,聽了我的話(1)你會對我說什么呢?(2)孩子,那你打算怎樣做呢?孩子,媽媽相信,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只真正的獅子。
四、說話、寫字。
1、同學們學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
2、對我們也不能做懶惰的孩子,我們也應該學習本領,學習知識,做一個真正有用的人。現在就讓我們寫寫“練”字吧。
a、觀察結構,如何才能把這個字寫好。
b、看老師范寫。
c、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板書設計: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0個生字。會寫“練、習”兩個生字。學習用“懶洋洋”說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獅子圖、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滿頭長發大步走,力氣大得賽過牛,張開大嘴一聲吼,嚇得百獸都發抖。”猜猜是什么?
是獅子,真厲害,一下子就猜對了。(幻燈片上出現獅子圖)
2、老師把獅子請來了,誰來叫叫它的名字?(出示獅子卡片)指名讀。
3、獅子呀,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我們的新朋友。(指著卡片)這里有一個生字,你們怎么記住它?(生談識記生字方法)
4、今天我們要學的故事就跟獅子有關,題目就叫《兩只小獅子》。(板書課題)
這究竟是兩只怎樣的小獅子呢?能干的小朋友一定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分享的故事就在書本的第120頁,請小朋友趕緊翻開書。
你發現了嗎?這故事不僅有文字,還有(圖畫),等會兒學習故事的時候可以讀讀課文,看看圖畫,這樣的學習可有意思了。
讀故事前,老師要提個小要求,聽清楚了:讀故事時,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請拼音寶寶來幫忙把它讀準確,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讀好后給自然段標上小節號。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
2、課文共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別讀7個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點難(出示幻燈片),里邊有很多生字寶寶,請你們仔細拼讀拼音,練習練習,好好準備準備。(生自由練習)
指名讀。(好多自信的小手舉起來了)
你很棒,一個生字都沒讀錯,獎勵你當小老師領大家讀這段話中的四個生詞。(注意讀準前后鼻音)
小老師教得很認真。誰會了?指名讀詞語。(真的一學就會,字正腔圓的。)
要是沒有拼音寶寶的幫忙,誰還能讀好這段話呢?(出示去掉拼音的幻燈片)指名讀。齊讀。
讀得很正確。誰繼續往下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分別讀三到七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節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說:
我認識了一只( )的獅子,還認識了一只( )的獅子。
2、貼勤獅子的畫,它在干什么呀?
課文怎么描寫這小獅子的,請把課文中的句子找出來。指名回答
1)出示幻燈片,誰來說說,小獅子在練什么本領?指名說。
2)我把這些本領一一請到黑板上來,貼字。現在,你就是這只小獅子,指名問:“小獅子,你在練什么本領?”
出示 滾 撲 撕 咬
學習生字“滾、撲、咬”。
3)這四個本領都在這句話中了,指名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這真是一只刻苦的小獅子,它學這些本領干什么?是為了攻擊別人嗎?(保護自己,捕捉獵物)有了這些本領,他就不會挨餓。這些本領真有用,小獅子就用這些本領學會了捕捉田鼠,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捕鼠經歷的,誰來介紹介紹?(小獅子學會了捕獵,我們也為它高興,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小獅子的快樂。)齊讀。
3、多能干的小獅子呀!可你們知道嗎?小獅子為了練這身本領,可費了好大勁兒呢!每天,天剛蒙蒙亮,它就開始練習(滾、撲、撕、咬);中午,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在空中,他還在練習(滾、撲、撕、咬);傍晚,太陽公公都要回家了,這只小獅子仍然在練習(滾、撲、撕、咬)。像這樣,從早到晚地練習,文中用了一個詞(出示整天卡片),老師把這個詞送進了句子中,誰能讀好它?指名讀。
4、可你們知道嗎?小獅子在練習這些本領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它碰到了什么困難呢?
……但它還在堅持練習……
……他咬咬牙,繼續練習……
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獅子?(勇敢、努力、堅持、刻苦)出示“刻苦”卡片,老師把“刻苦”送進了句子,誰來讀一讀。
(聽了你的朗讀,一只勤學苦練的小獅子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5、聽了小朋友的夸獎,小獅子心里美滋滋的,一齊夸一夸。齊讀。小獅子托老師帶來一句話“無論學習什么本領,只要你認真、刻苦,就一定能學好它。”不信,我們來試試。
6、今天,我們就來練習寫字的本領好不好?小獅子請大家練習的是什么字呢?(出示“練習”兩字)
指導寫字。
講評,再寫一個。
7、當這只小獅子勤學苦練的時候,另一只小獅子在干什么?
指名說,出示句子。
1)誰來讀讀它,這句子也挺長,需要小魔杖的幫忙。指名讀,女生讀。
2)模仿它的樣子躺一躺。這時,暖洋洋的陽光照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感覺?(暖和、舒服)
引讀。
3)是呀!這只獅子就這么懶洋洋地曬太陽,懶洋洋地( )。練習看圖用“懶洋洋”說話。(睡覺、休息、翹二郎腿,瞇縫著眼)。
生活中你有沒有“懶洋洋”地做過事情。
懶得都讓人家抱了,無精打彩,有氣無力,我們送他一個詞“懶洋洋”。記住這個詞了嗎?“懶洋洋”就是有氣無力,無精打采的,什么也不想做,一起讀讀這句話。有氣無力的,所以讀“懶洋洋”地時候語速要(放慢),再試一試。
是呀!真夠懶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只小獅子,一只(指板書)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而另一只卻整天懶洋洋地哂太陽(貼懶獅子圖)。
8、學習兒歌,鞏固生字
老師把今天學習的內容編成了兒歌,兒歌里有不少生字。指名讀。這小朋友讀兒歌時嘴都撅起來了,真替這懶獅子擔憂呢!一齊讀。
這兩只表現截然不同的小獅子身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再來學習。
板書:
兩只小獅子
滾 撲 撕 咬
勤獅子圖 懶獅子圖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會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識并書寫生字。
2、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復習導入
同學們,昨天哪我們讀了《兩只小獅子》的故事,還和課文中的字寶寶交了朋友,他們可想你們了,都爭著,搶著想和你們見面呢,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1、會認識的字(出示詞語)
(1)師:好,老師現在就把他們請出來。找同學來讀,如果他讀對了,讓他當小老師我們跟著讀,如果不對就幫幫他可以嗎?
(2)師:這些小老師都這么出色。咱們一起讀讀吧.
2、一類字
師:讀得真好,我們夸夸自己,這么子寶寶你們都記得,真了不起!不過呀,有幾個字寶寶特別調皮,躲起來了,誰能快速的把他們認出來?
(1)出示生字(單個)
(2)師:這么多字大家都認識了,真聰明,那你能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嗎?
生1:用組詞的方法 生2:熟字加偏旁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大家的這些辦法都很好.這些字寶寶和咱們捉起了迷藏,都藏到課文里去了。大家還能認識它們嗎?(認識)好,我們讀讀課文,看誰能很快的把他們認出來。一會呀老師還要檢查檢查呢,好開始吧。
(1)自由讀
(2)讀全篇
師:剛才大家讀得都很認真,下面呀,老師得看看你們讀的怎么樣了,誰愿意試試?(1人)
三、講讀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1師:能把全篇課文讀得這么流利,真了不起!老師還想請大家再讀讀課文,這回呀咱們一邊讀一邊幫幫獅子媽媽,我們都知道獅子媽媽生下兩只小獅很久了,(貼圖)獅子媽媽還不知道怎么給他們起名字呢?你愿意幫忙嗎?(愿意)讀完課文后,同桌可以商量商量,大家聽清楚了嗎?好,開始吧。
師:誰愿意先告訴大家,你取了什么名字?
師:大家取了這么多好聽的名字,獅子媽媽肯定會感謝我們的,等一會兒學完課文后,看看那個名字最適合他們。剛才呀,大家取名字時都說明了理由,我想大家對這兩只小獅子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說說這兩只小獅子都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們說得真好,看這里(出示課件)誰來讀讀,好,兩只小獅子的表現我們都知道了。下面呀,我們先說說這只勤奮的小獅子,同學們把這句話讀一讀,看你通過讀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讀)
師: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師:聽大家這么一說,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只小獅子從早到晚都在練功,從來沒停過,是一只非常刻苦的小獅子(板書:非常刻苦)請大家想像一下,他在練功時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師:是啊這只小獅子在練功時,它會遇到這么多困難,為什么還堅持練呢?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只小獅子這么刻苦的練功,你能讀一讀讓我們感到這只小獅子很勤奮(能)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生:讀)有點意思,只是聲音小,誰再來讀讀(生)真精彩,這只小獅子,非常刻苦的練功,另一只在干什么呢?(出示課件)
師:你們能不能把這只小獅子懶洋洋的樣子(板書:懶洋洋)表現出來,用什么方法都行。
師:這只小獅子這樣懶,什么也不干,你們說他能成為大王不(不能)他怎樣做才能成為大王?
師:是的只有刻苦練功,才能成為大王,讓我們一起把這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讀一讀。
四、課間休息
師:聲音真洪亮我看大家都累了,有的同學都想趴在桌子上了,來咱們一起做個小游戲,輕松一下,游戲的名字叫請你像我這樣做。
五、研讀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師:大家還累嗎?(不累)那我們接著學習課文,這只小獅子這么懶,連一旁的小樹都看不過去了,小樹是怎么說得,懶獅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出示課件)咱們一起看看,同學們讀讀這些話,看你通過讀知道了什么?(自由讀)
師:通過讀,你知道了什么?
師:你們真聰明,假如你是這只小獅子,你會怎樣跟小樹說這些話?
(生:讀)它還會怎樣(生:說)
師:讀的真好,誰做小樹和懶獅子對讀(分角色讀)你們讀的真形象,給他們掌聲,學了這么多我想你們對這兩只小獅子有了更多地了解回頭想想我們給他們起了那么多的名字哪個名字最適合他們(生:齊說)呵!你們想的和老師一樣,我們把這只勤奮的叫勤勤,懶洋洋的叫懶懶。
六、研讀媽媽的話
師:小樹和懶懶的對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他是怎樣教育懶兒子的呢?(出示課件)同學們讀一讀,看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媽媽是怎樣教育懶懶的.
師:說得真好,誰來讀讀媽媽的話?(生:讀)真是一個慈祥的媽媽,懶懶聽了媽媽的話想了很多。那當你看到這兩只小獅子時,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小結:說得太好了我們從小學會生活的本領。
七、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兩只小獅子
(懶獅子圖)懶懶(勤獅子圖)勤勤
從小學會生活的本領
《兩只小獅子》教學反思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并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在本節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
一、巧設疑問,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又很短,怎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愛學、樂學呢?我設計了“起名子”這個教學環節。首先初讀課文,幫獅子媽媽一個忙:給兩只小獅子取名字。其次細讀課文分析哪個名字合適最好。在樂趣橫生的取名過程中,一說可以幫獅子媽媽還可以給小獅子起名學生感到十分新奇,立刻興趣十足。從而拉近孩子們與文本的距離,在起名字的過程中理解內容又自然而然地明辨了是非,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二、挖掘訓練點,拓展學生思維
有大膽的想象,才能創新。為了達到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目的,這節課我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想象訓練點,開闊學生思維。如在講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時,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1、勤獅子練功時可能遇到什么困難?2、遇到這么多困難他問什么還要堅持練功?3、懶獅子他能成為大王嗎?他怎樣做才能成為大王?在學生完全理解課文內容后我又設計了請孩子們對兩只小獅子說說話練習。有的說:“懶懶現在很舒服,可是你不學本領,長大就比不上人家了!” 有的說:“勤勤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長大做一名好孩子!” 有的說:“懶懶等到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再來學本領就晚了,要不就是餓死了,還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呢!”......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釋放!又是對學生的人文教育。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抓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其義,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
(二)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理解獅子媽媽的話,使學生懂得應該從小鍛煉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抓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其義,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
(二)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理解獅子媽媽的話,使學生懂得應該從小鍛煉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三、教學難點
理解獅子媽媽的話。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待學習目標。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本課向我們介紹了兩只小獅子當中,一只刻苦練功,是只勤勞的小獅子,另一只是懶惰的小獅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文章。知道小獅子到底是怎樣刻苦練功的,理解獅子媽媽的話,并且要懂得一個道理。
(二)讀課文,質疑:
小聲讀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
(三)帶著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誰愿意讀一讀1,2自然段?指名讀,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這是兩只怎樣的小獅子,讀出有關句子。
(2)隨著學生讀句子,老師出示句子進行分析。
“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①聯系生活實際,聯系電視里的動物世界節目,想一想“滾、撲、撕、咬”是什么意思?充分讓學生回答,老師點撥。獅子除動物園里飼養的外,都是生活在大森林里,靠獵取別的動物為生,沒有滾、撲、撕、咬的本領它怎么能獵取別的動物,怎么能夠生存呢。并且還有可能被別的動物把自己吃掉。
②“整天”一詞你是怎么理解的?今天練一會兒,明天練一會兒這叫整天嗎?整天是指從早到晚都在練,所以稱“刻苦”。
“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卻”是表示意思轉折,那只小獅子整天刻苦練習,這只小獅子截然不同,所以用“卻”字。
“什么也不干”和懶洋洋對應。
觀察第一幅插圖,哪只是非常刻苦的小獅子,哪只是懶洋洋什么也不干的小獅子?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讀的時候讓大家聽出來:
獅子媽媽生了幾只小獅子。強調“兩只”二字。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8
1.突破第一教時集中識字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文本過程中識字、記字,提高識字的效率及效果。
2、重視學生的朗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
2、注重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體驗。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本課的學習,在引導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中,致力于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通過想象擴大語文文本的空間,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受。
3、打破逐段講解方式,將內涵緊靠又富有朗讀價值的語句突出結合來進行閱讀指導,使讀活躍于文本,深入于文本。以期學生得到良好的閱讀感受。
學習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學習重難點:
1、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了解"整天、刻苦、懶洋洋、慢吞吞"等詞的意思。
2、抓信相關詞語,了解勤獅子的刻苦與勤勞。
3、抓住懶獅子說的話,了解其不練功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獅子圖,要求學生讀準"獅子"兩個字的字音。
2、圖片展示獅子的各種姿態圖,讓生用一個詞來夸獅子。
3、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談感受。
1、師范讀:想知道他們是怎么樣的嗎?那就打開語文書,邊看書,邊用小耳朵聽聽他倆的故事吧!
2、生自由初讀:喜歡這個故事嗎?那就讓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吧!第一遍讀的時候呀,我們爭取要把這個故事給讀通順了。第二遍讀的時候,小朋友要動動小腦筋想一想,這是兩只怎樣的小獅子。
3、生說感受。
三、找反義詞取名,過渡:是呀:這兩只小獅子其中有一只特別的懶,我們就叫他"小懶"吧!(教"懶"來,誰能叫準他的名字?)那還有一只呢?我們可以叫他們呢?(小勤)
四、學習勤獅子的表現:
那么小勤有多勤奮呢?你能找出書上的一句話來告訴大家嗎?
出示學習: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1、練什么?小朋友讀了這句話你知道這只小獅子天天在練什么呀?(滾、撲、撕、咬)這四個詞語都是表示什么的?你會做嗎?用偏旁記住這四個生字。
2、學生學寫生字:練習。
3、怎么練?那小勤怎么練習這些本領的呢?你能找出書中的詞語來說一說嗎?
出示:( )練習讓學生填充。(隨機學習:整天、非常、刻苦)
4、為什么練?小勤為什么要練這些呢?是呀,為了長大后能成為一只真正的獅子,你猜,小勤還會練習哪些本領呢?你能用這樣的方式說一說嗎?
出示:小勤( )的練習( )。
5、夸一夸。帶著感受讀句。
五、學習懶獅子的表現:
過渡:就在小勤不怕風吹雨打,天天練本領的時候,我們的小懶在干嘛呀?
引出句子: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1、找中心詞:書上呀有兩個詞語寫出了小懶的懶勁,你能找到嗎?(懶洋洋、慢吞吞)
2、詞語拓展,豐富想象:你覺得這小懶除了懶洋洋地曬太陽,慢吞吞地說話。他還會懶洋洋地、慢吞吞地做些什么事呢?
六、探究原因:
(一)小懶這么懶,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讀讀課文3-7自然段,找一找它為什么這么懶?
1、自由讀。
2、組內發表意見。
(二)反饋:(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中句子)
1、怕吃苦。
句子一: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2、靠父母。
句子二:"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1)引導看圖:看看他的表情、動作,也來當當小懶,自己說一說。
(2)小組內說一說。
(3)向老師推薦組內說得好的同學。
師:你們在說的時候加進了自己的動作、表情,讀出了小懶驕傲的樣子,現在,肯定還有很多不同的動作、表情,懶獅子還可以怎么樣地說?
(點擊課件)出示:懶獅子( )說
(4)齊讀懶獅子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自己的動作。
3、體會小樹的話。
小朋友,看到小懶這個樣,你猜旁邊的小樹心里會怎么想呢?指導朗讀小樹的話,讀好問句。
七、總結:小朋友,不肯吃苦頭,想著靠父母的小懶最后會怎么樣呢?我們呀到下節課再去學習。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9
一、復習生字詞引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到遙遠、美麗的大森林去和《兩只小獅子》交朋友,瞧,森林的保護神大樹來歡迎我們了,他帶來了許多紅通通的大蘋果,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呀?
生:小老師輪流帶讀生詞。
2、小蜜蜂精靈也來了,它說誰能把花上的詞語寫對,它就把花兒送給他。(詞:非常、苦樂、學會)
生:寫詞語,自評,全對的畫一朵花,錯的馬上改正。
二、學習課文,感情朗讀
(一)夸獅子
1、聽說小朋友們到森林王國來,尊貴的森林大王也來歡迎我們了,這是誰呀?(出示幾幅獅子圖)
2、見過獅子吧?來,夸夸獅子。
生1:獅子很勇敢
生2:獅子的爪子很銳利
生3:獅子的叫聲很響
生4:獅子的毛很漂亮
生5:獅子的視覺、嗅覺、聽覺很靈敏
師:是啊,說得真好,怪不得人們稱獅子是百獸之王。
(二)取名字
1、威猛的獅子媽媽生了兩只小獅子(貼圖),這兩個小家伙各有特點,獅子媽媽想讓大家為他們取名字,你愿意幫忙嗎?請打開課文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想名字,并找出取名的理由。
師:你們都取了些什么好名字?
生1:我們給一只獅子取名勤勤,因為他很勤勞,另一只獅子我們叫他懶懶,因為他很懶惰
師:真是好名字,叫著多有趣,你們真會動腦筋。
生2:我們給一只獅子取名勤獅子,另一只叫它胖獅子,因為他整天不練功身體發胖
師:有意思
生3:我們把一只獅子叫壯壯,因為他的身體很強壯、另一只了叫他懶懶
師:很獨特
師4:我們給一只取名也叫勤獅子,另一只叫他懶獅子
……
2、小結:小朋友取的名字真不錯,獅子媽媽感謝你們哪!可是到底叫哪個名字呢?這樣,暫且叫他們勤獅子和懶獅子吧。(板書)
(三)勤獅子
1、勤獅子都練習哪些本領呢?(變色字:滾、撲、撕、咬),你會演這些動作嗎?(好,老師說你們演)
2、那它是怎樣練習的?
生:整天、刻苦
3、理解:
整天練習:從早到晚都在練習。
非常刻苦:(板書)(它會遇到哪些困難?)不怕困難,不怕受傷,不怕累、下雨天堅持,夏天很曬不怕熱,冬天不怕冷等。
師:想想勤勤一天到晚地這么練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生1:他的腳可能會蹭破皮
生2:他的腰可能會扭傷,因為剛才我也扭了一下腰
生3:他可能會累得趴在地上起不來
生4:剛才我發現我們演的時候教室里都一起灰塵了,而小獅子是在森林練,風會把灰塵吹到眼睛里去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真會動腦筋,老師要向你學習。
生5:他可能會練得滿頭大汗
生6:他可能估冬天會練得凍僵
師:是啊。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在頭頂上,勤勤的臉上身上全是汗水,冬天北風呼呼地吹著,別的小動物都躲在被窩里不出來,而勤勤冒著嚴寒來到森林里,他的腳都快凍僵了,但他還要練功。這就是"刻苦"的意思
4、把你感受到的讀一讀。
(生讀,突出"非常刻苦")
(指名讀)
師:誰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這個"整天"讀得不夠重,好像顯得不太勤快
師:好,那你來試試
(生讀)
(一生起立)老師我覺得他讀得很好,比剛才小朋友讀得好
師:小朋友真棒,都會自己評價了,來,一起來讀讀這只勤快的小獅子,把你們感受到的讀出來,可以做動作。
5、生評,全班讀。
(四)懶獅子
(1)另一只卻懶洋洋的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1、當勤獅子在勤學苦練的時候,懶獅子在干什么呢?
生:懶洋洋的什么也不干。(板書)
2、看圖具體的說說?(翹著腿、閉眼享受太陽、一副悠閑、無所事事的樣子。
3、可真夠懶的,你能把這樣懶懶的感覺讀出來嗎?
4、生讀互評,全班做動作、表情讀。
(2)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1、懶獅子為什么不學點本領呢?請同學們自己讀3-6自然段,想想懶獅子為什么不練功呢?
2、生:它怕吃苦頭。(什么苦頭呢?練習本領很苦、很累,不是一件容易、舒服的事。)
3你還從哪個詞語看出它很懶惰?“慢吞吞地”
4它連說話都慢吞吞、有氣無力的樣子,真是懶透了,你也能讀出它的懶嗎?生比賽讀。
(3)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1、它還為什么不練習本領呢?
2、生:它的爸爸媽媽是林中的大王,它想憑借他們的地位生活。
3、聽了這話,同學們想想這只懶獅子又會是一副怎樣的表情呢?
生1:得意洋洋
生2:自以為是
生3:驕傲、自滿
生4:自夸自大
師:懶獅子還會有怎么樣的動作
(生1演:拍拍胸脯,豎豎大拇指,揮揮手)
師:表情真豐富,來加上動作表情來讀讀懶獅子說的這句話
(指名讀、評價)
4、多人比賽讀出得意,同桌互讀。
(五)勸獅子
1、懶獅子不練功,不肯吃苦頭,光想著靠爸爸媽媽,讓獅子媽媽都非常擔心了,快聽聽媽媽是怎么說的?
2、出示獅子媽媽的話,全班齊讀。
3、你們覺得獅子媽媽的話有道理嗎?
生1:他可能會吃得胖乎乎的,動不了了。
生2:他自己不會捕食物,可能會餓死。
生3:他不練功,遇到壞人時可能會被吃掉。
4、對呀,讓我們也來幫獅子媽媽勸勸這只懶獅子吧。
生:不怕苦,不偷懶,刻苦練習本領,以后才能獨立生活,做正真的森林之王。
三、小組合作,創新實踐
1、師:聽了大家誠摯的勸說,懶獅子一定會改掉懶惰的毛病,做一只勤奮的獅子,長大后也一定能成為林中之王的。學了這個故事,同學們想演一演嗎?(學生小組合作表演)
2、師:這些同學的表現怎么樣,大家評評吧!
生:王演得好,他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生:我認為宋表演時有表情還加動作很好。
四、應用提高,總結拓展。
1、師:生活中你應該學習哪只小獅子,怎樣做呢?
2、生:我要學習勤快的小獅子,好好學習,長大養活自己,養活父母。
生:我從現在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父母。
生:爸爸媽媽現在很辛苦,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爸爸過上好日子。
師: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3、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我想我們都應該向勤快的小獅子學習,練好本領,將來做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生活的強者。老師送給大家一句勤學的諺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課件出示)
五、指導書寫“練習”
1、我們要想學好知識,就首先要把最基本的生字學好,大家來觀察“練習”兩個字,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2、練字的右邊不是東,要把豎鉤改為橫折鉤。
練字要寫得左窄右寬。
3、師范寫,生書空。
4、生寫,互評。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
2、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整天”、“刻苦”“懶樣洋”、“慢吞吞”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對話了解懶獅子的內心世界。
4、通過對比了解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應該從小學會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讀準14個生字的讀音,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認識詞語“獅子”,揭示反犬旁在漢字里通常都跟動物有關。
二、課文通讀,生字學習
1、自讀課文
要求:讀通課文,遇到生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檢查識字情況
三、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1、讀第一自然段“獅子媽媽生下了兩只小獅子”,問兩只小獅子有什么不同呢?生找答案,引出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動作的四個詞語,結合圖片理解“滾、撲、撕、咬”。這是獅子在捕捉獵物時的本領,小獅子是怎樣練習這些本領的呢?理解“整天”,把句子補充完整。小獅子從早上練到晚上,從日出練到日落,這叫什么?用文中的詞來回答,理解“刻苦”一詞。那它是怎樣刻苦的呢?理解“非常刻苦”。師過渡:這是一只刻苦的小獅子。另一只小獅子又在干什么呢?幻燈片出示,理解生詞“懶洋洋”,試著讀出這句話。師過渡:這真是一只懶洋洋的小獅子。
3、懶獅子心里到底是怎樣想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文3——6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第四自然段中出現了一個生詞“慢吞吞”,在語境中理解詞語并指導朗讀。“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苦”是本課的一個生字,它第二次出現在課文里,在這里是怎樣組詞的?____“苦頭”(讀)。在前面是怎樣組詞的——“刻苦”,誰刻苦?刻苦地干什么?幻燈片出示,生讀,師:第一只小獅子的刻苦在懶獅子看來就是在吃苦頭。第五自然段體會小樹對懶獅子的擔心,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體會懶獅子心中的驕傲、神氣、得意,試著讀出來,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懶獅子的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又會對懶獅子說些什么呢?讀課文第七自然段。理解詞語“將來”,體會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擔心,指導朗讀。理解什么是正真的獅子——只有學會生活的本領,才是真正的獅子。
四、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一聽。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只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課文通過一勤一懶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學習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懶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指導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懶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
教學用具:
圖片、蘋果生字卡、磁帶、磁鐵、動物小獅子等。
課前準備:調動學生積極性,宣布比賽規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你們中誰見過獅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們都知道,獅子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被人們稱作獸中之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有兩只小獅子,他們小時候的表現可不一樣呢!那么它們是不是都能成為勇猛的動物,成為獸中之王呢?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很有意思的課文。
(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注意讀準“獅”,怎樣記住這個字?(反犬旁加上“老師”的“師”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提示:同學們,第一次讀課文要注意什么?
(1)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讀通、讀順句子。
(3)注意語氣。
2、教師范讀全文。
要求學生圈劃生字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認記生字。
出示蘋果樹,蘋果卡。
(1)讀準字音。翹舌音字:整、獅
前鼻音字:懶、練
后鼻音字:洋、將、應
(2)其余的生字,請同學大聲讀出來并組詞。
重點組詞:苦( ) ( ) ( )
學( ) ( ) ( )
(3)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指名舉例說說后引導小組討論交流。(注意師生、生生的互動)
小組成員匯報,并相機評價獎勵。
(4)“小老師”考一考大家。
(5)考考“小老師”(實質考考全體同學的詞句能力)。
四、課間活動(作用:大腦調節、文本過渡)
五、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出示圖片 [表現不同的兩只小獅子,一只(板書)“什么也不干”,另一只(板書)“非常刻苦”,它整天干什么?隨即出示“滾、撲、撕、咬”并指名學生用小獅子演示動作]
2、邀請一小組讀課文第2自然段。
3、指導讀好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A、小樹看到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會怎么想?
B、讀小樹的話,要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C、 觀察圖上懶獅子的樣子,體會該怎樣讀懶獅子的話。(隨即積累慢吞吞、懶洋洋等ABB型詞語)
4、引入情境,重點指導讀獅子媽媽的話。
A、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B、師來當懶獅子,你們當獅子媽媽,看誰能把獅子媽媽說的話讀給我聽,讓我聽了直點頭。先練習練習吧!
B、學生同桌互練讀獅子媽媽角色的語氣。
C、(想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度,指導學生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讀出獅媽媽的擔心、希望的心情)
D、指名男女生賽讀。
E、老師來當獅子媽媽,你們當懶獅子,等會兒用你們的語言告訴老師,你們是否聽懂了獅子媽媽的話。
F、你們明白獅子媽媽的話嗎?從獅媽媽的話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出示“從小學會生活的本領,不依靠父母,長大才能自己生活”
六、課堂總結:(根據板書情況總結并揭曉比賽結果)
七、回家作業。
想一想: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怎么想,怎么做? 回家說給父母聽聽。
八、拓展延伸:
最后,廖老師和獅子媽媽一樣也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在坐的每一個孩子能從小克服懶惰的心理,像勤獅子一樣學會生活的本領,不依靠父母,長大過上美好的生活,做一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
板書設計:
27、兩只小獅子
勤 獅子圖 懶 獅子圖
(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什么也不干)
從小學會生活的本領,不依靠父母,長大才能自己生活。
《兩只小獅子》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獅、整、練、習、滾、撲、咬、苦、懶、洋。
2、讀通讀順課文。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讓學生明白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課前播放《獅子王》錄像片段
一、夸獅子
1、小朋友見過獅子吧?來,說說獅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勇敢、兇等)
2、是啊,說得真好,怪不得人們稱獅子是
(林中之王)
二、讀課文、取名字,找理由
1、威猛的媽媽有兩個孩子,他們就是(板書課題:兩只小獅子)不過,這些天獅子媽媽還真煩惱著呢!這兩只獅子還沒取名呢,你愿意幫她給他們取名嗎?
愿意)取名要有理由哦,這理由要在課文中找,行嗎?(行)這么自信,打開課本,好好讀讀故事,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拼拼,也可請教小朋友和老師。讀完后想名字,找理由。
2、生自由讀故事取名找理由。
(師巡回指導)]
3、有些小朋友已經想好名字,找到理由,為了呆會兒說的時候更能顯出你的水平,
你把這些句子好好再讀讀。(師重點指導困難的幾個學生)
4、你們都取了些什么好名字?我都急著想知道了!
5、學生匯報交流。
6、我們小朋友取的名字真不錯,獅子媽媽感謝你們哪!可是到底叫什么呢?
暫且叫他勤勤,另一只叫懶懶吧,當然,你認為還是你的名字好,你按自己的想法叫。
7、勤勤這個可愛的名字哪個小朋友取的?來,你來說說理由?
(一只小獅子整天練功滾、斯、咬、非常刻苦。)
8、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說的?
(小獅子非常刻苦等)你們都說他刻苦練功,
那刻苦是什么意思?
9、這樣吧!說說勤勤刻苦練哪什么功?
(滾、撲、撕、咬)
10、看課件表演
(師指名表演、集體演)
11、我們班小朋友真是太敬業了,都是好演員。想想勤勤一天到晚地這么練會遇到
什么困難呢?
是啊。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照在頭頂上,勤勤的臉上身上全是汗水,冬天北風
呼呼地吹著,別的小動物都躲在被窩里不出來,而勤勤冒著嚴寒來到森林里,
他的腳都快凍僵了,但他還要練功。這就是刻苦的意思
12、把你感受到的讀一讀。(指名讀、分小組讀。突出非常刻苦)
13、學生之間互相點評
14、勤勤的名字取得棒,理由也充分,不錯。那叫懶懶的理由呢?
(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15、指導朗讀(你能把懶懶的感覺讀出來嗎?)看來你是平時是一個很有精神的孩子,讓你裝懶洋洋有點為難你了。你們想想平時什么時候懶洋洋或者見誰懶洋洋的?
比比誰更像懶懶。(比讀)
16、小朋友讀的真好,周老師也想讀,咱們一起讀讀好嗎?
17、看了這兩只獅子的表現,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三、學習生字
1、學了這么長時間我們到底學了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呀?第二自然段還藏著好多生字寶寶呢,你們愿意和他交朋友嗎?
那就趕快把生字寶寶請出來吧!
2、集體拼讀生字。
3、生字寶寶這么多周老師都快搞糊涂了,你們幫幫周老師想些辦法記一記行嗎?
4、學生說辦法記生字。(小朋友你們的方法真行,謝謝你們。)
5、有了這么好的方法我想小朋友的生字肯定全都記住了,怎么樣愿意讓周老師考考你嗎?
6、個別讀、開火車讀。
7、生字寶寶說話了,他說小朋友你們幫我找個伙伴吧,我一個人多沒意思呀誰愿意幫幫忙呀。
(學生說詞語)
四、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一只獅子刻苦練習,而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故事后來會怎樣發展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