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1
學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對于水,學生是再熟悉不過了,對于水的各種形態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們卻很少會去琢磨其中的規律和科學道理。所以,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根據課文的結構,以讀為本,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然后再用多媒體課件重現學生的生活經驗,那么,本篇課文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就淺顯易懂了。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變化。
教學方法
引導法、情景創設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圖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我會讀”中的生字,能讀準字音。會寫“黑”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樣變化而成的。
教學重、難點
了解水的變化過程,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一、猜謎導入
。ㄒ唬┎轮i游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看看誰最聰明。
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
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云)
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
落在水中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兒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
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自天上來。(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從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雹子)
師:大家仔細觀察這幾樣,你們發現了什么?它們有什么特點?
師:你們真聰明,這節課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聽老師讀課文,看看他是怎樣介紹自己的。(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猜“我是什么”。)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以“猜謎游戲”導入課題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 望。此時,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必定會集中注意力,積極開動腦筋,最終猜出謎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獲得成功的滿足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ǘ┌鍟n題
學生書空,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ㄒ唬┳杂勺x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標出文章的自然段;3課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明確讀書要求,對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益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ǘR讀本課“我會認”的生字
師:現在,老師要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請出來,我們來跟他們打聲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們的名字吧。
。ㄈ┲该x生字
師:同學們一起讀讀的真棒,現在老師想單獨請幾位同學來叫一叫這些生字寶寶的名字,誰敢挑戰一下?
(四)交流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讀的這么準確,那么能和同學交流一下你們的識字方法嗎?
加一加:雨+包=雹 禾+家=稼 災 器
換一換:澡—躁 俺—淹
較難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與水有關,暴可以用組詞的方法來記憶,毀,毀滅!扒f稼”一詞中“稼”讀輕聲。
(五)開火車檢測生字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啊,那現在老師要把生字寶寶的拼音小帽去掉,你們還能認識他們嗎?咱們來開兩組小火車,看看哪組的小火車開的最順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以小組競爭的開火車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六)學生讀詞語
師:大家的生字記的真牢固。老師給這些生字寶寶找了小伙伴,老師讓他們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們還能讀好嗎?老師請幾位小老師來讀一讀,如果他讀對了,你們要跟讀兩遍。
三、品讀課文
。ㄒ唬┬〗M接讀課文
師:同學們的生詞讀的真好,F在老師要把這些生詞放進課文中請你們來讀一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大家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是怎樣變化的?
【設計意圖:閱讀以讀為本。只有在充分朗的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對新接觸的課文有一定的整體感知!
。ǘ⿲ёx1、2自然。
1.齊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變成什么?
師: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啊,它還會變呢。誰愿意做小水珠來讀一讀課文?這么多同學都愿意啊,那我們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們,齊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纯次覀兌寄茏兂墒裁囱剑
2.師:誰來告訴老師,小水珠可以變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師相機貼圖畫)
師:看,我們大家多會變啊!
。ㄈ⿲W習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播放水變成汽的動畫。
1.師:這是一些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啊,你們仔細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變成什么了?誰能用書上的句子告訴大家呀?(你可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師:小水珠還可以變成云呢,它是怎么變的呢?誰來讀一讀這幾句。
。ㄉ教炜,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學生讀,師范讀。
3.師:誰還愿意變成云呢?(指名讀)
師:咱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變成云好不好?(學生齊讀)
4.師:老師知道,你們還喜歡穿各種顏色的衣服呢。
多媒體出示三種顏色的云。
師:這是你們的(白衣服),這是你們的(黑衣服),這是你們的(紅衣服)。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衣服呢?你喜歡白衣服,那你就來讀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歡黑色衣服你就來讀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歡紅衣服就來讀穿紅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學和老師一起來讀最后一個句子。明白了嗎?現在開始。(學生分讀)
師:聽完了他們的朗讀,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他們什么時候穿白衣服?什么時候穿黑衣服?什么時候穿紅衣服?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以課文主人公“水”的身份去朗讀課文,使學生更好的感悟課文內容!
5.指導寫字
師:這里還藏著一個生字寶寶呢,這個字怎么讀?它是什么結構的字?注意觀察,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ā翱凇币獙懙谋忾L,“豎”要居中,底橫最長,底部四點要分布均勻,托住上面的部分。)
(四)學習第二個自然段
1.師:學完了第一個自然段,我們知道了水可以變成汽、變成云,那么它還能變成什么呢?我們來看看第二個自然段,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2.師范讀。
師:你們能像老師這樣讀一讀嗎?加上動作。(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從讀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于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表演能力!
3.完成填空。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文中的括號里該填什么字嗎?
師:他填的是落、打、飄,這幾個字是表示什么的?(動作)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能說說理由嗎?
。ㄌ崾荆河暧惺裁刺攸c?雹子有什么特點?雪有什么特點?)
師:哦,這么一會兒工夫,我們就有了這么多的變化。我們來看,水可以變成汽,它是靠什么變成汽的?(太陽曬的)汽上升凝聚變成云,云怎樣才會變成雨、變成雹子、變成雪呢?想一想。
【設計意圖:適當的填空練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五)學習第三個自然段
1.女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雨、雹子、雪落下來,又變成了水。我們水就是這樣在自然界里循環變化的。那你們想知道平時水都做些什么嗎?我們一起來看第三個自然段。老師想請女生來讀一讀這一段。(女生讀的真流利,聲音像百靈鳥一樣好聽。)
2.老師范讀。
3.完成填空。
4.男生齊讀第三個自然段。
(六)學習第4個自然段
師:我們水不僅會變,而且還會做好多事情呢。請同學們自由的讀一讀第四個自然段,思考:我們都做過哪些事情呢?
(七)學習第5個自然段
四、課文小結
師:今天,我們結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而面對現在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面對現在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現實,我們更應該重視如何保護它,這樣才能讓它多做好事,不做壞事。
作業設計
1.畫一幅水的變化的連環畫,分別畫出水的不同樣子,并在這幅畫下面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后進行適當的習作練習,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了解水,課后可以繼續找一些關于他的資料,大家一起辦個“我的朋友——水”的展覽。
【設計意圖:“生活即課堂”。素質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要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至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2.指導書寫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
一、復習導入
。ㄒ唬┯懈星槔首x課文。
(二)復習要求會認的生字。
1.齊讀要求會認的生字。
2.小老師領讀生詞。(多媒體出示)
飄浮 災害 機器 沖毀 池子 黑衣服
【設計意圖:復習上節課內容,為學習新課做準備!
二、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ㄒ唬⿲W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chōng shài chí fú zāi hài hēi qì
沖 曬 池 浮 災 害 黑 器
2.指名讀生字。
3.全班齊讀生字。
4.動腦筋想一想,怎樣記住這幾個字,把好方法講給伙伴聽。
5.交流較難記的生字,老師加以點撥。
【設計意圖: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復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
2.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
“曬”字第九畫是豎彎,不是豎彎鉤。
“害”字中間一豎上下都要出頭。
“器”字不要忘記中間的一點。
“浮”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孚”。
3.學生描紅,仿寫。
【設計意圖:學寫生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學生口頭組詞。
5.出示新詞卡片,認讀新詞。
漂浮 機器 沖毀 暴躁 灌溉 電器
毀壞 風暴 災害 樂器 毀滅 暴風雪
(1)請小老師領讀。
。2)全班齊讀。
(3)用“漂浮”一詞造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擴詞能力,同時積累更多的詞語。】
三、全班齊讀課文,鞏固所學生字、新詞
四、師總結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
2.積累本課好詞佳句。
3.預習新課。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2
預設目標:
1、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浮、池。
2、學會正確地朗讀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讀1~3自然段。
預設教程:
一、導入新課,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猜猜我是什么?
三、檢測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四、讀通全文,同桌檢測。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通過讀書,讓學生明白水是怎么變的過程。
2、感受云的變化美。
3、寫浮、池這兩個字。
六、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知道云碰到冷風,又會變成雨、雹子、雪。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感受落、打、飄這三個詞的`準確性。
3、再次識記雹等生字。
七、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理解品味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的含義。
2、指導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發學生背的興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過讀書感受水的脾氣的變化:有時候溫和,有時候暴躁。
2、再次鞏固記字
九、小結,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交流生活中你見過水在變嗎?
二、再次鞏固要求會認的浮、雹等11個生字及課后我會讀的'詞語。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中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的句子,拓展練習人們管住我們的辦法有哪些?
四、學習沖、曬、黑、器、災、害等生字,沖和池、浮對比學習。
五、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進行展示。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6個字。
2、了解“水”的不同形態和變化。
3、了解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10個生字,了解“我”是什么。
課前準備
1、有關“水”變化的圖畫或課件。
2、寫著生字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題目入手,引出新課
齊讀課題。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吧,我們今天就將圍繞這個題目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掌握生字,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詞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以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讀的形式檢查字音掌握的情況。
3、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
(1)對“紅袍”“小硬球”,聯系生活中的實物理解。
。2)溫和:指脾氣、態度不嚴厲,不粗暴,使人感到親切。本課形容水的平穩。(可聯系生活中具有此種性格的人舉例,說的時候用這個詞語口頭造句)
。3)飄浮:停留在空氣中或液體的表面,順著風向或液體流動的方向移動。(可用動作表示,加以理解)
。4)散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就是慢慢地走。
。5)災害:給人們造成害處的事情。聯系本文內容理解災害是指什么。(發大水)這些事給人們造成了危害,就叫災害?捎脭U詞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如:火災、蟲災、水災、風災......
4、記憶字形,書寫生字。
(1)讓學生自己記憶字形,記住了的打上符號。
。2)交流難記的字,教師適時點撥。
如:(比較法)屋:和室比較。
。3)練寫生字。在課后第2題的第一個田字格里先寫一個。
。4)自評,交流自己哪個字寫得好,教師適時點撥個別難字的寫法。
如:“助”字,左邊“且”的最后一橫要變成提;右邊“力”的撇要撇到左邊提下面!盀摹⒑Α,這兩個有寶蓋頭的字,寶蓋頭一定要寫在上半格的中間。
“屋”的“尸”的撇要長一點。
。5)完成課后練習2。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想想“我”是什么?
2、抽生分段讀課文,學生之間交流答案。(板書:水)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鞏固練習
一、復習交流
1、上節課,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我”是“水”。
2、同學們是從哪些地方看出它是水的?分成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3、誰來向大家說說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教師適時總結、板書:變化、地方、脾氣,從這些方面我們都可以了解它就是“水”,多奇妙的水呀!它竟有這么多變化,它竟有這么多的家,它的脾氣竟是如此多變。同學們,你們最想了解它的哪個方面就再去仔細讀讀有關的部分吧!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生自讀自悟)
二、自讀自悟
1、交流:(學生說到哪個方面就引導學生學習哪個部分)
A、“水”的變化。
(1)請一名學生向大家介紹水的變化,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么》教案二》,來自網!
教師和簡筆畫或擺圖形的方法展示水變化過程的示意圖。
。2)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槭裁从袝r穿白衣服、有時穿黑衣服、有時穿紅袍?)
放錄像(云的變化)讓學生了解白衣是平時所見的白云;黑衣就是平時所見的烏云;紅袍就是我們平時所見的朝霞、晚霞。
作者讓不同時間的云朵穿上了不同顏色的衣服,這多么有意思呀!讓我們想象著云兒多變的色彩,一起再來讀讀這句吧。
。3)云兒的顏色有變化,碰到冷風時它又變了。引讀第2自然段。板書:落、打、飄,寫時可有意打亂順序,讓學生質疑。教師再適時問為什么不能這樣。請學生做做這幾個動作,加以體會。
用得多準確呀!讓我們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從天上落下來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這段吧!
B、“水”平時所在的地方。
。1)水平時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對這段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來共同解決。(為什么說水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開大會?)
(3)放錄像或聯系生活實際想象水在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來幫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覺)安安靜靜;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滿生機;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開大會)波濤翻滾,氣勢磅礴。讓我們把對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讀中,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C、“水”的脾氣
。1)有時溫和,表現在做好事......
有時暴躁,表現在做壞事......
如學生答不出二者之間的聯系,可變換提問方式。(如:溫和表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它暴躁?)
板書:溫和暴躁
做好事做壞事
。2)你還了解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壞事?(適時總結水對人類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分角色讀。女生讀表現水溫和的部分,男生讀表現水暴躁的部分。
。4)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讓水光做好事,不做壞事?讓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板書:(利用)
勤勞智慧的人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治理它,讓我們能更好地利用它。
三、拓展
1、你們還能想出哪些辦法,讓水多做好事,少做壞事?小組討論。
2、學生交流。(重在引導學生提到如何保護水資源:如節約用水;植樹造林,預防水土流失;處理污水;不傾倒垃圾......)
3、小結。
面對現在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面對現在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現實,我們更應該重視如何保護它,這樣才能讓它多做好事,不做壞事。板書:(保護)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3、4題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4
----教學案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 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課堂教學過程 中的師生互動合作、生生互動合作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這種多項互動合作是學生學習過程自主性發揮的獨特表現。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提的問題成為教師的資源,從而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合作。
如: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充分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拋出大問題:"我"會變成什么?學生紛紛搶著回答。
生1:我會變成汽、云,變成雨。
生2:我還會變成雪、雹子、露珠和霜。
我接著追問:如果你是它,你最想變成什么呢?為什么?請找出來與小組同學讀一讀,說一說。
于是,教室里一片熱鬧的場面。他們有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爭著說;有的繪聲繪色地表演起來……
師:選你喜歡的段落來讀。
生3:(讀第一自然段)我想變成云,因為云輕飄飄的。
生1:"漂。⑹鞘裁匆馑迹
生4:就像小船在水上漂。
師:你真行。
生5:什么是紅袍?
生6:"紅袍"就是我穿著紅衣服。
生7:我知道,白衣服就是白云,黑衣服就是烏云,紅袍就是朝霞。
師(微笑):你們知道的真多。老師也來說一句,紅袍就是指早晨天邊的朝霞和晚上的晚霞,也叫夕陽。下面請喜歡云的小朋友帶著對云的喜愛讀一讀這一段。
生2:老師,我喜歡雨。(生2讀有關雨的句子。)
生4:我來考考你,那你知道雨是怎么來的嗎?
生2:是云碰到冷風才變的。
生8:老師,我想是云在和冷風打架打輸了,它哭了,這樣就下雨了吧!
一節課下來,學生自由地選擇他們所喜歡的來讀,期間,課堂中充滿了想象,充滿童真。他們敢于問,敢于想,敢于說,敢于評。完完全全地走進大自然中,用他們的語言去與大自然說話。他們懂得課文寫的"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覺"是水平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
評析:
新課程標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由封閉的課堂走向開放,強調活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堂課的教學,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師的大問題:'我'會變成什么?如果你是它,你最想變成什么呢?為什么?引出學生對"云、雨、雪、霜……"的喜愛,而產生了許多的小問題:"漂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紅袍?我來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么來的嗎?……整堂課以學生的自問自答為主,教師的點撥、指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濃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也真正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5個會認字、10個會寫字,積累帶生字的詞語,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
3.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教學難點】
理解水循環往復的變化。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生一起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老師描述班上一個學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讓其他學生猜一猜這個學生是誰。)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還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
3.讀書、質疑。
再次讀課文,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詞語、句子)。
三、識字。
1.課文中15個會認字,引導學生小組互認。
2.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卡片、生字詞。
4.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進行檢測。
5.分組開始比賽讀,隨機正音,表揚。
6.分男女生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四、寫字。
1.出示10個會寫字,學生自由觀察。
2.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如,“極”的筆順:橫、豎、撇、點、撇、橫折折撇、捺;“片”的筆順:撇、豎、橫、橫折。
4.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6.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五、自主鞏固。
1.用學會的詞語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表演邊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充分尊重學生意愿,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鞏固方式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有效的鞏固。)
六、匯報。
各小組匯報自主鞏固情況。
1.說說你給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給生字組一些什么詞)
2.請你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
3.試著表演讀。
【板書設計】
2我 是 什 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3.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發思考。
1.問題。
(1)水是怎樣變化的?可以變成什么呢?
(2)你除了知道水會變化以外,還知道有關水的其他知識嗎?
2.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能弄懂以上的問題。
3.交流鞏固方法。
(1)小組讀書,邊讀邊找。
(2)用表格的形式表現水的變化。
(3)用圖示表現水的變化過程。
(4)用畫畫的形式體現水的變化。
(5)用查資料反饋的形式理解水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法,給各小組適當指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鞏固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學生分小組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
2.教師深入各小組,參加各小組的自主鞏固,因材施教,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鞏固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確保自主鞏固的效果。
四、展示自學成果。
1.分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1)說出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用圖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狀態。
(3)分小組說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
(4)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適當改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復述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就行。)
2.,幫助全體學生鞏固認識,加深理解。
3.對學生自主鞏固情況進行評價,特別表揚會合作、方法新穎的小組。
五、拓展。
1.你還知道水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和危害?(板書:水的作用——珍惜資源;水的危害——合理管治)
2.通過本文的鞏固,你了解到了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六、指導感情朗讀。
1.“水滴”教我讀書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訴學生,為了體現水在不同狀況下的不同表現,我們讀書的語氣、語速也不一樣。
2.學生進行閱讀挑戰賽。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請出代表“水、汽、云、雨、冰雹、雪”的六名同學上臺表演讀,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2.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
1.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2.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水的變化,分別畫出水不同的.樣子,并分別配上詞語或一句話。
【板書設計】
2我 是 什 么
水的作用——珍惜資源
水的危害——合理管治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是什么》上課伊始,采用“游戲”這種兒童喜愛的、感興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導入教學,為鞏固后面的內容激起了強烈的渴望。在形式多樣的閱讀過程中,注入課評展示和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邊體驗。這一點正是依照《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是學生的特別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鞏固、探究、總結、體驗、感悟。
從學生課堂反映和課后作業情況來看,我的“興趣導入”“注重體驗”的設計效果是非常好的。
【相關鏈接】
水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泉水從地里冒出來,雪水從山上流下來。
無數水流匯在一起,形成江河奔向大海。
風吹日曬水面蒸發,變成氣體看不見啦!
遇到冷氣形成云霧,陽光照出美麗的彩霞。
夏天早晨空氣清新,花花草草露珠晶瑩。
中午還是晴空萬里,傍晚忽然電閃雷鳴。
顆顆冰雹從天而落,傾盆大雨下個不停。
冬天刮起凜冽寒風,結霜下雪天寒地凍。
地上的水滲入地里,又有泉水涌出流去。
水能上天也能入地,反復變化永不停息。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6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選自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系。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講了水變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態;第三段講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況;第四段講水給人們帶來的利弊;第五段用問句的方式與課題照應,并激勵讀者找到答案。
二、學情分析: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積累的生活常識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級學生愛看電視,喜歡聲像同步、聲情并茂、動靜結合的動態事物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中的有利資源,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生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三、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ǘ┻^程與方法目標:參與聽說讀寫的過程,參與想象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樹立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難點:通過對課文的個性化朗讀,感悟、琢磨水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
五、教法學法:
(一)教法:
1、直觀演示法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3、鼓勵欣賞法
。ǘ⿲W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整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我們來猜幾個好不好?
出示投影:(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
(學生回答:云,教師板書)
出示投影:(2)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不接地,落在水里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
(學生回答:雨,教師板書)
出示投影:(3)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園中結上來。
(學生回答:雪,教師板書)
出示投影:(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靂叭啦從天降,小孩撿起捧在手,慢慢一沉水一汪。
(學生回答:雹子,教師板書)
(2)師: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它們都與什么有關?
(它們都是自然現象,與水有關。)
今天,我們就學與它們有關的課文,請看課題《我是什么》(板書)。我們一起來猜一猜課文中的“我”是什么,好不好?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是什么》。
2、初讀課文,檢查、積累生字詞
師:同學們選自己喜歡的讀書方法讀課文,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要把句子讀通順,還要把課文讀出感情。
(生:讀課文。)
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本課生字
fúpèngbáobàozàozāi
浮碰雹暴躁災
qìyānjiāhuǐguàngài
器淹稼毀灌溉
師:這是本課的生字,自己試著讀一讀吧!
(生:朗讀生字)
師:小組合作,遇到不認識的字大家交流交流。
生:學生識字、討論。
師:我們能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一個字,上面兩個口,下面兩個口,中間一個小花狗,你們猜這是什么字?
生:是“器”。
師:再比如說“災”字,寶蓋頭好比人家的房子,火代表人家著了火,那么這個人家就受災了。我們都能用聯想的方法記住生字。同學們還可以利用很多方法,在很短時間內記住這些生字,那么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些詞語。
投影:飄浮災害暴躁灌溉機器毀滅
生:認讀
師:生字、詞語讀得這么熟,下面我們就來讀讀課文。
3、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指明一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其他組邊聽邊想:我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水)
師:多么可愛的小水珠啊,它們還會變呢!誰愿意做小水珠。孔x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都能變成什么?
(學生回答:雨、雪、雹子、云)
師:大家都會變啊,再讀讀課文吧,該怎樣讀,和你的小伙伴讀讀第一自然吧!
(2)投影畫面,誰能根據畫面讀文中的句子?
(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
投影句子。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指名讀)
投影畫面:出現紅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讀文中有關句子。(學生分別讀紅云、黑云、白云有關句子。)
(3)聽了剛才幾個同學的朗讀,老師再提幾個問題,請同學們討論
a、什么時候穿紅衣服?
b、什么時候穿黑衣服?
c、什么時候穿白衣服?
(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小結:太陽剛出和傍晚時,穿紅衣服,下雨天、陰天天空出現烏云就是穿黑衣服,晴朗天氣就穿白衣服。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能變成什么。下面我們再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投影: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2)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對所填的詞的'理解。(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
(3)誰能把水的變化再說說?(根據同學們說的)教師小結:水由于太陽的照射,小水珠變成汽在空中漂浮,又變成云,遇到冷風變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來,水在自然界里就是這樣循環變化著。
2、片段教學過程:
。1)鞏固字詞,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已經熟讀了生字詞和課文,讓我們再來鞏固一下。
齊讀生字與課文
師:課文讀完了,大家猜出文中的“我”是什么了嗎?
(生:水)
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這么快就猜出謎底了。那同學們知道誰具有七十二變的能力?
。ㄉ簩O悟空)
師:不錯,除了孫悟空,我們今天學的課文中的水也有多種變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它有哪些變化吧!有沒有同學愿意來告訴老師,文中的“我”有幾種變化,分別是那幾種呢?
。ㄉ5種,汽、云、雨、雹子、雪)
(2)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指明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什么?
。ㄉ浩ò鍟
師:汽升到天空又變成什么呢?
(生:云)(板書)
師:我們每天都能看到云,不知道同學們觀察到沒有,云朵也會穿衣服,同學們知道,云朵會穿那幾種顏色的衣服嗎?(討論)
。ㄉ喊咨、黑色、紅色)
師:很好,那什么時候穿白色的衣服,什么時候穿黑色的衣服,什么時候又穿紅色的衣服呢?
。ㄉ呵缣斓臅r候穿白色,雨天或陰天的時候穿黑色,早餐和傍晚穿紅色)
投影畫面:出現紅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讀文中有關句子。(學生分別讀紅云、黑云、白云有關句子。)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云碰到冷風,它會變成什么呢?
。ㄉ河,雹子,雪)(板書)
師:文中的“雨”“雹子”“雪”都有一個相應的動詞,請同學們把這三個動詞找出來,我們再來做一道填空題。
投影: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3)總結:
誰能把水的變化再說說?(根據同學們說的)教師小結:水由于太陽的照射,小水珠變成汽在空中漂浮,又變成云,遇到冷風變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來,水在自然界里就是這樣循環變化著。
(4)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課后到自然界中去觀察水,了解水。下課!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朗讀課文。
2. 了解水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課時安排] 二課時
[雙色AB案]
A案
[設計思路]:
本教學設計將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孩子普遍喜愛的謎語導入。在教學生認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課標》隨文識字的要求在讀書中識字。在識記過程中方法多樣,方式靈活,注重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學生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自已感知課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課前準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師說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學生猜,隨機板書課題。
二、通讀課文,隨文識字。
1. 學生帶著問題“我是什么”試讀課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幾遍。
2.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是怎樣把每一個字讀準確的,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3. 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4. 開火車認讀帶拼音生詞卡片,師相機指導正音。
重點指導讀準以下字、詞:
zao zai
躁 災
暴躁 灌溉 沖毀 災害 睡覺 散步 飄浮
5. 小組分別交流識字方法。
6. 分小組齊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流利。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 匯報觀察結果,相機引導學生觀察重點字的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師范寫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沒有鉤;四點底的四點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檢測鞏固識字
1. 點名讀課后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2. 分小組比賽讀,加強記憶。
五、作業
1. 多向交流記字方法(小組交叉交流)
2.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給朋友聽。
第二課時
一、言語激趣,引入課文學習.
小朋友,聰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嗎?請你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抓重點段進行朗讀感悟.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從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 自己練讀,評議指導:
你的朗讀很流利,你想聽聽“水”自己是怎么說的嗎?
2.(課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
(課件設計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并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
3.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4.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聲朗讀
(2). 出示課件:(出示水滴的話)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變的,你能把我的各種變化找出來嗎?
(課件設計與上同,語言內容變化。)
(3). 生自由找、畫,師隨機板書:(汽、云、雨、雹子、雪)
(4). 出示課件:你最喜歡我的哪種樣子啊,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課件設計出現江河、小溪、大海三處不同的水珠,形態各異。)
學生分別找出不同自然段進行賽讀、點評。
5. 學習第四自然段
水聽到小朋友們讀得這么棒,都想與你們交朋友了。可是他說作為朋友,還想把他的脾氣告訴你們,你們想知道嗎?
(1)小組合作讀第四自然段,老師巡視輔導。
(2)引導學生在反復練讀中體會水“溫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詞語,相機理解“溫和、暴躁、灌溉、淹沒、沖毀、災害”等詞語的意思。
(4)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出水不同的狀態和溫和、暴躁的雙面性,齊讀課文。
(5)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反饋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知識,懂得了什么道理?適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培養。
四、拓展思維
1. 水是我們親密的朋友,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水能幫助人們做什么好事嗎?
2. 說話練習
用“假如我是水”結合課文中介紹的知識說一段話。
五、作業
1. 把今天新認識的字讀給父母或朋友聽聽。
2. 找找水的資料,看看我國水資源情況怎樣。
B案
[設計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點是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合作識字,自主探究、自主質疑,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教學中,先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解決課文中會認字,會寫字的基礎知識問題。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自悟課文內容。小組探究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直觀課件的幫助和教師情感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在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個性化朗讀和表演。
[課前準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師生一起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老師描述班上一個學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讓其他學生猜一猜看是誰。)后,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還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
重點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的字音
如:躁、災、“莊稼”中的“稼”是輕聲。
3. 讀書、質疑
再次讀課文,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詞語、句子)
三、識字
1. 出示課文中會認字11個,引導學生小組互認。
2. 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卡片、生字詞。
4. 出示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進行檢測。
5.分組開始比賽讀、隨機正音,表揚。
6.分男女生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四、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學生自由觀察。
2.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3.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害”中間的一豎上下都要出頭。
4.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師重點指導“兩點水”和“四點底”的寫法。
6. 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五、自主學習
1. 用學會的詞語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 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表演邊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充分尊重學生意愿,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有效地學習。)
六、匯報
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 說說你給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給生字組一些什么詞)
2. 請你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
3. 試著表演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發思考
(一)出示問題
1. 水是怎樣變化的?可以變成什么呢?
2. 你除了知道水會變化以外,還知道有關水的什么知識嗎?
(二)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能弄懂以上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方法
1. 小組讀書,邊讀邊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現水的變化。
3. 用圖示表現水的變化過程。
4. 用畫畫的形式體現水的變化。
5. 用查資料反饋的形式理解水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法,給各小組適當指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合作探究
1. 學生分小組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
2. 教師深入各小組,參加各小組的自主學習,因生而易,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確保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展示自學成果
1. 分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1)讀出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用圖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狀態。
(3)分小組讀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
(4)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適當改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復述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就行。)
2. 教師隨機用課件結合學生的匯報,幫助全體學生鞏固認識,加深理解。
3.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特別表揚會合作,方法新穎的小組。
五、拓展
1. 你還知道水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六、指導感情朗讀
1. 用課件(課件設計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并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水滴”教我讀書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訴學生為了體現水在不同狀況下的不同表現,我們讀書的語氣、語速也不一樣。
2. 學生進行閱讀挑戰賽。
七、演一演、背一背
1. 請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學上臺表演讀,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2. 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
1. 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2. 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水的變化,分別畫出水不同的樣子,并分別配上詞語或一句話。
教后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在這兩套教案的上課伊始,分別采用“猜謎語”和“游戲”兩種兒童喜愛的感興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導入教學。為學習后面的學習激起了強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樣的閱讀過程中,注入“課評展示”和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邊體驗。這一點正是依照《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總結、體驗、感悟。
從學生課堂反映和課后作業情況來看,我的“興趣導入”“注重體驗”的設計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9個字。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溫和、暴躁”等詞語的意思。
3.通過閱讀實踐,了解水的不同形態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激趣
1.揭示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我是什么》(板書)。全班齊讀課題。
2.質疑激趣。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吧!此時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提出疑問。)“我”指的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先標出來,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讀不通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生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生字卡片做“找字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再次感知生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些什么?(板書:水)
(三)合作交流,精讀深悟
1.再次讀課文(可以出聲讀,也可以默讀),想一想,你是從哪些地方中看出“我”是水的?用筆標記出有關的詞句。
2.合作交流,精讀深悟。
。1)小組內交流討論標畫的詞句和自己的理解。
。2)各小組由一代表談談自己小組的認識,其他小組成員及時補充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悟文意。即:形態的變化、不同的狀態和與人們的關系(教師及時板書)。
A.“水的形態變化”。
①請一名學生介紹水的形態變化,教師板畫變化過程示意圖。
②還有什么不懂的嗎?(課件展示或聯系生活經驗了解“白衣服、黑衣服、紅袍”各指什么;抓住“落、打、飄、滾、貼”等動詞,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直觀感受。)
③指導學生讀好這部分。
B.“水的不同狀態”。
①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谟惺裁床幻靼椎牡胤絾幔浚úシ配浵窕蚵撓瞪罱涷炏胂笏牟煌瑺顟B,來理解“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是怎樣的情景。)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C.“與人們的關系”。
、偎臏睾捅憩F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有時候很暴躁?進而了解詞語“溫和、暴躁”的意思。
板書:
溫和做好事
暴躁做壞事
、谀氵知道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壞事?讓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③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句子(一):
(1)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穿在身上。
(2)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
、僮x句子,注意黑體字的詞語,說說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有時候……有時候……”表示不同的時間。)
、谧寣W生仿照樣子先說一說,師生及時評價。
、圻x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寫下來。
課件出示句子(二)
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
。1)讀句子,注意括號里的詞語,了解句子的意思。
。ㄗ寣W生明白“睡覺”是指水很平靜;“散步”指慢慢向前流淌;“奔跑”是指流速快;“跳舞唱歌”是指波濤洶涌。把水當成了人來寫了。)
(2)練習說句子。
。1)小鳥在枝頭------。
。2)兩只小螞蟻正在------。
(3)----在-----。
(四)識字寫字,滲透學法
1.認讀的生字(課件出示)。
。1)可以采取“開火車”讀、猜字游戲等形式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2)在文中標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注意比較“袍、雹”的不同。
2.學會的生字(課件出示)。
。1)認讀生字。
(2)掌握字形,了解字義。(注意要引導學生說出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要滲透識字的方法。如:“冰、冷、沖”可以找規律,部首相同來識記;“極”可以和熟字“級”比較識記,也可以用字組詞、造句等形式。
。3)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
(五)自我檢測,鞏固提高
檢測卡:
1.課文我讀得:流利、有感情很流利再努力
2.下面的字你都認識嗎?把不認識的標出來,想辦法認識它們。
升袍披冷雹晨露冰晶沖毀災猜
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呢?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水的知識?和小伙伴們交流一下。
(六)拓展延伸,實踐領悟
1.討論交流: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有何感受和體會?
2.小調查活動:了解自己生活周圍有哪些破壞水資源、環境污染等現象,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記下來。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9
1、重視事物形象,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去感受和體驗,能使課堂富于感染力,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顏色、聲音、動作等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形象生動的學習情景,使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覺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我安排了觀濤、聽濤等的欣賞環節,借助視覺和聽覺去豐富學生的感受和想象,引導他們形象地體會了大海的歡騰和熱鬧;在講解動詞使用準確性的教學環節,我在教學課件上為動詞設置相應的展現動作,“落”字緩緩下,“打”字硬實地砸下,“飄”字輕柔地回旋而下,配上雨點、雹子、雪花的藝術掛畫,給他們講解“雹子會砸裂西瓜”的生活實例,多種形式地豐富他們對水不同形態的體會,最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用動作表演課文,學生最后聲情并茂的朗讀很好地反映了他們的到位理解。贊可夫指出:“只有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才能更完整地認識到那個具體事物,認識它與事物之間的有機聯系!庇纱丝梢,只有化抽象的文字為具體形象,使閱讀過程與感知聯想、想象等心理過程連接,才能引導學生真正與課文溝通,獲得生動的情感體驗。
2、低年級的課堂應該安排大量時間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不應該單純地、過細地分析課文,注意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適當穿插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如我可插圖講解“灌溉”的詞語意思,相機進行情境識字的教學,認識反義詞,參照課文句型造句,分析課文后重視集體感悟式的朗讀,等等……
3、學習任務過于細化,同時布置給學生思考的問題過多,我應該把問題通過課件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上,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根據問題思考。我要充分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和思考空間,注意明確學習任務并有條理地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完整組織和表達語言的能力。重視他們學習的獨特體驗,可以采取開放式的提問,如淡化預設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開展自主的探究性學習,在理解和閱讀中激活思維和發現,鼓勵學生多角度、創造性地閱讀。
4、我的語文基本功需要不斷地訓練和提升。如制作教學課件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多元化,可以借助動畫和聲音展現流水的不同動態,讓學生調動各種感觀去充分感受課文,更好地進行朗讀感悟。如我對字句方面的把握還不夠投入和準確到位,我范讀水做壞事的句子時不應該重讀以突出水的破壞力,應該讀出水的慚愧和后悔;融入角色是為了體會人物的心情,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表達和積淀,我要正確把握好課文的正確解讀,才能“潤物細無聲”地發展學生。
5、教學觀念上,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備課時,我要更重視備教材、備學生,巧妙地利用學生生活中已生成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深入、形象地理解課文。如我可以通過借助生活情境引導他們感受“落”、“打”、“飄”。語文即是生活,我要善于發現、思考和積累生活中的各種靈感和知識,豐富我課堂中的人文底蘊,我們的心一直在路上。我很高興這次教學能用上自己云南、上海旅行時的照片和見聞,更深入的講解水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
6、要充分把握兒童的思維和心理特點,明確語文教學需要一張一弛,適當將學習的安排在課堂的后部分,積極探索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多使用獎勵小紅花等的激勵機制,活躍課堂氣氛。
7、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發展學生的思維。我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認識水資源的作用,但是先出示圖片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水的作用,學生受圖片的導向影響,思路受局限打不開了,討論也不如預設的熱烈。我深深感受到教學資源也需要有序地利用,才能充分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10
預設目標:(第一課時)
1.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浮、池”。
2.學會正確地朗讀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讀1~3自然段。
預設教程:
一、導入新課,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猜猜我是什么?
三、檢測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四、讀通全文,同桌檢測。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通過讀書,讓學生明白水是怎么變的過程。
2.感受云的變化美。
3.寫“浮、池”這兩個字。
六、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知道云碰到冷風,又會變成雨、雹子、雪。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感受“落”、“打”、“飄”這三個詞的準確性。
3.再次識記“雹”等生字。
七、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理解品味“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的含義。
2.指導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發學生背的興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過讀書感受水的脾氣的變化:有時候溫和,有時候暴躁。
2.再次鞏固記字
九、小結,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我是什么
雨 雹 雪
水
第二課時
一、交流“生活中你見過水在變嗎?”
二、再次鞏固要求會認的“浮、雹”等11個生字及課后“我會讀”的詞語。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中“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的句子,拓展練習“人們管住我們的辦法有哪些?”
四、學習“沖、曬、黑、器、災、害”等生字,“沖”和“池”、“浮”對比學習。
五、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進行展示。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11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學短文。這篇課文以環境保護為題材,寫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產生的美好愿望。全詩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內心感受。根據本文的特點,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朗讀感悟上。文章用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通過擬人的手法形象的介紹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態、變化以及與人類生活的利害關系。課文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生動形象,結構新穎,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文中角色(小雪花、小雨點、小冰雹、小云朵),把自己當作是那個角色,能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走進文本,融入文本,為更好的學習本文作好準備。讓后我把課文分為三個版塊:生字王國、游樂王國、故事王國。在生字王國中我帶著學生復習生字,練習組詞,回顧上節課生字詞的學習情況。第二個版塊游樂王國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后用筆畫出描寫自己的句子。這樣學生在匯報交流時發言就有針對性。
在學習課文中,第二三段是重點段,我先讓學生找出描寫自己的句子(雨、冰雹、雪的),再讓學生自己介紹自己,讀出這些句子。學生本身帶著角色進入課文,這樣設計,學生學習起來更感興趣,更樂意學。學習語文,只有學生和老師共同走入文本,學生有興趣的去學,才能學好文本,掌握知識。理解第二段中的三個動詞:打、飄、落是掌握雨、雪、冰雹落到地面的關鍵詞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幾個詞,我把他們拿出來,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把這些詞和雨、雪、冰雹組合在一起,并講講自己為什么這樣組合?然后,讓學生加動作把這幾個動詞表示出來,進一步理解這三個動詞的含義。課文的第三段,是描寫水的存在的的。我讓學生先找一找水到哪里去了,在那里干什么?再展開想象體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在文中的含義,通過動作朗讀,從而理解水在不同地方的流動速度的也是不同的。課文第四段中我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溫和的水和暴躁的水在本文中的含義,在結合水作的好事和壞事中明確人們為了管住水都采取了哪些辦法。最后,在故事王國中,通過讓學生看圖編故事,拓展延伸水的其他形態的變化,更深入的了解水,使所學的知識更加完整,準確。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12
【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三冊30課《我是什么》, 這是一篇科普短文,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整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 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與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這樣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說教法】
我考慮到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所以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是為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3. 鼓勵欣賞法.
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說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
下面我說說這節課的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一下子就調動起了他們的興趣.所以一開始我就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孫悟空嗎 "然后從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這個話題引出"有個朋友也會變,想知道他是誰嗎 謎底就在30課《我是什么》這篇課文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猜猜"我是什么",并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
2. 然后將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全班交流,之后我又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指導書寫三個生字.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我初步設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向小組的別的同學提問.但是,提問的學生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然后進行小組交流活動.
這時,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當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問答時,我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我在教學中始終貫穿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系生活實際,學會用"溫和"說一句話.并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節中,從始至終我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里,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里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 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節,教師并不急于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并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 舉例子說說,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說說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涉及到"說","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板書設計:
30,我是什么
睡,跑,跳↖ ↗汽
→云
利與弊 ↙ ↘雨,雹子,雪
節約水源,注意環保
《我是什么》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篇13
【文本解讀】: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于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水的不同狀態的變化,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而且,水對于學生來講并不陌生,所以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以及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開門見山的形式直接導入課題,接著在教學生字的方式方法上,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在識記過程中方法多樣,方式靈活,注重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方面(一、二兩段),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學生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自已感知課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學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對于本文字詞的認讀與課文的朗讀上基本沒有問題,但在文中有些詞語和句子的理解上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困難,如“落”“打”“飄”的三個動詞的不同用法。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所以在板書設計上用了簡易的示意圖,希望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浮、池”兩個字。區分“袍、雹”兩字與“漂浮”與“飄浮”的不同用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自然段,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2個字,區分“飄浮”與“漂浮”的不同用法,感受不同的詞對朗讀的語氣的不同。
教學難點:
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形成的過程。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出示句子:我是什么?指名讓學生先來讀讀這句話。
師:本來呢,問題后面一定要加問號的,可是如果作為課題的時候,就要把問號隱藏起來(板書:30、我是什么)
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
師:我們一起在課文里找找答案吧,請小朋友們翻開課本,讀一讀。
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隨文識字。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識記重點詞語與詞組。
三、研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水娃娃要正式給大家變魔術了,它都會變成什么呢?
出示句子: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管我叫“云”。
。1)指名讀句子,結合圖片,說說你的發現。(板書:云)
預設:晴天穿白衣服、烏云密布時穿黑衣服,朝陽與夕陽時穿紅衣服。
。2)我們一起來欣賞不同時候,不同天氣的云。
2、師:小朋友真會讀書,一下子就找出來了,那我是怎么變成云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里找一找。
出示句子: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
(1)指名回答,朗讀句子。(板書:汽)
(2)理解“極小極小”“無數”,指導朗讀。
。3)“飄浮”可不可以換成“漂浮”?
(4)練習區分“飄浮和飄浮”!w反饋。
3、師:云彩給我們的天空帶來了美麗的色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齊讀第一自然段。)
。ǘ、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們,太陽一曬我就變成了汽,升到空中,連成一片我又變成了云,那接下來我還會變成了什么呢?
請你用“——”在文中劃一劃,讀一讀。(指名回答)
2、云遇冷之后就成了雨、雹子和雪,那它是怎么回到地面的呢?請小朋友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圈出表示回到地面的動作。
出示: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飄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3、三個動作能不能換一換?為什么?
預設:雹子比較重,落下來比較快,所以用“打”;雪花比較輕,落下來比較慢,所以用“飄”;而雨呢,不輕也不重,所以從天上自然而然的落下來,所以用“落”。
。ㄖ笇Ю首x)
4、揭曉謎底
師:同學們,我一會兒變成汽,一會兒變成云,一會兒又變成雨、雹子和雪,你們猜猜我到底是誰呀?(板書:水)
5、課外延伸。
師:水真不愧為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除了這些,它還會變成什么?
。1)學生舉例。(霜、露珠……)
。2)(欣賞圖片)
四、書寫“池”“浮”
師: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水娃娃,接下里我們就來寫帶有三點水的兩個字。
1、學生觀察字形,反饋。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師小結:要想真正認識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們還得去它的家看看,還得去熟悉它的脾氣,下節課,就讓我們來更深入地了解水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