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通用16篇)
《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篇1
一、說教材。
童話故事《青蛙看!分v的是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1~3自然段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對能否登上高山沒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講了青蛙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最后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插圖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于學生的觀察想象。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ǘ⒔虒W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像。
二、說教學過程。
。ㄒ唬┘と。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出示大海圖)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的藍,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無邊。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
3.不僅我們喜歡大海,一只住在湖邊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0課《青蛙看!贰#ń翌},板書。)
一起來聽聽,青蛙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它看到海了嗎?(學貴有疑,有疑亦有變通,有變通才有創造。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具有最佳的閱讀心境,同時自然而然把教學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ǘ┱w感知。
聽故事。
故事里出現了幾個人物?(生答,師出示小動物頭像。)
(通過聽,讓學生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內容,又激發了學生自讀的強烈欲望。)
。ㄈ⒕x感悟。
1.哦,原來青蛙身上發生了那么多的事呢!接下來,我們細細地來學習一下。(課件出示1~3自然段)
、抛杂勺x1~3自然段。
、浦该x蒼鷹和青蛙的對話:邊聽邊想:青蛙要怎樣才能看到海?
、巧n鷹對它說了什么呢?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相機板書)
⑷那山能不能不過呢?咱們來看蒼鷹后來說的話。
、煞纸巧首x1—3自然段。(教學時我特別抓住關鍵語句:“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也沒有……?怎么上得去呢?”讓學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卻又怕登不上山頂的害怕、失望的語氣。)
(6)如果你是小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又會怎樣呢?
(我設計這個換位訓練是因為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在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時,還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在交流、探索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把學習引“深”或拓寬。)
2.學習第4~11自然段。
、攀紫茸寣W生合作朗讀第4~9自然段。
、仆ㄟ^朗讀,你知道又有誰出現啦?
、撬墒笳f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呢?(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引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冉處焻⑴c朗讀活動,與學生共同體會。(因為我認為教師的參與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朗讀表演的積極性)
3.學習第10自然段。(教學這一自然段時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齊讀第10自然段。
(2)課中律動:(播放旋律,全體學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連不斷,不停地原地跳,通過學生主動參與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3)引導學生討論想象:上山過程中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4)它又會怎樣克服呢?(集體討論討論,為它想想辦法。)
(5)品讀第10自然段。
過渡:青蛙登上了山頂,結果呢?
4.學習第11自然段。
、懦鍪敬蠛5漠嬅。
、迫绻闶切∏嗤埽蠛>驮谀愕难矍,你會想說什么呢?(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煉學生的說寫能力。)
松鼠又會說什么呢?(這是借松鼠的嘴說出故事蘊含的道理。)
⑶帶著這種歡暢的情緒來練讀第11自然段。
。ㄋ模┬【毠P:
青蛙看到大海會說什么呢?請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說的話寫下來。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2
一.導入
師:(放音樂)聽到什么?揭題[青蛙],你們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嗎?
生:略
述:它們生活在哪里,就看到哪里的景色,它們看到小池、湖泊、稻田?蓮臎]看過大海。有一只住在湖泊邊的小青蛙,它非常想看大海。[看海]。你們想知道這個故事嗎?那我們來讀這個故事。
二、理清文章脈絡。
。ㄒ蛔x)
師:你們現在最想干什么?
生:讀故事
師:青蛙看到了大海了嗎?它在哪兒看到的?
生:湖邊的青蛙在山頂上看到了大海。
師:如果把湖、山、大海在黑板上畫出來,你們看它們各畫在哪兒呢?
(一生上黑板指方位。師畫湖、山、海。貼青蛙)
師:這個故事中,除了有青蛙,還有?(貼圖)它們在青蛙能不能看到大海這個問題上看法一樣嗎?
生:(不一樣)
。ǘx)
師:它們各有什么看法呢?再讀讀課文,不僅要了解看法,還要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檢查讀書情況:指讀(隨機)
師:它們各有什么看法?
生:[看不到][看不到][一定能看到]
三、學習課文第1段
師:述:課文是怎么告訴我們蒼鷹和青蛙的這種看法的呢?自己讀讀蒼鷹和青蛙的活動?一會兒,老師要從你們的讀中聽出它們的看法來。自讀。
檢查指導朗讀。指讀1-4節。
第一自然段.師:登山容易嗎?△誰容易?(蒼鷹)
第二自然段.師:山高嗎?△怎么上得去呢?就是——(上不去)。
第三自然段.師:山高嗎?△哪兒看出?--“是”。對連蒼鷹都認為這山高。怎么能看到?就是指——
第四自然段.師:青蛙為什么失望?
生:①鷹飛走了,②自己沒有…翅膀③山太高了。④很想看大海的愿望不能實現了。
師:讀這句,(讀后小結)讀出了蒼鷹和青蛙在青蛙看海問題上的看法。
師生合作讀書,師:下面老師和你們一起把蒼蠅和青蛙的活動連起來讀一讀。
四、學習課文第2段
師:松鼠的看法完全不同。它認為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青蛙確實看到了大海,當然,這是在松鼠的幫助下。(貼松鼠)(松鼠就是讓它“跳”“臺階”。)
師:下面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松鼠和青蛙的活動?纯此墒笫窃趺磶椭嗤艿巧降?
、僮宰x。△讀完了?△讀出感情啦?△讀出什么感情了?△這部分中感情很豐富,有變化。你們都讀出來了嗎?再讀讀吧!
、谠僮x(自讀、同座位分角色讀)
③指名分角色讀:松鼠、青蛙。其它敘述部分。
重點指導第11段的學習。
師:登山容易嗎?-不容易。出?第11段。誰能讀出不容易。自讀指路:
師:怎么這里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臺階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句子。
這兩個句子中都有“不知不覺”?比較一下。
。ú恢挥X它們已經跳完了臺階……)
。ㄐ瞧谔,我想去書店買書,可不知不覺到了學校。)
、傩袆优c目的不符。無意中進行的,注意力不集中。
、谟心繕说。但出于太投入,注意力太集中,完全沉浸在跳臺階中,沒有注意山有多高,已經忘我了。
師:小小的青蛙竟然能跳到山頂。你看到了它們的成績,想起什么?
師:青蛙原來會跳嗎?(會)這是它自身的條件。(板書:自身條件)
師:山上原來有臺階嗎?(有)原有(板書:自然條件)
師:青蛙會跳,山上有臺階。這兩個條件原先就存在,那為什么青蛙在遇到松鼠之前?不能登上山頂呢?好好想想。
師:還不知道用跳臺階的方法。①它不會利用自身條件和自然條件
師:松鼠到底給了青蛙什么幫助?
生:①教了這登山的方法②幫助它找可利用條件③陪伴它實踐④鼓勵它給?)
師:總結:青蛙就是在松鼠的幫助下,充分利用了自身條件和自然條件照樣不怕?勇往直前,才登上了山頂。人也是這樣,會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和自然條件的人才是聰明人。才是有毅力的人,這樣的人才可以在逆境中求生存,可以化險為夷?梢宰儽粍訛橹鲃,可以創造出奇跡?,奇跡發生了。五、最后一段。
師:讀“!”感嘆什么?
生:(……)
述:感嘆眾多,有激動,興奮,感激,滿足,贊嘆百感交集匯在一個字上“啊”!
師:青蛙經過努力,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你們有愿望想實現嗎?那該怎么辦呢?想想?
生:(略)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
青蛙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經過.教學難點: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帶上寫話本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第9課《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內容,還認識了一些新的生字寶寶,你們還記得嗎 (出示詞語)
(1)指名讀(強調易錯音)
(2)青蛙,蒼鷹和松鼠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你能用上其中的詞,簡單地說說嗎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大海(出示課件),蒼鷹告訴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開始青蛙沒有信心很失望,后來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級一級地登上了臺階,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大海).
2,師:小朋友,你們記得真好,今天我們就跟著小青蛙一起去看海.
二,精讀1,2,3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1), 青蛙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呢 誰告訴了它 (出示蒼鷹說的話.)
蒼鷹對它說:"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一起來讀一讀,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呀 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得像.
指生讀蒼鷹說的話.邊讀邊想,看海對蒼鷹來說是怎樣的事
多簡單的事呀,你能學著蒼鷹的樣子讀好這句話嗎
生:讀
蒼鷹才不把看海當回事呢.——(范讀:夸張一點.)自己試試.
(指名-你來學學蒼鷹滿不在乎的樣子讀讀.)(真的是輕而易舉的事.)
——指名讀,齊讀.
(2),那么,看海對小青蛙來說又怎樣呢 (難)(出示課件)
青蛙為什么覺得看海很難 你又是從哪里知道的
交流:
a, 山高(出示畫面,句子)——"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
青蛙有什么反應 (生答:青蛙說的話和吸涼氣)體會動作"吸涼氣",你來想象山會有多高
生說: 是呀,這么高的山,把青蛙都嚇壞了.
"天哪,這么高的山!"在小不點青蛙的眼里,這是座怎樣的山哪
你能把這個感嘆句讀好嗎 加上動作讀讀看.(指著吸了口涼氣)
——指名讀,齊讀.
師結:這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山(播放課件)同學們,現在這座山就在你的面前,你能讀出山的高嗎 指名讀,學青蛙先吸口涼氣,再讀這句話.
這么高的山,連我們看了都會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更何況是一只小小的青蛙,難怪它對自己沒有信心了.
師:(過渡):除了山高還有其它原因嗎 青蛙接著說了什么話
生:……
b, 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
師:這是青蛙自身的原因,你知道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嗎
青蛙跟這些動物一比,它會怎么想呢
難怪青蛙要唉聲嘆氣地說,我怎么——(上得去呢 )也就是青蛙覺得自己肯定——(上不去).
他說這句話時是什么心情 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生:——指名讀.帶著這種心情試著讀讀,
指導讀:讀好"沒有,也沒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難,青蛙信心不足,有些無奈的心情. 練讀,指名讀.
你能連起來把這一大段話讀好嗎 加上動作試一試.
——指名讀,齊讀.
3,青蛙面對這么高的山,想到自身的弱點開始失望了,這時蒼鷹說話了,你看!
(師出示課件)小朋友,你知道蒼鷹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指名答(生:你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須要登上山頂.)
師:你真是蒼鷹的知己,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是啊,蒼鷹再次告訴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這座山不可,我們一起來讀讀蒼鷹的話,語氣強烈一點.
(生拿起書齊讀)
過渡: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青蛙失望極了,(板書:失望)同學們,那它最后有沒有實現看海的愿望呢 請默讀課文最后兩段,找到答案.
三,精讀4~~11自然段
1,(讀后交流),剛才青蛙對登山還是非常失望的,是誰幫助它的呢 (出示小松鼠)看到這么可愛的小松鼠,老師真想知道它是怎么幫助青蛙的,你能滿足我的愿望嗎 現在用你喜歡的方式讀4——10段,畫出松鼠和青蛙對話的語句來:第一次對話,第二次對話,第三次對話)(相機出示句子)
師:小朋友找得真全!誰來學著小松鼠和青蛙讀讀這些話 請一對同桌分角色讀對話(師指導讀出第一個層次:字音正確,語句流利;)
2,指名兩對同桌分角色讀,師重點引導讀出松鼠的關心,引導,為青蛙鼓勁,肯定青蛙的語氣;青蛙由失望到充滿信心的語氣(師指導讀出第二個層次:有感情)
3,通過這些話,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松鼠呢 是啊,小松鼠可真會幫助人,耐心引導,還積極鼓勵青蛙.青蛙也不錯,對登山由失望到充滿了信心.你們喜歡他們嗎 那么請你走進他們的內心,把他們各自的心情用你們朗讀表現出來(女生讀小松鼠,男生讀青蛙)
4,學習十一自然段
有了善良的小松鼠幫忙,青蛙自己也鼓足了干勁.雖然跳幾下石階是不難的,但要"一級一級地"跳上連蒼鷹都認為"太高了"的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是怎樣對待登山中的勞累的呢
指名讀十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
指名答,(出示: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歇一會兒,顧不得休息,更多時間在登山,喝點山泉水,顧不上多喝幾口,不斷向上登.)
師:小青蛙為什么會累了,渴了
生:臺階多
師:誰能把臺階多的詞找出來,
我們讀讀這句話,把登山的辛苦讀出來,指名讀
生:讀書體會讀11自然段,體會小青蛙的辛苦
(1),拓展練習:你們想象他們在登山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自由說)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所說的困難他們都有可能會遇到,他們放棄了嗎 是啊,為了登上山頂看到大海,他們不怕困難,堅持登山.(板書:不怕困難 堅持登山)
(2),過渡: 師:小青蛙就是這樣不怕苦不怕累和松鼠歷經千辛萬苦跳完了無數級石階,終于登上了山頂,(出示動畫)這時小青蛙心情怎么樣
生:
師:用高興得心情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出示課件)師生齊讀:啊!大海就展現在他們眼前.板書:成功 同學們,讓我們感受著青蛙成功的心情,一起來朗讀整個故事!(生齊讀全文)
四,進行想象說話
練說:
師:青蛙和小松鼠終于來到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大海一望無邊,藍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會說些什么呢
指名說(1,感謝松鼠的幫助;2,肯定自己的努力)
生:
師:恭喜小青蛙,愿望實現了,
師:那青蛙是怎樣看到大海的呢 是自己的一個人的努力嗎
生:
師:是啊,那青蛙會對小松鼠說些什么呢
生:
師:青蛙的成功離不開朋友的幫助,但關鍵是他的堅持,老師送你們一句名言: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師總結故事.
小結: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們不怕困難,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2,練筆:學習了這個故事,老師知道你也一定有許多要說的話,拿起你手中的筆,寫下此時的感受.交流寫的內容(寫不完的作為家庭作業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9,青蛙看海
失望——一級一級往上跳——終于看到海(成功)
(不怕困難 堅持登山)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4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主要是通過朗讀感悟,角色體驗等形式,并創設一定的情境,
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以“讀、演、說、悟”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讓學生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培養學生的語感。
2、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通過學習懂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ppt課件 小青蛙和相關圖片,并在黑板上畫山。
教學流程: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2、復習詞語、整體感知
3、點擊失望,揭登山難
4、演讀結合,體會道理
5、激發想象,升華主題
6、遷移拓展,實踐明理
7、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揭示課題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從來沒有見過大海,他有個夢想,特別
想見到大海!那我們今天就和小青蛙一起去實現它看海的夢想。
板書:青蛙看海
生書空。
齊讀課題。
二、復習詞語、整體感知
1、我們已經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詞,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了?凑l還記得它們?
出示詞語: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蒼鷹 指路 展翅飛翔
松鼠 善于 跳石階
1)指名讀詞串
2)加快速度讀
3)拍打節奏讀
剛才我們一起開心地復習完了詞語,那小青蛙到底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相信你一定會在這個動畫中找到答案的,請小朋友們認真看,仔細聽,愛學習的小朋友一定是最認真的。點擊動畫
動畫片看完了,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他的夢想是?師貼圖:青蛙;板畫:大海
問題一:青蛙是怎么見到大海的?
問題二:誰幫助了他?(蒼鷹、松鼠)
老師板畫:一座山。
三、 點擊失望,揭示登山之難
學習(1·3)自然段
過渡:通過你們的回答,老師知道了,要想看到大海必須要登上這座山。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蒼鷹說了什么?
學生活動:指名讀蒼鷹的話。
★你認為飛行高手蒼鷹登上山頂容易嗎?
指名讀
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讓我們一起來告訴青蛙,齊讀。
★那青蛙是不是也很容易就上去了?
你從那句話可以看出來?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指導朗讀
★那這么高的山,你能用一些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一下嗎?
引導學生說《東方明珠》天頂藍天,腳踩大地,比巨人還要大,還要高。老師也送兩個詞:高聳入云 直插云霄 等
這山這么高,怪不得青蛙說——齊讀“天啊,這么高的山!”讀之前最好加上動作“吸了口涼氣”。
。ㄟ@個部分旨在讓學生理解山非常高,并感受到青蛙此刻膽怯的心里。可以從學生朗讀時的表情來感受、可以從孩子朗讀的語氣來感受,可以從孩子朗讀時的動作來感受)
★那青蛙還有什么理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登上山呢?
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1、誰有有力的翅膀?
2、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呢?
指導朗讀
★那能不能不登這座山,有沒有別的路可以去看海呢?
指名讀蒼鷹說的話。
問:蒼鷹的意思就是——出示:如果不登上山頂,就( )。
引導學生直接說:不能看到大海。
所以青蛙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讓我們一起來來告訴小青蛙:——如果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
此時小青蛙是什么心情?板書(失望)
那就讓老師來當那只指路的蒼鷹,你們來當那只失望的沒有信心的小青蛙,來讀一讀她們的對話。
出示蒼鷹和小青蛙的對話。(師生分角色朗讀)
過渡:就在小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時候,誰來了?小松鼠是怎么幫助它的呢?
四、演讀結合,體會道理
。ㄒ唬⿲W習4·10自然段。
1、請同座位一人當小松鼠,一人當小青蛙,讀一讀它們的對話,就是我們畫出來的句子。(讀一讀4·10)
指名一組同座讀。
那我來當小松鼠,誰來做小青蛙?我們倆來對話。(師生分角色讀對話)
重點指導: “這有什么難的!”
2、原來小青蛙以為很難,現在為什么不難了呢?
小結:是啊,山是那么的高,對小青蛙來說,一下子到山頂當然很難;而這石階不高,一下就跳上去了,所以不難。小青蛙你們現在有點信心了嗎?
重點指導朗讀: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誰來當小松鼠,鼓勵鼓勵小青蛙?
如果加上動作,小青蛙一定會更有信心的。
生表演讀。加上大拇指。
多給它一些鼓勵,小青蛙的信心就更足了。我們一起來鼓勵小青蛙。
板書:自信
下面請男同學當小青蛙,女同學當小松鼠,我們再來讀一讀它們的對話。(這里引導學生做動作)
。ǘ⿲W習第11自然段
過渡:小松鼠帶著小青蛙跳了一個又一個臺階,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跳。
來讓我們一起往上跳,小青蛙們起立。聽老師喊口令:
一二跳跳跳,三四跳跳跳,來一起堅持,跳跳跳,再來往上跳跳跳~~
小青蛙:哦喲!好滑啊!我差點摔倒,腳扭傷了。
1、小青蛙現在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了?
是啊,要登上那么高的山,路上肯定會有很多危險,更多的困難,那我們回去吧?不爬了。
山好高啊,小青蛙們,我們繼續跳跳跳,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引說:小青蛙累了~,渴了~;氣喘吁吁了吧!然后再接著跳跳跳,再次引讀小青蛙累了~,渴了~;離山頂越來越近了,小青蛙們加油,加油!跳跳跳,再堅持堅持,勝利就在眼前;再次引讀:小青蛙累了~,渴了~。不知不覺~
2、直接出示:!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
此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那就讓我們一起激動地高興地讀一讀“!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
3、出示:大海的圖片
看到大海,小青蛙你覺得大海怎么樣?指名說。出示:。〈蠛U姘!
五、激發想象,升華主題
1、終于看到大海了,小青蛙你想對你身邊的好朋友小松鼠說些什么?
指名說。
。ǜ兄x小松鼠的話)
2、這是剛才小松鼠的話,老師也把它送給你們吧!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六、遷移拓展,實踐明理
有只可愛的小烏龜,也長期生活在河邊,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羨慕極了,也想去看看,一路爬呀爬呀,感覺又累又渴,速度越來越慢,看著那么高的山,有點想放棄了,親愛的小朋友們,你會怎么鼓勵小烏龜呢?
小結:你們都是一只樂于助人的小松鼠。我們一起讀“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同時也別忘記了當你得到別人的幫助時,一定要真誠的感謝別人。
七、指導寫字:
過渡:今天這只可愛的小青蛙,為我們帶來了哪兩個字呢?
出示生字:登 善 齊讀。
那你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她們呢?
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范寫。
學生練習描紅就行。
在書寫時提醒學生書空,學生練習時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5
(課前先跟學生去跳一下操場上的臺階,體會一下跳臺階與在平地上跳的區別,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只跳幾下應該是沒有什么困難的。)
師:就在青蛙失望之時,誰又來幫助青蛙了?它是怎樣幫助青蛙的呢?請小朋友自己讀讀4—10小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也可讀書上的原句,更可以表演表演。)
生:(自讀后交流)是松鼠幫助了青蛙,帶著他一級一級跳上臺階。
師:老師想來演一演松鼠,哪位小朋友來做一回青蛙,跟老師一起來表演表演。請其他小朋友幫忙讀旁白部分。
。◣熒惭葸@部分內容。)
師:還記得課前老師帶小朋友去跳過臺階嗎?感覺怎樣?
生:感覺很開心。
生:感覺很累。
師:是嗎,跳了幾下就累了,那如果要你跳到上頂肯定是有困難的。
生:我感覺一點都不累。
師:那好,我們一起跟著青蛙和松鼠來跳一跳吧,跳七十八下。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
。ㄉ黄鹛
師:說說你現在的感受。
生:很累,跳不動了。
師:學校教學樓一共有七十八級樓梯,我們只不過跳了教學樓那么高,跟直插云霄的山相比,青蛙還要跳好常時間那。(出示11小節,引導生讀好這一小節。)
教后反思:課文利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認真、扎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雖然文字表面較易理解,但其中深含的寓意學生難以掌握。比如山高,雖然學生知道山高,但是與小青蛙爬“山”難卻聯系不起來。因此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嘗試跳臺階,課上又讓學生跟著青蛙和松鼠一起往上跳,一共跳了七十八下(我們的教學樓是七十八級樓梯),再讓學生拿教學樓跟直插云霄的山相比,體會跳幾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不懈的跳到幾百級,幾千級之上的山頂。從真實的體驗中讓學生領悟文中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6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故事人物對話。
2、學習懂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吸了口涼氣”和“善跑”的意思和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相關課件。
2、詞語卡片。
3、小青蛙、松鼠和高山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涼氣失望石階不知不覺
草叢到達展現一級一級
師:你還記得這些詞語嗎?請你看清字形,默記字音,你肯定能和他們交上朋友。
。1)、出示詞語卡片。
(2)、默讀、開火車讀。
二、精讀感悟。
。ㄒ唬、1-3小節。
1、揭題。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青蛙看海》,我們要跟小青蛙一起去看大海。
師:你看到過大海嗎?你覺得大海怎樣?
生:我去過海邊;我從電視里看見過大海;我在書上見過大海的圖。
生:大海很美,很遼闊,一望無邊,碧藍碧藍的。
2、出示山的畫面。
師:有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也想去看海(貼上青蛙),可惜美麗的大海被一座山擋住了。
師:這座山怎樣?
生:高大的山,雄偉的山。
師:這山的確是高聳入云。
師:這么高的山擋在了小青蛙的面前,小青蛙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呢?
師:這時一只蒼鷹扇動著有力的翅膀飛來了,(貼出蒼鷹)。它會對青蛙說什么?
3、讀第一小節。
師:請你打開課本,輕聲讀讀第一小節。
生:蒼鷹說: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師:蒼鷹覺得看大海容易嗎?為什么?
生;它會覺得很容易。
師:那么蒼鷹會怎樣對小青蛙說這句話呢?
師:嗯,飛上這么高的山,對蒼鷹來說真是太容易了!
2、讀第二節。
師;可小青蛙聽了它的話又說了些什么?自己讀讀第二小節。
生:“天哪,這么高的山!……”
師:你知道吸了口涼氣是什么樣子的?你能模仿著青蛙的樣子,“吸一口涼氣”,再讀一讀嗎?你也來學著讀一讀。
師:你們從青蛙的話中聽出了什么?
生:我不知道能不能登上山頂。
生:我沒有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善跑的長腿,我還能去看海嗎?
師:誰有善跑的長腿?
生:鹿,豹,羊。
師:青蛙跟這些動物一比,它真的非常擔心,所以它不由得吸了口涼氣,我們一起來把它讀得更好些!
3、引讀第三節。
師:“是啊,這山是太高了,……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那走蒼鷹)你明白蒼鷹說的意思嗎?
生:蒼鷹說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大海。如果不登上山頂就看不到大海。
師:蒼鷹說的對呀!
4、分角色讀。
師:請一人做青蛙,大家做蒼鷹,和老師一起讀好1-3小節。
(二)、4-10小節。
師:正當小青蛙十分失望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來一只小松鼠,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1、專心地讀4-10節,想一想: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小青蛙的?
生:小松鼠讓青蛙一級一級地跳石階。
師:跳上這一級一級的石階對青蛙來說難嗎?(不難)
師:這一級一級的石階連起來卻是一條通往山頂的路,可以看到大海呀。
師:這時的小青蛙心里會想什么?
師:這只小青蛙多么有信心呀!
2、和同桌兩人分角色讀好4-10小節松鼠和青蛙的對話。
師:我們請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來讀一讀。
評: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青蛙?和一只怎樣的松鼠?(松鼠)
3、演一演。
師:多么可愛的松鼠,多么勇敢的青蛙,你們愿意給大家演一演嗎?先和同桌的小伙伴練一練。
師:你真棒!(第一組)
生:我想對他們說……
師:老師想邀請一只小青蛙和我一起演。
對青蛙:小青蛙你能堅持下去嗎?再來,再來,往上,往上。
師:讓我們一起做小青蛙跳起來,“一級、一級、又一級、再跳、再跳、……
3、師:好,你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師:小青蛙們現在你們想說什么?
。ㄈ、11節。
1、齊讀11節。
師:讓我們一起讀一讀11節,再來感受一下它們登山的過程。。
2、看海的愿望,鼓舞著小青蛙克服困難,一級一級地跳啊,跳啊,不知不覺小青蛙已跳完了石階,來到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師:啊,大海就展現在他們面前。
3、看大海的錄象。
師:看,這就是大海!
4、此刻,小青蛙他們又會怎么想,怎么說?同桌兩人互相說說。
師: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5、小青蛙雖然沒有有力的翅膀,善跑的長腿,但是他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這才是世上最寶貴的東西。
6、師:如果我們能用這種精神來寫字,你肯定能成為寫字能手。
三、寫字指導。
吸、級
師:觀察兩個字,你有什么發現?
師:怎樣寫好吸?
師:橫折折撇一筆寫成,第二折很短。(范寫)
師:“級”字要注意左右等寬,用同樣的方法寫好“級”。
師:拿筆坐正三個一,頭正身直肩要寬。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7
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會到達理想的彼岸。課文言近旨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
第一課時
導讀全文,教學生字生詞,試讀課文,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陶城實驗小學雛鷹電視臺《童話天地》欄目將拍攝一部童話劇《青蛙看!,要在我們班選出最優秀的演員參加演出,杭老師擔任本劇的導演,個位小演員你們有信心參加競選嗎?(有)
(多媒體顯示“童話天地”及“青蛙看!保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是一個可以不斷創造的動態體系,而表演不失為一種優化的選擇。以表演導讀課文,創設趣味的情景,在實現學生主體與文本的對話中,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生命體驗。]
2、我們已初步了解了劇情,誰來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情節。
。ü适聰⑹隽艘恢婚L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
簡筆畫:(大海)
過渡:要想把這個故事演好,我們必須得熟讀劇本,而且要會把角色的臺詞讀到會背出來。
二、精讀課文。
。ㄒ唬、講讀第1—3自然段。
1、我們先來讀讀1—3自然段,看看蒼鷹是怎么指點青蛙的?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的像?
。▽W生自由讀,自由練)
[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這句話]
簡筆畫:(山)
2、這座山高嗎?(真高)如果讓你去爬,你心里會怎么
想?(發揮想像)
青蛙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出示句子:“天那,這么高的山!”]
誰來讀?青蛙邊說邊怎么做?你能學學嗎?(吸了口涼氣)
青蛙為什么會這樣吸一口氣?(聯系上下文和高山課件來說說)現在誰再來讀讀 這句話。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難呢?[出示句子:“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a:誰有長跑的腿?(小馬、小鹿)為什么說它們善跑?
b:青蛙的話是什么意思呢?[突出顯示:怎么上得去呢?]
c:誰再來讀好青蛙的話。
4、 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看看蒼鷹是怎么說的,自由讀第三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交流。
過渡:聽了蒼鷹的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傷心難過的時候,你們看,誰來了?(貼出小松鼠圖)
三、精讀第4—11自然段。
1、讓我們一起來觀看小青蛙,小松鼠一起登山的動畫片,[動畫播放]
2、小朋友想不想把它們演好?怎樣才能把它演好呢?
3、你最想演誰,就把它的話多讀幾遍,并且能把這些話記下來,再和你的同桌演一演
4、指名上臺表演。(戴上青蛙或松鼠的頭飾,配上音樂表演)
[帶著表演的目的,教師指導學生讀對話,讓他們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在人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系,使之由讀文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5、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會遇到哪些困難呢?青蛙是怎么做的呢?[朗讀句子]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
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小青蛙累了會怎么做?怎么說?小松鼠又會怎樣鼓勵呢?(發揮想像表演)
[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抓住本課中對話的語言特點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讓課文貼近生活,語文教學。不但要讓學生穴道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
四、講讀第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終于來到了山頂,這時候它們心情會怎樣?(出示句子:!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感情朗讀。
現在你們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對大海想說些什么呢?
說得真好,讓我們手拉著手和小松鼠一起慶祝一下吧。
。úシ艢g快音樂,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著手,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集體表演)
[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感受到經過自己堅持不懈、頑強努力得來勞動成果是最幸福的。]
五、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學生交流)
2、總結:是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
。ǔ鍪荆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 有志者事竟成 。)
3、我們電視臺還準備拍其他的童話劇,如《青蛙和農夫》《異想天開的青蛙》《狐貍與青蛙》等故事,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下課后到老師這里來報名參加。
[把語文教學引向課外。開拓了語文學習的寬廣空間。]
《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篇8
作者:通州小學 邱燕 轉貼自:江蘇省通州小學 點擊數:69
通州小學 邱燕
組內上教研課,我執教《青蛙看海》。有一個片段自我感覺良好,故與大家交流商討:
教學片段
師: 來,同學們,和它們一起跳! (音樂)
師: 加油! 同學們,繼續跳,不要停! 看,離山頂已經越來越近了……
。ù蠹s過了三四分鐘,音樂驟停,學生實在是累了,都喘著氣停了下來。)
師:同學們,你們感覺怎樣?
生:太渴了,能喝點水那該多好啊!
生:累死了,我氣都喘不過來了。
師:太辛苦了! 我們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
生:(大聲)不行!
師: 為什么呀?(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生: 回去? 那不是離山頂更遠了嗎?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
生: 回去的話,就是半途而廢,就永遠也看不到大海了。
生: 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看到大海。怎能無功而返!
生: 就像我跑400米,跑到一半時,累極了,很想休息一下?捎窒,一休息后面的同學不就會超過我了嗎,于是我堅持著拼命往前跑,最后得了第一名。
師: 你能聯系自己的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真棒!
師: 請讀讀這句話,把你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顯示句子: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
。ň氉x,指名讀。)
生:我覺得鄭雅雯把“一級一級”讀得太快了點,變成“一級級”了,沒有體現出登山的辛苦。
生:我覺得他這樣讀也很好啊! 因為我聽出了他想早點看到大海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師:你的觀點和感受就是與眾不同,大家一起表揚他。
師:好,讓我們一起為它們加油! (在黑板上演示:青蛙和松鼠繼續跳臺階。)
生:(齊)加油! 加油! 加油!
師:(引讀)不知不覺,它們已經———
生:(接讀)“跳完了石階,登上了山頂。噎—— ! ”
師:這時,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出示:青蛙( )說:“——— ”),青蛙此時最想說什么?
生:青蛙高興地說:“我終于看到大海啦!”
生:青蛙興奮地說:“大海真美呀!”
生:青蛙激動地說:“松鼠老弟,真是太感謝你了!
生:青蛙愉快地說:“我們就住下吧,以后我們的孩子不用這么累就能看到大海了!保ㄐβ暎
師:你們的想象真豐富,各有各的說法。青蛙真是好樣的,在朋友的指點幫助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終于圓了看海夢。同學們,學習也得這樣啊!
解讀:
1、活動體驗“艱辛”。如何讓孩子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讓他們從內心深處體驗“登山真辛苦”這樣的感覺呢!我設計了“蛙跳”這一孩子非常樂于參與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課堂里盡力地跳,不停地跳,從開始的個個喜形于色、興致勃勃到最后的氣喘吁吁、叫苦連天。這一活動的過程是一種經歷,孩子們身心系統被充分激活,孩子們精神的水面啊,漾起了漣漪,蕩起了波浪。正是在這充滿興趣的無拘無束的學習活動中,產生了獨特的感受,并用恰當的語調、語氣來表達這種感受。讀“累、渴、一級一級”等詞語時,才會如此情真意切;顒诱嬲押⒆觽兊纳硇募せ,孩子與青蛙同呼吸共命運。
2、朗讀張揚“個性”!墩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焙⒆觽冸m然都已體驗到了“辛苦”,但表達起來有別,各具特色。有的重音輕讀,有的略帶氣息讀,還有的氣喘吁吁讀。反正,他們把自己的感受都表達了出來。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個,但一千個閱讀者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鄭雅雯的朗讀就是和大伙兒不一樣,而學生的不同評價讓我再次深切地體會到:閱讀教學中,應該允許并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只有這樣,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精神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才能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思想。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人。
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學的創造空間是不可估量的。我們應以課改精神為指引,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引領他們在言語世界里沉潛往復,并為他們顯揚潛能創造機會,他們的生命之河一定會躍起燦爛而美麗的浪花。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1
《青蛙看!教學設計一
作者:唐志芬
一、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長期 展翅 一級一級 善跑 一雙 失望 吸氣
臺階 喝水 累了 歇一會兒
。ǘ┚x感悟
學習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
2、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3、讀了這兩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4、指導感情朗讀
學習第4~11段
1、學習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4~9自然段。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他們說話語氣的不同。
。3)師添問引讀,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松鼠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4)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
2、學習第10自然段
(1)課中律動:學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動作,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2)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時啟發想象上山過程中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
。3)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學習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畫面,說說看到的景象。
(2)感情練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心情的歡暢。
(3)想象練說: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青蛙和松鼠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積累(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
2、總結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自
常州市新閘中心小學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10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蘇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九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 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使學生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評議、想象,使學生懂得:要想達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 直接導入 釋題激趣
1、板書課題:9、青蛙看海。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戳苏n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在課題旁邊做上記號。歸納成:青蛙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樣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樣的?
3、過渡:讓我們一起認真讀書,邊讀邊想,自己來解決這些問號吧!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要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自己能解決剛才提出的哪些問題。
2、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指名帶讀下列詞語。正音后,再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蒼鷹 登山 吸氣 雙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級 喝水 石階
去拼音后再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2)問:課文有幾個小節?(12個)教師示范讀課文,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弄清楚課文的自然段數。
。3)指名分小節讀課文,集體評議。
。4)交流:你可以解決剛才提出的哪些問題呢?
3、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仔細看插圖,再對照課文想一想:每一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
4、檢查:依次說說每幅圖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課文里的話。
5、學生齊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 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1)教給方法:用熟字換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
(2)學生用上述方法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3、指導分析結構。
左右結構——吸、雙、階、級、喝。
上下結構——蒼、登。
半包圍結構——展。
1、 學習新偏旁:“登字頭”。集體書空。
5、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
6、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可以組成哪些詞語。
7、課堂上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 出示圖片 引入課文
1、看,這是哪兒?大海怎么樣?你們喜歡大海嗎?有只小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師板畫大海,簡短的幾條線。)可是有一座大山擋在它的面前,(教師板畫山)你們幫它想想辦法吧!
2、學生自由發言。
二、精讀課文 深入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蒼鷹也給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會怎么說呢?
(1)(投影出示蒼鷹的話)一起來讀一讀,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呀?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得像。
。2)這座山可高了,教師順手在山腰間畫幾朵白云,如果讓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 青蛙的想法和你們一樣。
。1)(投影出示句子)“天哪,這么高的山!”誰來讀?
(2)青蛙邊說邊怎么做?你能學學嗎?你們什么時候會這樣吸一口氣?現在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難呢?(出示句子)“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讀讀。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狗、馬)為什么說他們善跑?青蛙的話是什么意思呢?(突出顯示:怎么上得去呢?)誰再來讀好小青蛙的話。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1) 看看蒼鷹是怎么說,自由讀第三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 學生自由交流。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
1、過渡:聽了蒼鷹的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這時誰來了?(小松鼠)小松鼠怎么說的呢?
。1) 誰能學小松鼠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
(2) 評議:你這只小松鼠真可愛,能再有禮貌一些嗎?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這句話你們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領讀好。
3、練習分角色朗讀。指名讀時可以加上動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說了什么呢?
(1) 請大家一邊讀課文5-9自然段,一邊找,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2) 讀一讀。可男女生對讀。
(二)引導學生表演好對話
1、現在請同桌兩個同學演小松鼠和青蛙,讀一讀他們的話,看誰讀得好,演得像。要求: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加上適當的動作。
2、學生分角色來朗讀課文。
3、哪個小組愿意來表演一下?他們表演得像嗎?發最佳表演獎。
4、問: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會怎么樣?歸納:對,面對困難青蛙一點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這樣……山泉水”。讀一讀,你覺得小青蛙怎么樣?那你一定能讀好這句話。(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終于來到了山頂。這時候它們心情會怎樣?
。1) (出示句子:。〈蠛>驼宫F在它們眼前。)感情朗讀。
(2) 現在你們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對大海想說些什么呢?
(3) 說得真好,讓我們手拉著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慶祝一下吧。ǚ乓欢我魳,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著手,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
2、小青蛙一開始認為自己不能爬上山頂,后來是怎么爬上山頂的?
。ㄐ∷墒髱兔。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是一級一級爬上來的。)老師總結:是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 復習鞏固 回憶課文
1、抽讀本課的生字詞。
2、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3、男女生分角色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深化主旨
1、請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對你在以后的學習中有什么幫助?
2、教師總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那么,有一天,我們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讓我們一起從現在、從自己做起吧!
板書設計:
9 青蛙看海
蒼鷹 松鼠
只要……就能…… 石階你能跳上去嗎?
不過,你不……怎么能…… 再試一下
展翅飛走了 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課堂作業設計:
一、 比一比。
從 ( ) 吸 ( ) 已 ( ) 喝 ( )
叢 ( ) 級 ( ) 己 ( ) 渴 ( )
二、一字開花。
展 ( ) ( ) ( ) 登 ( ) ( ) ( )
善 ( ) ( ) ( ) 蒼 ( ) ( ) ( )
三、造句。
失望——
《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篇11
一、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借助文本和學習過程,體會合作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朗讀感悟課文,體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三、課前準備:利用早鍛煉時間,帶學生跳一跳樓梯,老師仿效文中的松鼠,逐步引導鼓勵,幫助學生體驗文中情境,豐富內心感受。
四、教學過程:
一、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我們學習的這只小青蛙與其它的不一樣,它不甘心寂寞,有一個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 一心想看到大海,你從哪里知道的?
(一)研究“看到海了嗎”
1、自讀課文,邊讀邊想:青蛙看到海了嗎?
2、青蛙看到海了嗎?從哪兒讀懂的?
。 出示這句話): 。〈蠛>驼宫F在它們眼前。
3、 說說“它們”是誰?
4、指導學生看插圖,說說青蛙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怎樣?從哪兒看出來的?
。ǘ┭芯俊霸鯓涌春!
1、看到了大海為什么這么高興呀?
。ㄒ驗椴蝗菀籽剑ㄙM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它的小青蛙做不到的事情,它做到了,實現了自己的愿望,所以他很高興)
2、抓住學生的回答來研究青蛙的“不容易”
3、這對于青蛙來說是件容易的事情嗎?——不容易。從哪里看出來不容易?
。ㄒ细呱,山又高,青蛙的自身條件不好,爬山的過程不容易)
4、學生交流——
要點1:山高.“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理解“吸了口涼氣"(教師畫簡筆畫,先畫低一點的,問學生:夠高了嗎?估計學生回答:不高。教師逐步加高,畫到高聳入云,陡峭的山,從視覺上幫助學生找到驚訝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補充詞語“高聳入云” 指導讀好這句話。
要點2:沒有翅膀,沒有長腿。 出示句子進行了比較:
“我沒有……也沒有……”理解這句話
要點3:青蛙想去看海沒有別的辦法,
、凵n鷹說得多輕松!對蒼鷹來說,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為( )。對青蛙來說,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為它說:“我沒有( 。.(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看海對于一只青蛙來說,真的是遇到了大困難。
面對高山,此時此刻這只小青蛙心里會怎么想?
6、這只失望的小青蛙心里一定很難過,怎樣讀才能讓人體會到它的這種心情呢?和你的同桌分角色練讀課文,讀得好的,請你表揚他;不夠的地方,請你幫他提點改進的意見。 指名讀
7、小結:中國有句古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意思是說,師傅給你指一條路,接下來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就這樣,蒼鷹給青蛙指明了路,就飛走了。
是呀,看海真的不容易,有這么高的山要面對,還從哪里看出來青蛙看到大海不容易呢? 學生回答。
8、爬山的過程也很艱難,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弱小的小家伙是怎么爬上這么高的山呢?
(1)、讀4——12自然段,分別用不同的線條畫出青蛙和松鼠的話。
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關注他們能否分清兩個角色的對話。
。2)、師生分角色練讀4——10自然段,理清角色間的對話,并在練習中指導有感情地讀,并引導學生借助標點體會感情。
、龠@有什么難的!這不難。比較兩句話語氣、標點的不同,想想剛才我們跳的第一個臺階,練習朗讀。
、谠偬幌!又是一個感嘆號!只有四個字,如果你是松鼠,會怎么說這四個字?
、酆茫∧阋欢芸吹酱蠛!小青蛙聽了松鼠的鼓勵,心情會怎么樣?
。ㄈW習10、11自然段
1、課中律動:小朋友,你們現在就是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讓我們跟著小松鼠一級一級的登上這座高山吧!(學生隨著旋律一步一步,接連不斷地原地跳。)
2、師不斷鼓勵: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繼續跳!離山頂已經越來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樣?(指名學生說)
4.這么累,我們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為什么呀?(真是好樣的,個個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們說得真有道理,把我說服了,我聽你們的,堅持到底吧。ò鍟簣猿郑
5、書上的小青蛙累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出示句子),請你讀讀找找?并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6. 除了累和渴,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們遇到困難都沒放棄而是,繼續往上跳,快看,他們快要到山頂了,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吧(生齊:加油!加油!)
8.師引讀: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登上了山頂。”
9、師:這時,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實現了它的愿望,實現了它的夢想,此時它們的心情怎樣?
10、讓我們一起開心的說吧: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
11、 你現在能明白小青蛙和小松鼠為什么這樣高興嗎? (小青蛙因為通過努力終于實現愿望所以高興,小松鼠因為能幫助小青蛙而感到高興。)
12、小組討論,想象填空:
13. 看到這么美麗的大海,青蛙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揉了揉酸痛的腿:說:“( )”松鼠望著青蛙,( )地說:“( )”
青蛙此時最想說些什么?
14、師:你們的想象真豐富,各有各的說法。青蛙真是好樣的,在朋友的指點幫助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終于圓了看海夢。
四、升華拓展,內化語言。
再次默讀課文,你想對哪個小動物說點什么呢?
3、小朋友,學習也得這樣啊。老師送句話給你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板書: 9 青蛙看海
愿望 遇到困難 堅持 實現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12
《青蛙看!教學反思
《青蛙看!肥且黄捁适,講的是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在設計這一課的時候,我的目的就是想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童話氛圍,使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僅讀懂課文,讀出感情,還能在讀中領會課文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進行分角色的朗讀和表演,并能從青蛙、松鼠、蒼鷹身上學會一些可貴的品質。
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重點讓學生體會到青蛙想看大海這個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艱難。蒼鷹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引導者,是它給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蒼鷹讓青蛙明白了現實情況的艱難,從迫切的希望變成了失望的情緒。在教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文字、觀察插圖、體會人物心情來理解青蛙整個情緒轉化的過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難完成的心愿。為后來的看到大海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一個部分里青蛙遇見了松鼠,而松鼠就是青蛙理想的實踐者,是它帶領青蛙最終登上山頂,也可以說沒有松鼠的鼓勵和幫助,青蛙是不可能看見大海的。在講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去讀一讀青蛙和松鼠的對話,在讀懂的基礎上,我安排了分角色朗讀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青蛙和松鼠的角色中轉換,在讀演的過程中讓“小青蛙”體會到累和艱辛,想象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堅定他們絕不放棄的信心。課堂效果證明,孩子們學得輕松快樂,他們體會到了課文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東西。當他們最后看到大海的時候,通過讀和看讓孩子們體會到實現理想的快樂并能對大海說幾句贊美的話。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的遺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彌補。比如:讓孩子學小青蛙跳的時候,課堂氣氛得到了活躍,但是孩子并沒有完全真正理解到小青蛙的艱難,而只停留在了單純的跳的層面上,小青蛙那種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還強調不夠。后面的教學過程結束的過于倉促,練習時間不充分,還應更大的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學完這一課應該讓孩子懂的就是要學會青蛙的這種不怕困難的品質,而我們老師不正如帶領青蛙登上山頂的這只松鼠嗎?只有通過我們正確的引導和不斷的鼓勵,每個孩子才會實現理想,到達成功的彼岸。
《青蛙看!方虒W反思
我們都明白,在每個人的成長路上,絕對少不了恩師的引導和教誨.恰好,剛剛教了課文《青蛙看!,我的這個觀點愈加明確了."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不正是得益于青蛙的兩位恩師——蒼鷹和松鼠嗎
先前的兩次教學,我對文中蒼鷹的出現,原本是帶著不屑的態度的,因為總覺得它不負責,甩給青蛙一句話就飛走了.我更多的是欽佩松鼠的深諳教育之道,甚至相比于它,我自慚形穢.今年又教《青蛙看!,曾經的觀點發生了改變,對蒼鷹的出現,我有了新的認識.
青蛙想看大海,這僅僅是它的一個愿望,至于大海在哪里 如何才能看到大海 這是青蛙不知道的.而蒼鷹的出現,為青蛙指明了大海的方向,也即指明了前進的目標;松鼠的出現,則是幫助青蛙一步一步地實現了它的愿望.如果說,蒼鷹代表著剛性的理想,目標和方向的話,那松鼠則代表著柔性的努力,毅力和方法.造就青蛙實現自己愿望,正是蒼鷹和松鼠的剛柔相濟,兩者缺一不可.
先贊蒼鷹的剛:雄鷹展翅,翱翔藍天,居高而俯視天下,才最終得以對天下了然于胸.于是,它才有資格站在相對的高度為青蛙指明看海的方向,并肯定地明示青蛙唯此路別無他徑.蒼鷹的可貴就在于它為青蛙看海目標定位得準,方向指明得確切——"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就這個意義層面看,蒼鷹是一位高士嚴師.
再贊松鼠的柔:常說的柔能克剛,這個道理在這個故事里表現得淋漓盡致.蒼鷹的剛,雖然給青蛙指明了一條登山看大海的路,但也無異于給了青蛙與山同高的困難,這困難在青蛙心目中是高不可攀的,以致于使青蛙到了幾近失望的地步——"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很失望".而松鼠的出現,顯得如此的不經意,問青蛙的問題是如此的不經意,引導青蛙跳臺階也是如此的不經意,陪伴青蛙一路克服艱難還是如此的不經意.可是在這看似"不經意"間,松鼠確實經過極其"經意"的設計,精心為青蛙營造了一個不經意的"心境"和"氛圍",將本"高不可攀"的困難層層分割成了青蛙可以輕松跳躍而上的級級臺階,怎不為青蛙的如此絕妙設計叫好 這"不經意"便是無痕的教育,柔如春風,絲絲入心;柔如溪水,潺潺入田.
相比蒼鷹,松鼠更可貴的便是一路引領著青蛙攀登高山以看海,它不僅鼓勵著青蛙,幫助青蛙恢復了信心,還巧妙地利用青蛙的善跳的特長,以彌補青蛙自以為的"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更是一路不離左右地伴隨著青蛙餐風露宿.青蛙受苦是為了看海,松鼠受苦何苦來 純粹是為了青蛙.這便是松鼠最令人可敬之處.就這個意義層面看,松鼠是青蛙的良師友益.
青蛙看海愿望的實現,得益于蒼鷹和松鼠這兩位剛柔相濟的恩師,而我們的成長不也同樣需要這兩類師傅的引領嗎 既要幫助你確立大的奮斗方向,也要給予你細致入微的關懷和教誨,而后你才有可能邁步于漫長而坎坷的人生路!
《青蛙看!方虒W反思
《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主要講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
一.以讀為主是為課堂教學的譜寫主旋律。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總之以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小青蛙的心情變化,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及情感。
二、創設情景,發揮想象,促進言語表達
學生對課文敘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體驗情境。這課要讓學生充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和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頂。課前我帶學生去跳了臺階,課上我讓孩子進行想象“如果你是小青蛙,一級一級不斷向上跳有什么感受?”學生很熱情的參與,不斷的回答中,可知學生已經獲得了初步體驗。
2、畫面再現情境。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我運用了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了美麗的大海,我讓學生搜索一些優美的詞或句,來贊美一下美麗的大海。不僅可以使學生積累詞語和句子,也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特別是在最后的環節設計了“新聞發布會”這個環節,讓小朋友做小記者來采訪小青蛙。從而不斷引導學生得出課文所要表達的涵義,并且我還總結了一些名言送給孩子們,幫助他們積累。
《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篇13
這幾天一直在學習第四單元,都是些童話故事。孩子們特別喜歡這些帶有童話色彩的課文,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令他們在課堂上眉飛色舞。他們也有強烈的表演欲,特別喜歡表演,所以語文課上我讓孩子們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他們也能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及與其他角色的關系,加上稚嫩的動作,也能使人產生如臨其境之感。讓孩子們體驗角色的情感,最深切、最生動地經歷角色的心理活動過程,由此更容易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這就是語文課上表演的最終目的吧!以《青蛙看!方虒W片斷為例:
師:小朋友們,來,讓我們做這只可愛的小青蛙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播放音樂)一級、兩級、三級、四級……繼續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頂了。(師生一起跳)
。ㄒ魳吠#⿴煷鴼庹f:“真是累壞了,我們在平地上跳這么幾下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而青蛙要登上這么高的山,該有多累呀!”
師(采訪一學生):小青蛙,你感覺怎么樣?
生:又累又渴。
師:你渴成什么樣?累成什么樣?
生:渴得喉嚨直冒煙;渴得有氣無力;累得滿頭大汗,不想動彈……
這一環節中,我和孩子們共同表演,一起感受到了“跳石階”的艱難。孩子們的表演入情入境,體會到青蛙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心理學認為:情感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情境。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注重情感的陶冶,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豐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不斷陶冶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隨文認識生字期、哪,隨文識寫生字登、善、展,認識登字頭、
3、結合人物對話,體會青蛙登山之難。
4、初步理解關聯句“只要……就……”,學習補充此關聯句子,理解文中兩個反問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反問句的語氣。
一、欣賞海景,激情導入
1、欣賞海景。
教師提問:有哪些同學親眼見到過大海?(指名2-3位同學回答)
教師過渡:能親眼見到大海,你真是太幸運了,有很多同學都從來沒有見到過大海呢,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大海吧!
多媒體展示大海圖。教師充滿感情地介紹:同學們,這就是一望無邊、湛藍湛藍的大海。她又溫和的時候,海風輕拂,微波蕩漾。她也有狂躁的時候,這時的大海,狂風卷著巨浪,足足有好幾米高,這波濤洶涌的大海就像一頭發怒的獅子。
2、激情導入。
同學們一定被這變幻莫測的大海深深吸引了吧!很想去親身體驗一下對不對?難怪有那么一只青蛙,它和我們同學現在一樣,也非常想看看大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青蛙看海》。師生齊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多媒體展示課文第一句話: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看大海。
。1)、學習“期”,指名說怎樣記住這個字,教師點撥:將左邊“其”第二聲變成第一聲就是“期”的讀音。理解長期的意思。
(2)、理解“很”,指名說“很”還可以怎么說。如:非常、十分等。
。3)出示課文中的青蛙插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青蛙的眼神,說一說你從它的目光中看出青蛙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師小結:這是一種對大海期盼、渴望的目光。
。4)自讀句子。你就是這只非常想看到大海的小青蛙,把你心里的想法讀出來。
2、教師質疑:那么,青蛙又是怎樣見著大海的呢?請同學們自己打開課文認真朗讀。
3、學生初讀課文。教師指名回答,指導學生填空:
青蛙在________的指點下,跟著_________沿著高山上的臺階____________________,最終到達了__________,看到了大海。
4、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青蛙圖、蒼鷹圖、松鼠圖。要求學生快速看一遍課文,要求找出哪幾個自然段寫蒼鷹指點青蛙,哪幾個自然段寫松鼠幫助青蛙。
5、教師過渡:這兩個小動物具體又是怎樣指點、幫助青蛙的呢?這就要求我們同學更加認真地去讀課文,課文生字不多,同學們也都預習過了,就請大家再細致認真地讀一遍課文,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
三、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或開火車讀課文。
2、糾正朗讀過程中的錯誤,將較難的第11自然段多讀兩遍。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蒼鷹是如何指點青蛙的?指導學生找出:諾,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指名讀句子,學習“登”字,學習寫登字頭,教師講解登字頭就像一個人舉起的兩只手,教師范寫“登”字,學生臨寫兩遍。
再讀句子,說說在蒼鷹眼里,看海難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教師相機抓住“諾”、“只要……就……”體會在蒼鷹眼里看海之易。
補充兩個“只要……就……”的句子:
只要刻苦學習,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今天不下雨,________________。
讀一讀蒼鷹說的話。教師板書:易
2、自讀第2、3自然段,想一想,登山看海對于青蛙來說是容易還是困難呢?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1)、天哪,這么高的山!
學習“哪”,注意讀音,記憶字形,讀“天哪”,生活中,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大喊“天哪”,體會青蛙的吃驚,不可思議,讀讀青蛙的話。
(2)、青蛙吸了口涼氣
生活中,我們遇到什么事會吸口涼氣?教師出示大山圖,和小青蛙圖對照著比一比,大山之高和青蛙之渺小形成強烈對比。
教師提示:吸了口涼氣是提示語,本段中青蛙的話都是用這樣的口氣說的。
(3)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指名說“怎么上得去呢”是上得去還是上不去,連起來換成句號說一說。
青蛙為什么覺得上不去?(在青蛙眼里,只有有了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才能登上高山。)
學習“善”,說說“善跑”的意思。學寫“善”,教師提示:在古代,人們認為羊是一種很善良的動物,性格溫和,所以“善”字上有個羊,“善”還可以組成善良、善心。寫的時候第四橫最長。教師范寫,學生臨寫兩遍。
青蛙說這話時,心里什么感受,連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4)、“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
“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是能看到還是看不到,換成句號說一說。
學習“展”,理解“展翅”,學寫“展”。
蒼鷹展翅飛走時,心里也許會有什么想法?
3、教師小結。板書:難
4、練習分角色讀讀課文1-3自然段。
四、教師總結
對于青蛙來說,登山看海是一件那么難的事,最后,它又為什么能夠成功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課堂作業
寫習字冊上的生字:善、展、登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15
蘇教版小語國標本二年級上冊《青蛙看!芬徽n是一篇童話故事,文字簡潔、生動,富有情趣,還蘊含著一定的生活哲理。教學本課可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扣題導入 ,自讀感知,突出一個“趣”字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學伊始,在揭示課題后,可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質疑。比如:“青蛙為什么想看海?”“它看到海了嗎?”“它是怎樣看到海的y”從而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接下來,讓學生借助拼音,自主讀書。這其中可以設計一些形式新穎活潑的活動,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幫助學生過好認讀關。比如在指名檢查學生讀書的時候,讓其他同學當小老師,幫助糾正錯誤;開展小組間讀書比賽等等。之后,可讓學生說說自己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生動有趣。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以讀促悟,入境悟情,凸顯一個“悟”宇
通過朗讀,理解詞語,領悟內蘊,在讀中獲得情感的熏陶,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教學時,可抓住關鍵詞語,通過讀來促進領會。如教學“失望”一詞,如果讓學生單從字面上理解,學生肯定是不得要領。教學時可采用抓重點詞句,以讀促悟的方法來理解:先通過“長期”、“很想”讓學生感悟到青蛙想看大海的迫切愿望,再通過“天哪”、“這么高”、“沒有”、“也沒有”以及反問句“怎么上得去呢?”讓學生感悟到青蛙的無奈和失落,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有感情的分角色讀課文1-3自然段。在反復讀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到青蛙的內心由希望到失望的情感的轉變過程。這樣,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入境”,又通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悟情”,學生對“失望”一詞便了然于心了。在教學課文5—10自然段時,也可以采取同樣的方法,通過指導學生對“這有什么難的”、“再試一下”、“一定”、“一級一級”、“不知不覺”等詞句的反復讀和分角色朗讀,感悟松鼠巧妙的引導藝術,以及青蛙的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精神。最后,在學生熟讀全文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發揮創造力編一編、演一演,以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和感悟。
三、誘發想象,培養能力,落實一個“遷”宇
青蛙經過艱苦的跋涉終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課文到此嘎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想象空間。教學時,可抓住這一空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青蛙終于看到了大海,大海是什么樣的?”“它會說些什么?”“看到了大海,青蛙會對松鼠說些什么?”“回憶自己登山看海的過程,青蛙又會怎樣想呢?”“青蛙又是怎樣下山的呢?”在學生交流之后,我鼓勵他們把課文寫下去。學生興致盎然,各種情境繪于筆下。這樣的拓展與延伸,有利于促使學生語言的有效生成與發展。
(《小學語文研究》2002年9期)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 篇16
一、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長期 展翅 一級一級 善跑 一雙 失望 吸氣
臺階 喝水 累了 歇一會兒
。ǘ┚x感悟
學習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
2、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3、讀了這兩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4、指導感情朗讀
學習第4~11段
1、學習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4~9自然段。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他們說話語氣的不同。
。3)師添問引讀,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松鼠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4)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
2、學習第10自然段
(1)課中律動:學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動作,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2)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時啟發想象上山過程中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
。3)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學習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畫面,說說看到的景象。
。2)感情練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心情的歡暢。
。3)想象練說: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青蛙和松鼠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
2、總結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