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通用5篇)
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認識兩個新偏旁“身、月”,以及和它們有關的字。在本課要求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每個字平均1.5分鐘,不一定讓每個學生都在本課達到要求,允許存在個體差異。
學情分析
本課在認識兩個偏旁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字形認識生字,學生學會通過部首來猜字義。同時要注重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教的過程變為導的過程。并結合本課通過認識偏旁的識字特點來加強學生的查字典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偏旁“身”和“月”以及帶“身”和“月”的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發現漢字形體特點,能有規律地識字,并借助圖片和字典協助認字。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提高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掛圖導入:
逐一出示兩個古代的漢字“月”“身”和掛圖,你們能猜出這兩漢字是什么字嗎?對,它們就是以前我們認識的兩個老朋友“月”和“身”。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和它們有關。
(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
點評:由古代象形文字導入新課,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變“要我學漢字”,為“我要學漢字”。
二、認識新偏旁及相關的字:
(一)出示一組詞語:軀體、躺下、鞠躬、躲藏。
1、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組詞,發現了什么?它和我們學過的“身”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偏旁的書寫與漢字不同,為書寫的正確和美觀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發現規律。)
2、想想看這些詞為什么都有“身”字旁呢?
(讓學生自己總結、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3、這些字你都認識嗎?誰會讀?(a、指名認讀B、搶讀)
4、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身”字旁的字?(學生根據平時的識字情況回答。)
點評:讓學生從自身經驗出發總結為什么上面幾個詞都帶有“身”字旁,教師可謂用心良苦,既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又在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及時發現問題、總結事物的規律。
(二)出示第二組詞語:心臟、肝臟、腸胃、皮膚、肌肉、脂肪、胸膛、膽量
1、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對這些詞語的認識,不認識的字,動手查一查字典。
2、開火車認讀詞語卡片,在認清字形的基礎上對字義有所了解。
3、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學生根據平時的識字情況回答。)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能充分體現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即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三)指字游戲:認讀生字。
(用游戲復習鞏固生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在學習中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
點評:充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識字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的游戲識字,掀起了本節課識字高潮,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達到了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生字的目的。
三、拓展學習:“尸”字頭及有關的字。
1、出示:尸同學們認識這是什么字嗎?它表示的意思與人有關,出示:屋、居、屎、屁、尿
(指名學生讀一讀,再開火車讀一讀。)
2、你還知道什么帶“尸”字頭的字?(學生舉例)
點評: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同一類偏旁的字進行歸類學習,將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培養了學生歸類識字能力。
四、練習限時查字典:
出示:胃、膝、肺、筋、膛
1、“丁丁查這五個字,用了8分鐘,你呢?”查出來把拼音寫下來。
(學生自主學習與丁丁比一比。掌握查字典的技能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2、請查的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
點評: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比賽的方式進行學習,即有利于鞏固本課的偏旁部首,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無形中告訴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字典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同時,又使新課改“以人為本,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一理念得以充分體現。
五、學寫生字。
1、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說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地方:如個別筆劃。
2、對于“肉”,個別指導筆順,其余的字放手讓學生自己寫。
3、總結識字方法。
(由學生自己體會認字過程的快樂,加強分析字型的能力。)
點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才給予學生以輔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六、課后延伸
請學生課后留心找一找帶有“身”“月”字旁的字,記下來,比一比誰找得多?
點評:此環節的設置,旨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好習慣。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師能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設計教學環節,在注重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以及獨立獲取新知識的機會,同時,又讓每個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課后反思
本節課用掛圖導入,逐一出示兩個古代的漢字“月”“身”和掛圖,學生猜出這兩漢字后,再學習和它們有關的字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
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在學習帶有“身”字旁的字時,讓學生自己總結、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認識兩個偏旁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字形來認識生字,使教的過程變為導的過程。并結合本課通過認識偏旁的識字特點,來加強學生的查字典能力。在學“月”字旁的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查字典來認識生字,學生小組分工合作得很愉快,學生分頭查不認識的字,速度很快,達到了預期效果。此環節的設計,體現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查字典能力,又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限時查字典,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與丁丁比賽。使學生掌握查字典的技能的同時,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請查的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加強同伴之間的學習交流,有利于集體促進。
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帶木字旁的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帶木字旁的字,重點認識其中9個,正確書寫5個。
2、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間的關系,練習成批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圖片進行觀察,通過小組合作和在游戲中識字等方式進行識記,掌握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學習生字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初步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的關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字形與字義的關系,感悟出漢字的表意特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丁丁和冬冬。快來和他們打聲招呼吧。
丁丁冬冬今天來是和我們大家一起來識字的,(出示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激趣導學,愉快識字
1、他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出示大樹圖片),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出示課件,認識“樹枝”和“樹根”,齊讀,觀察“枝”“根”發現了什么?(都有木字旁)對,樹枝和樹根都是樹木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木字旁。
2、出示樹木圖片,師:大家知道古時候的人用什么字來表示大樹嗎?演示“木”的演變。接著認識二木成“林”,三木成“森”。森表示什么?(樹木很多)
3、(出示森林圖片)森林里的樹木真多啊,數也數不清。丁丁冬冬一起來到了大森林里。我們快去和他們一起認認森林里都有哪些樹?
課件出示各種樹的圖片,認識“杏樹、楓樹、柏樹、松樹、桃樹、李樹、楊樹、李樹、梧桐樹”
(1)師指導識記“杏、楊柳、松、楓” ,總結識字方法并板書
(2)學生小組合作識記“梧桐、柏、桃、李”,匯報時學生當小老師教其他同學識記
(3)大家看,這個“李”字好有意思啊,十八子。指導書寫“李”
4、丁丁冬冬和大家一起認識了這么多樹,正高興了。這時他們來到了一個桃園,哇,好多的桃子啊!孩子們,你們想吃桃子嗎?(想)那我們趕快去摘吧!觀察一下這些字,你有什么發現?(都有木)對,這些樹都是樹木的名稱,所以都含有木。
(游戲:摘桃子。讀準桃子上的字就可以摘下桃子)
5、好吃的桃子摘完了,如果把剛才的生字放到詩句中,你們還認識嗎?出示詩句,學生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注意指導讀出節奏和感情
6、丁丁說:“森林里的樹對我們人類的貢獻真大啊!它們有的結果子給我們吃,還有的去哪兒了?(出示木材圖,一起認讀)冬冬說:“是啊,木材可以做成木棍、木板、木條”
(1)依次出示這些圖片并認讀
(2)丁丁冬冬說的這幾個字你們認識了嗎?用上剛才的方法,仔細觀察一下,你怎么記住它們。然后指名說。(學生說一個,教師就在黑板上貼上這幾個字的字卡,一邊對學生的發言給予獎勵)
(3)舉“材”字卡片,大家看,材里面也有個木字,觀察一下有什么變化?
放到田字格中看看,寫時還要注意什么?指導書寫“材”
7、你們知道木材還可以做成什么嗎?
(1)學生邊說,教師就將預設的含木的字卡貼在黑板上
(2)舉“床”字卡片。“床”是什么結構?觀察在田字格中,寫時注意什么?一起來寫寫
(3)大家觀察一下所貼的字,發現了什么?(它們都是用木頭做的東西,所以都有木)
8、認識了這些字,丁丁冬冬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摸字游戲。教師一邊說:“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材’字寶寶跑回來”(學生上臺摸貼在黑板上的字卡,大聲讀出來,其余學生跟讀三遍,然后下來,教師繼續)
9、好玩的游戲結束了,丁丁冬冬準備把今天學的幾個字寫下來,還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誰寫得好。同學們,你們愿意接受這個挑戰嗎?(愿意)我們就來寫這幾個字,出示“材、床、李”先學生練寫,教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再展示評價,學生寫字時,用相機拍下學生的坐姿和作業,然后進行評比,
三、課堂小結
大家真棒,丁丁冬冬非常佩服大家,不得不承認大家是今天的識字明星。表揚我們自己!丁丁冬冬說“玩了一天了,一起去休息吧”演示人木休,現在我們下課休息,下課!
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過程與方法:
1、能主動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2、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單瘦漢語文字的魅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樂于去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
1、師生搜集一些對對子的資料。
2、師準備生字卡、詞語卡。
學習時間:
本課學習用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出示一組詞,問:誰會對對子。
2、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反義詞。
二、讀文識字: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文中的生字。
2、讀文把自己新認識的字圈起來讀兩遍。
3、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找一找自己新認識了那些字,讀給大家聽一聽。
4、學生齊讀生字。
5、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6、檢查讀文。
三、讀文感悟:
1、小聲讀文第一段說說自己的發現。
2、讀文思考那些行為是丑的,那些行為是美的?
3、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4、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讀中感悟“雪中送碳”的意思。
6、用同樣的方法感悟課文第二段。
四、鼓勵學生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與課文:
1、讀字詞卡。
2、復習背誦課文。
二、記憶生字。
1、自由記憶。
2、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憶生字的。
三指導書寫“溫、暖、貧、富”
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教師范寫——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生
學生自己書寫其他四個字。教師巡視。
四、詞語積累。
讀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試試自己記住幾個。
我還會說許多詞。
五、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那些反意詞?講給大家聽。
六、板書設計。
識字6
美——丑貧——富
愛——恨冷——暖
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5個字。
2、了解我國春節的傳統習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歌謠。
二、教學難點
1、了解我國春節的傳統習俗。
2、能夠把字寫得工整、勻稱。
三、教學重點
1、認識6個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歌謠。
四、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對聯,鞭炮,窗花,一家人吃年夜飯等圖案。請學生說說,這是什么?看到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2、出示題目: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1)什么叫忙年?
(2)都忙些什么?
3、帶著問題讀讀兒歌,看看你自己能解決什么問題?同時,把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二)自讀兒歌,自學生字。
1、學生讀兒歌,圈出生字。
2、小組內進行你說我找的游戲,由小組長說出一個字的讀音,其他同學從自己的生字小卡片中找到這個字,再讀一讀,看誰聽得準,找得準,讀得準。
(三)檢查反饋,認讀生字。
1、反饋生字讀音時教師可采用多種認讀方法,如個人讀,開火車讀,小老師帶讀等等,認讀生字要與認讀詞語、句子結合起來。
如:臘八粥—粥,你還喝過什么粥?
豆腐—腐,“豆腐”這個詞語中“腐”要讀得輕一些。你吃過豆腐嗎?
酒肉—酒,你都知道什么酒?
蒸饅頭—蒸、饅。
熬一宿—宿,你知道“宿”的另一個讀音嗎?
扭一扭—扭。
3、請學生說一說春節前幾天人們在忙些什么,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
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
學生可能會回答得不完整,教師可請學生補充,但教師要把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找到語句,能正確朗讀上,目的是讓學生反復認讀生字,而不要求學生找全人們在忙什么。
(四)聯系生活,指導朗讀。
1、請學生想一想,你家過春節的時候,你的家人都忙些什么?
2、快過春節了,你會忙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3、就要過春節了,你一定很高興,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兒歌。
4、邊拍手邊讀兒歌。
(五)作業。
1、讀兒歌。
2、查查資料,說一說人們過春節還有什么習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資料交流。
將課下查找的有關春節習俗的資料進行交流。
對低年級學生來講,查資料的作業要求不可太高,學生可以回憶自己的生活做資料,可以問問家長,把了解的情況做資料。資料可以是圖片、照片、也可是語言的描述。
資料的交流重點是讓學生把話說清楚。
(二)鞏固生字詞語。
1、指名讀兒歌,注意讓學生讀準字音,讀后請學生評議。
2、出示詞語,在讀詞語中鞏固漢字讀音。
(三)自主記字。
請學生說說要記住這些字有什么好辦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指導,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記憶,學生的記憶方法也許并不太合理,或不科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中選優,提高記字效率。
(四)指導書寫。
1、分類指導。
(1)請學生觀察x個字,讓學生說一說,要寫好這些字該注意什么?
如:
“酒”:別忘了寫一短橫。
“扭”:注意右邊的筆順。
(2)選擇你認為難寫的字,認真觀察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
(3)反饋、糾正。
2、重點指導。
(1)教師重點指導“酒”、“初”。
(2)學生練習書寫。
(3)反饋糾正,注意讓學生認真觀察范字,對比發現自己的字哪兒寫得好,哪兒還要改進,從而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
3、練習書寫其他漢字。
語文二年級識字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識字7》是新課標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識字,第七單元的課文是圍繞“環保”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識字7”是一首拍手歌,共十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這首兒歌不僅描繪了大小動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還告訴小朋友們:“人和動物是朋友,保護動物是大事。”讀著本課,想起了孩提時玩過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現出家鄉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陣陣催春,還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戲……詩情畫意,令人神往。相信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定能從演唱“拍手歌”的掌聲中有所領悟──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互相依存。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3.有保護動物的意愿。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
【教學難點】
學習編寫拍手歌。
【教學準備】
字卡、課件、學生可收集一些有關動物的知識和拍手歌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識記10個生字。會寫“叢、拍”等4個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3、認識保護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
【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己有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圖文結合──自主識字,朗讀游戲——鞏固識字”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藍天、白云、高山、流水,大自然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大自然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們,讓我們一起走進《識字7》,去和它們交朋友吧!
2、出示學習目標。
出發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了!
(欣賞課件中大自然的美景,在不知不覺中感受著自然的美好,通過與小動物交朋友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看圖片,識記部分生字。
(一)看天空――認識“鷹”和“雁”
1、認記“鷹”
師:看,藍天上飛來什么?出示“鷹”,認讀,注意后鼻音。
師:雄鷹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飛翔?出示:雄鷹翱翔在藍天,讀一讀。
師:誰來學一學雄鷹飛的動作。(師根據學生的動作評價)雄鷹在天空中有力地振動翅膀,它才會越飛越高。邊做動作邊有感情地讀。
2、認記“雁”
再看,藍天上還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嗎?許多的大雁,我們把它叫做“雁群”。大雁為什么要一起飛呢?
師小結:排著隊形在飛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幾下翅膀,會產生一股上升的氣流,后面跟著的大雁利用這股氣流,可以飛得更快更省力。大雁的隊形有時像個人字,有時像個“一”字。難怪人們說:
出示:天空雁群會寫字,指導讀。
(通過學生常見的動物圖引出本課字詞,并緊扣為識字服務的宗旨,從整體上感知圖畫所描繪的事物同字、詞、句子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達到認字、熟練朗讀課文,使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為一體。)
(二)走進森林動物園――認識“孔”、“雀”、“錦”、“鸝”、“靈”等字
師:現在我們來到了森林動物園。最先迎接我們的是誰呢?
(隨著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動物,動物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現,學生讀出動物的名字,生字帶上拼音。)
1、 學習生字“孔”、“雀”和“錦”
(圖畫)小朋友看看這是哪兩種動物呢?相機出示:孔雀、錦雞認讀。
“錦”字怎么記住?像這種顏色特別鮮艷、五彩繽紛的鳥叫“錦雞”。你們看,這個“錦”字有一個金字旁,表示錦雞會發出金子般的光芒。認讀。
在班里,每個人都有一個好伙伴,動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錦雞就愛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錦雞是伙伴。讀一讀。
出示:雀、鷹、雁,比一比這三個字,看看你們有什么發現?
“隹”這個部件是和鳥有關,古時候的這個字是模仿鳥的形狀來寫的,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就變成了現在的“隹”。(演示漢字“隹”的演變)認讀。它還是一個偏旁。
(通過多媒體揭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性地記憶漢字,同時又能保持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2、學習生字“鸝”和“靈”
師:我們繼續參觀吧。聽,誰在唱歌迎接我們?出示兩種鳥的圖,再出示黃鸝、百靈,認一認。怎么記住“鸝”、“靈”?一天,黃鸝和百靈鳥比賽唱歌,比了一天也沒有比出一個勝負來,她們還要不停地唱下去呢?出示:黃鸝百靈唱不休。讀一讀。
3、學習生字“嬉”
離開百鳥園,我們來到竹林里。你們看,誰在干什么呀?書上有個詞說的就是做游戲的意思,
出示:嬉戲,認讀。這個“嬉“字怎么記?出示:竹林熊貓在嬉戲。讀一讀。
師:告別了憨態可掬的熊貓,我們看到了老虎,老虎喜歡住在哪里?茂密的樹林就叫:
出示:叢林認讀,怎么記住這個“叢”字?老虎喜歡住在叢林深處。出示:叢林深處有老虎,指導讀。
(通過一年多來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也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謎、編口訣、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學時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己拼讀、說記字方法,從而做到溫故而知新。)
(三)認讀所學的八個生字
1、讀詞語。
剛才認識了那么多的詞語朋友,現在不要圖片,你還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2、開火車讀生字。
生字跳出來,你還認識嗎?
(在課堂中盡量創造生字復現的機會,反復見面,以達到鞏固認字的目的。)
三、讀兒歌識字。
1、讀課文中的兒歌。
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開心極了,它們把自己藏到課文里了,你還認得它們嗎?
學生自由讀課文后,問:課文共有幾個小節?第一小節還有兩個生字。
2、學習生字“護”和“牢”
(1)出示第一小節
點擊出示生字“護”和“牢”,怎么記住它們呢?
(2)讀課文中的其他內容。
指名讀,齊讀。拍手讀。
(課堂教學將要結束的時候,學生也累了,這時候,邊讓學生誦讀兒歌,邊拍手,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既熟讀了兒歌,又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節奏,教學目標很容易就達到了。)
四、游戲復習生字。
1、拼圖游戲。
同學們喜歡玩拼圖。這些詞語后面也藏著一只動物,它還有一個秘密告訴我們,只有把這些詞語讀出來才行。獅子大王告訴我們的秘密是什么?
2、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有個小朋友參觀動物園后,寫了一篇日記呢!出示日記。
其實我們也和這個小朋友有同樣的感受。
(嘗試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識字環境,讓識字的過程變得輕松而有效,使閱讀和識字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五、寫字指導。
1、出示要寫的四個字,學生認讀。教師引導按結構歸類。
2、學生觀察生字,說說寫這幾個字時要注意什么。教師適當點撥。
指導寫“叢”(比較“從”字)、“拍”“雞”“貓”(左窄右寬)。
3、教師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4、學生描紅、仿寫。注意寫字姿勢。
(指導學生寫好字,關鍵是對字形結構的把握,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去領悟。在自我發現的基礎上,教師再做重點的點撥,并且強調范寫的作用。學生經歷了從書空到落筆的過程,寫字要求的數量不多,但每筆都要寫好。同時教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牢、保”等四個字。
2、熟練地朗讀拍手歌,會背誦。
3、會仿照課文編拍手歌。
4、有保護動物的意愿。
【教學重點】
鞏固識字、寫字、仿編拍手歌。
【教學難點】
學習編寫拍手歌。
【教學方法】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本課10個生字、課文讀得和熟讀課文的,本課時采用“游戲情境――鞏固識字、反復練讀――熟讀成誦、感悟語言――仿編兒歌、形義結合――自主識寫”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鞏固識字。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識字7》。(出示學習目標)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現在請同學們來猜一猜這幾個是什么字?
1、看圖猜字。牢、叢、雀
過渡:這些生字我們不僅在課文中學到,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2、生活中識字。
出示生活中的圖片,學生找本課中學過的生字。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師將語文課程植根于現實生活,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發現,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鏈接”。)
過渡:同學們識的字真多,郵遞員叔叔想請你們幫忙把信送給森林中的動物們。
3、送信游戲。
(看圖猜字、生活中識字、送信都力求遵循從兒童的生活、言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的規律。教師用協調、鼓勵、請教的口吻,調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識字和生活,識字與游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鞏固識字。)
過渡:同學們,生字詞都掌握得很好了,那兒歌掌握得怎么樣了呢?會不會背呢?俗話說得好,熟讀成誦,請同學們多讀幾遍。
二、我會背。
1、自由讀課文、背課文。
2、同桌拍手背課文。
(背誦是積累語言的一種好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既積累了語言,又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
過渡:這首兒歌多有趣啊!我們也來學著編一編吧。
三、我會編
1、指名編。
2、預設:學生不能很好地說出來時,可以引導仿照書上說。出示課文中的兩句兒歌,學生讀一讀,學著編。
看!課文中是怎么編的?叢林深處有老虎。這句話寫了什么?(哪里有什么)竹林熊貓在嬉戲。(哪里誰在干什么)學生說一說。
3、寫兒歌。
剛才這幾個同學都說得很好,我相信還有同學有更好的句子,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下來。學生寫,老師巡視。選出幾篇好的進行講評。
4、把學生編的兒歌拍手讀一讀。
(小學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這一“我會編”的環節設置是一個遷移性的語言練習,意在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兒歌的語言美和節奏美,積累句式,豐富語言,把課文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四、指導寫字。
1、動物們為了感謝你們給他們編了這么好的兒歌,特意給你們寫來了一封感謝信。學生齊讀。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人和動wù是朋友,bǎo hù 動wù是大事。”聽說你們láo láo地記住了這個道理,我們真高興。你么看,叢林里還有許多動wù在等著和你們一起嬉戲,交朋友呢!
你的動物朋友
12.15
2、可是動物朋友有幾個字不會寫,我們來幫助它。看一看哪幾個字。(板貼生字)
3、學生認讀,并用生字組詞。
4、師生共同探討寫字關鍵。
5、教師范寫。
6、學生描紅、仿寫。
(這一環節設計成教小動物寫字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交流,把枯燥乏味的寫字教學變成了學生自由發揮的舞臺,學生不僅從中學到了寫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寫字興趣,寫好字成了他們主動的愿望。寫生字時,不能讓學生看一筆寫一筆,而要引導學生通過整體觀察字形結構,找關鍵筆畫,發現自己應該注意的地方。)
五、小結。
學習了《識字7》,我們認識了很多動物朋友,學會了很多生字,我們還牢牢記住了――保護動物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