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5教案(精選2篇)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5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
2、比較“礻衤”“宀穴”兩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要求:
初步看圖表、讀韻文、學習與“礻衤”相關的5個生字及詞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復習舊知。
同學們,在這冊書的識字3、識字4,我們已經辨析了“木禾”、“竹艸”、“日目”、“冫氵”這四組形近偏旁,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形近偏旁帶生字的形式出現的看圖讀韻文識字。
2、板書課題:識字7(齊讀)
二、初步看圖表,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表,即課文最上面的圖表及四組插圖,看看分別列了些什么,畫了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觀察,比較偏旁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表格中的圖畫、古文字、今文字,比較“礻衤”的異同。
2、圖上畫了什么?“礻”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導學生認識示字旁。“衤”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導學生認識衣字旁。
3、指導學生讀準偏旁的部首。“礻”讀作示字旁,“衤”讀作衣字旁。
四、看圖讀韻文識字(學習前兩組)
1、出示掛圖,圖上畫了什么?
2、相機出示有關詞語的卡片,并貼在相應的圖的下面。
神話祝福祖先裙子褲子襯衫
3、要求:讀準音節,看清字形。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并加以指導
5、讓學生認讀生字,正音。
6、通過字詞的學習,小結“礻衤”的用法。
7、用“福、神、祖”口頭擴詞。
五、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都與什么有關?(神仙、祖宗)在這組詞語中所學的生字都帶有什么偏旁?(礻)第二組詞語都與什么有關?(衣服)在這組詞語中所學的生字都帶有什么偏旁?(衤)
六、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褲”的筆順。
2、生描紅,師巡視。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今天所學的生字。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5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識字,有選擇性的學習漢字。并交流自己識字的辦法。
2.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在玩中認字。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知道語文知識與生活中主動識字,有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生字,學習生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流利的敘述自己的識字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們班的“識字大王”,要帶咱們班的小朋友去開開眼界,把他學習漢字的方法與大家交流,不知道,大家準備好了嗎?現在,我們一起從校園出發,做8路公共汽車,到我們最繁華的新市街逛逛,(卡片出示8路公共汽車)這公共汽車需要我們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才能開動!(課件出示問題:說說你在生活中或者課外認識的生字,你是怎樣識記的?)交流完畢,汽車開始啟動,引導孩子們開動汽車。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有利于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在游戲中讓學生敢于表達,親身體驗,分享學習的快樂。]
1.汽車到站了。“識字大王”要介紹第一站的名字了。(出示課件)“新太行商場”,誰來說說自己認識哪幾個字?是怎樣記住的?其中“太”與“行”我們已經學過了,剩下的三個字怎么辦?學生自己交流,然后由“小老師”來領讀。
2.引導:我們表現優秀的小朋友,將被選為“小導游”,由他來帶領大家完成接下來的“旅游”。
[設計意圖;課前拍攝的從學校到新市街的dv,以多媒體形式展播出新市街第一站的名稱,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們一個個成為課堂中的小主角,都在展示自己的識字方法,讓孩子們玩中學習漢字,體驗識字的快樂。]
二、繼續旅游,交流方法。
1.第二站,大家需要做什么呢?(多媒體出示:我來說……)“白云商場”,“鳳展超市”,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漢字的?
2.把已經認識的字寫一寫,描一描,由小老師來領讀。
三、自主識字,交流經驗。
導:接下來的地方要由大家自己去逛,(課件動畫展示接下來的商場名字)。你準備怎樣去解決自己想辦法。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把你會的口語表達給其他小朋友)。
2.交流匯報。
3.“商業大廈”,“銀都”,“圣亞服飾廣場”,這幾個商場名字,指名談談自己的識記方法。
四、多種形式交流識字方法。
1.自己表達自己的方法,“順口溜”,“加一加”,“減一減”,“變一變”,如“聰”字,有個小朋友是這樣說的:“寫作業時,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大家一致認為她的方法好,就向她學習。
2.小組討論今天課件中的字,談談自己的辦法?表達好的,在全班進行表演,大家評給他“五角星”。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幫,互學,又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與更多的伙伴談自己的識字經驗與方法。同時,對于整個教學過程來說,又是一種調節和放松]
我們返回學校,(課件動畫展示:另一條回學校的路)在途中,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字,就留給別的班的小朋友了,相信你們會有更好更多的方法去認識它們!
3.開汽車游戲。(讀讀自己認識的字)
五、課堂總結。
大家識字的方法真不少,在這次小小的旅游中,看到了大家的實力,愿你們在以后會有更好的方法,認更多的字,并與其他小朋友分享你的快樂!
六、課后延伸。
回家和媽媽交流你識字的過程,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用好方法識記漢字。
教學反思:
學生簡單的字認識了不少,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去公園、逛街、吃飯、休閑等一些經常見到的字,孩子們未必認識。所以,借助這次口語交際,何不給學生一個識字的機會,脫離枯燥乏味的課堂生字。在這節課里,引導學生找到識字的方法,并感受到識字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基于以上認識,我作了以下思考:
1.如何讓學生在本節課中喜歡學習漢字,并掌握一些的識字方法?
2.怎樣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變為歡聲笑語,小手“林立”的課堂?
3.如何使課堂教學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識字主體千差萬別,入學半年的孩子識字量不等,相差很大,這與家庭學習環境有關聯,識字多的孩子總是得不到滿足,而識字少的孩子又不能自主地識字,所以,僅靠課本上的生字教學,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癥狀。在本節口語交際中,我的教案設計從生活中的生字入手,給學生創造一個特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主動識字。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小學階段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圍繞話題精心設計多個回合、多個情境,在多個回合、多個情境中,生與生、師與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口語交流,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并與低段識字有機聯系起來。
本節課是極為成功的一節口語交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