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鹽藏起來教案
班級:三年級 課題:《把鹽藏起來》
目
標
知識與技能對鹽溶解的快慢提出猜想與假設,通過設計對比實驗,知道加熱、攪拌、研碎等方法可以使鹽溶解得更快。
過程與方法能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加快鹽溶解的方法。經歷“問題——假設——實驗——匯報的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
情感與價值培養敢于提出猜想與假設,愿意合作與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
重點通過對比實驗過程,使學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難點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材料鹽、冷水、熱水、筷子、燒杯、實驗記錄單
步驟
過程概述
基本結論
學習策略
情景
導入猜猜看,小紅軍是怎樣把鹽藏起來運到山上的?多媒體播放(閃閃紅星,小紅軍帶鹽的故事),提出猜想【分析問題,提出假設】
探
究
新
知自主探究,合作闖三關:第一關:探討小紅軍怎樣藏鹽?第二關:探究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第三關:聯系實際學科學,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出“像鹽這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叫溶解”。并板書溶解的概念:像鹽這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叫溶解。(板書)根據學生的匯報,(師適時板書)攪拌、加熱、碾碎。還有幾種方法合用。讓學生分組討論小紅軍是怎樣把鹽藏起來的?交流自己的猜想,選出最佳猜想并簡單的說出理由……【設計方案,集體交流】用實驗驗證猜想,讓學生小組為單位到材料超市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實驗材料。在實驗揭秘時,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分組討論,交流匯報:怎樣能幫小紅軍將鹽盡快的溶解在水中?【總結評價,知識運用】
拓
展
訓
練故事中的小紅軍也很聰明,他把鹽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帶上山。那么,鹽該怎樣取出來呢?讓學生課下先進行猜想,試著探究,并記錄下來。
學習
小結像鹽這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叫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加熱、碾碎教學后記:本課是以一個故事“小紅軍巧帶鹽”而引出教學內容的。故事說:一年冬天,敵人把紅軍封鎖在山上,紅軍缺少食鹽。小紅軍化裝成農民下山去買鹽。買鹽返回時,敵人搜查很嚴。怎么辦?小紅軍急中生智,到農民家里把鹽倒在鍋里,然后通過封鎖線時,敵人沒搜查出什么東西,就放他過去了。小紅軍順利完成了任務。這個故事本身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去猜想并深入拓展的教學內涵。首先,小紅軍急中生智,到農民家里把鹽倒在鍋里,然后怎么辦?要讓學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在鍋里加很多水把鹽藏在水中,這就是溶解;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在鍋里加適量的水,使鹽最大限度的藏在水中,這就是飽和溶液,因為只有制成飽和溶液,才能在水中藏最多的鹽。其次,通過封鎖線時,敵人沒搜查出什么東西,就放他過去了,小紅軍是怎樣把鹽帶上山順利完成了任務的?也要讓學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把棉衣浸在鍋里的鹽水中。讓鹽水完全滲透到棉衣里,然后把棉衣穿在外面通過敵人封鎖線;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把棉衣穿在里面通過敵人封鎖線。猜想之后,再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幫小紅軍選擇藏鹽的正確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對溶解概念的充分猜想:像鹽這樣“消失”到水里的現象就是溶解。“消失”到哪兒去了呢?有的可能猜想說:鹽在水中肉眼的確看不見而消失了;有的可能猜想說:鹽在水中實際上并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均一的、穩定的液體,鹽仍然藏在液體中。猜想之后也要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也為下一課“水落鹽出”做好鋪墊。《把鹽藏起來》一課的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線,使學生親身經歷“問題——假設——驗證——總結——應用”的活動過程,在引導學生探究活動中,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步步推進,提高了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