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集體備課3
第五課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雨水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
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變。
過程與方法:
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
設計模擬實驗,探究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認識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
【教學難點】設計模擬實驗,探究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飲料瓶(瓶蓋上扎孔)、水。
教師演示:雨水侵蝕土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種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下雨時,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會不會對土地產生影響?土地會發生什么變化?雨水會發生什么變化?
2、學生討論交流。
3、導入: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些問題。
二、雨如何影響土地
1、我們先來看兩幅圖。(出示雨水侵蝕土地的圖片)
你能說說你看到的景象嗎?你認為出現這樣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擬實驗:下雨。
學生觀察實驗裝置,明白實驗器材所代表的含義。
教師講解基本操作方法參照(55頁方法),學生領會。
學生分組實驗。要求:實驗前仔細觀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態;實驗時注意觀察“降雨”過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徑流”的情況,并做記錄;實驗后描述實驗中的現象并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小組交流探討:粘土和細沙容易被雨水沖走,是因為它們比較輕嗎?
3、小結。
三、影響侵蝕的因素
1、在自然界,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的,各處的植被覆蓋的程度也不一樣,空中的降雨量也有大有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嗎?說說推測和理由。
2、學生回答。
3、接下去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影響侵蝕的因素”吧。我們能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嗎?
4、學生小組選擇一個研究的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前的討論交流。
5、學生小組嘗試撰寫實驗方案,教師提示這是對比實驗,方案中要注意明確不同條件和相同條件,實驗器材的選用和實驗裝置的設計。
板書設計:
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雨水攜走土壤微粒產生侵蝕
第六課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過程與方法:
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飲料瓶(瓶蓋上分別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師演示:有關水土流失、黃土高原、黃河水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各小組已經制定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