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
教學過程:
一、觀察質疑
1、師:孩子們,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出示北極熊、棕熊、黑熊)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熊的毛色不同,北極熊是白色的,在雪地里能很好的隱蔽自己,捕捉到獵物。
生1:,它們形態結構有不同,北極熊體型很大,棕熊體型小些。
生2:北極熊的耳朵很小,棕熊、黑熊的耳朵就大些。
生3:都是熊,為什么它們的形態特征會有那么大的差異?
生:我覺得可能是它們與生活的環境有關。
生:不光是熊,我認為所有的生物都要適應環境才能存活下來師。
二、設計實踐
1、師: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當然,這還只是我們的猜想,那我們能設計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想嗎?
生:能。
師:小組內交流交流,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等會兒我們來分享。2、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
生:我們小組打算用一塊綠色的紙模擬草地,在上面撒上紅色、綠色、白色、藍色的小紙片模擬不同顏色的蟲子,我們捉蟲子,看看哪種顏色的蟲子捉得多些,哪種顏色的捉得少些?
生1|:我想補充你們組的方法,可以把紙板貼在遠一點的墻壁上,這樣就有點難度,有趣些。
生:謝謝你們的建議,提得很好,我們等會兒改進。
生2:我覺得要限定時間,比如1分鐘,看看每種顏色的蟲子各捉了多少條,并及時記錄下來。
師:交流產生智慧!在大家的匯報中,我們的實驗方案不斷趨于完善了,為了讓大伙兒都看到,我們準備了一塊大綠色底布,上面藏著許多不同顏色的蟲子,請兩個小組模擬它們的天敵,比賽:1分鐘,看哪個小組捉蟲捉得又快又多?
(比賽開始)
4、師:比賽獲勝的是第 小組。祝賀你們,捉到了這么多蟲子!
孩子們,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在綠色草地上,與它的顏色相差很大的蟲子,像紅的、白的、黃的、藍的很容易被它們的天敵發現,吃掉,會越來越少,被淘汰掉了。
師:非常善于觀察分析。
生1:我還發現草地上其實還有一些綠色的蟲子沒有被捉到呢!
綠色的蟲子就能很好隱藏在草地里生存下來,它們的顏色也會越來越接近生活的環境,更適應環境。
5、師:你們的發現與生物學家的發現是一樣的,其實生物學家對這種現象都作了很多的研究,并提出了很有價值的一些生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出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就很好地說明了自然界中生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八個字的?
生:動物為了適應環境,會相互競爭,適應環境的就生存下來并繁衍生息,不適應環境的就逐漸被淘汰了,滅絕了。
師:有著自己的理解,思路非常清晰。
三、交流發現
1、師:你們還了解哪些生物適應環境的事例嗎?(課件示)小組內交流交流,等會兒我們一起來分享。
小組交流討論。
師:剛才每個小組都討論得很熱烈,肯定已經迫不及待地想來展示了,哪個小組愿意首先來與大家分享成果?
2、小組匯報(幾個小組上臺來匯報展示)
師:是誰選擇了這些生物呢?
生:環境。
2、師:還是這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我們再來看這條規律,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嗎?
生:我聽了大家的匯報, 對這句話確實有了更新的理解,不光是動物、還有植物、微生物等,也就是所有的生物都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并且它們的形態也要同環境一致。
師:視野更開闊了,真不愧是科學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