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地球”—科學在我們身邊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一、背景分析:
中國人民自古就是勤勞智慧的人民,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一大批推動世界科學進步的偉大人物。作為龍的傳人,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者,未來社會的創造者,我們的學生更應該從小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究科學。
我們的校園文化布置有著濃郁的科學文化氣息,在校園的宣傳欄中、樓道的櫥窗里、教學樓的墻壁上,隨處都能看到有關科學家們的介紹。利用好這些資源,開展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能激發孩子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熱愛科學,走進科學的神秘殿堂。
二、設計意圖:
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認識科學家”、“我的志向”、“我的科學發現”。通過對科學家的調查,讓學生知道科學家是改變人類命運,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在對科學家的生平、主要的成就、研究的過程、科學試驗、獲得的成績,等資料的搜集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學生間合作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感受科學家對科學研究的熱愛,學習他們高貴的品質,不怕失敗的堅韌挺拔的奉獻精神,從小樹立刻苦學習、認真鉆研、不怕吃苦的品質。讓學生在“我的科學發現”環節中,體會自主動手動腦發現科學現象,思考科學原理的快樂。
三、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古今中外一些科學家及科學發明;
2、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發現一些科學現象,主動思考探究科學原理。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查找、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讓他們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交際能力、合作精神,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認真探究問題的科學態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們更多的走進科學,從而激發起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拜,對科學的熱愛,樹立遠大的理想。
四、適用年級:六年級
五、課時計劃和活動準備:
1、跟學生闡明本次活動的意義:旨在增提高他們的信息處理、口語交際、動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了解科學家。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和重要性。
2、學生自由組合成5個小組,每組設立正、副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
3、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小組成員討論,對科學家初步分類、整理后制定出“醫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其他類”等七個研究小標題,通過自愿選擇的方法將七個小標題分配到七個小組。再按照“認識科學家”、“我的志向”、“我的科學發現”、三個版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