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聲音》
教學背景分析:
在周圍的生活環境里,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蛙聲、鳥鳴聲,人類活動產生的汽車聲、鞭炮聲、說話聲、讀書聲、歌聲……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聲音對于學生來說好像是熟悉的東西,但學生沒有真正思考過關于聲音的問題,沒有思考過他們經常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聽聽聲音》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為了了解學生關于聲音的認識情況和引發學生關于聲音問題的思考,教科書設計了“聽聽周圍的聲音”的活動。學生通過玩兩種不同型號的音叉,從中真切地感受到聲音的不同,并試著進行科學地描述。
觀察是科學課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之一,進行正確的描述是小學科學教育的重點,在觀察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學會對被觀察的對象進行客觀、準確的描述。在當前的科學課堂中,教師一般都會要求學生進行描述,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但往往會忽視對描述內容的準確性指導。四年級學生對觀察、描述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對描述內容的準確性、科學性不夠,所以在本教學設計中,我著力創設環境,讓學生在生生、師生交流觀察結果中,學會科學地描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過程與方法:
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
教學難點:
對聲音的高、低、強、弱加以區分和鑒別。
教學準備:
包含各種聲音的課件,實驗用的各種發聲的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把全班分為a、b兩組,分別向左、右轉,背向而坐。請a組某學生講:“猜猜我是誰”,b組的同學在不回頭看的情況下,猜出是誰講的。然后b組講,a組猜。
進行游戲。
游戲結束。
師:你是怎樣猜到是哪位同學的?
生:從他的聲音。
生:熟悉她的聲音。
師:同學們都是根據聲音猜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聽聽聲音”。
揭示課題:聽聽聲音
評析:能以游戲做為導入,先讓學生感受同學們熟悉的聲音,為后面學習的內容
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傾聽、感受聲音
師:現在我們傾聽周圍的聲音。
讓學生在教室里傾聽周圍的聲音,學生認真的傾聽。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學校其他班讀書的聲音。
生:教師外面下雨的聲音。
生:隔壁教室老師講課的聲音。
生:學校操場上同學們說話的聲音。
生:邵老師講課的聲音。
生:風吹樹葉的聲音。
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出的?
生:我們人類發出的。
生:大自然發出的。
評析:本環節讓學生傾聽周圍的聲音,學生在認真聽的過程中感受,并能說出聲
音的來源,在這樣的情況下能讓學生很快的融入的學習本課的氛圍中。
師:邵老師搜集了一些聲音,現在放給大家聽聽。
課件播放搜集的聲音。
師:聲音有大自然發出的,人類活動發出的,還有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發出的。
師: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把你平時生活中聽到的聲音說給大家聽聽。
生:小狗、小貓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