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思想的聲音
——諾貝爾獎獲得者寄語中國青年【教學構想】
崇尚科學,追求創新,是人類智慧的抉擇。當今時代,知識不斷創新,科技突飛猛進,人類社會正面臨著從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知識化社會邁進的重大跨越,科技和經濟日益一體發展。科技進步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且還將進一步對全社會現有的生產方式、競爭格局帶來不可抗拒的革命性改造。2l世紀是個偉大的時代,中國將面l臨更多挑戰和機遇。那么,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科學思想,培養怎樣的科學精神?顯得尤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7一9年級目標中明確指出: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思想的聲音》精選了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閃耀著智慧之光的寄語,目的就是讓廣大青年明白:成功并不僅靠聰明,靠知識,靠客觀條件。更要靠正確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激發讀者對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思考。
科學家的寄語從文字上看并不難理解,但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科學家的觀點,對學生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語句(即篩選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概括出科學家的主要觀點。
教學環節上設計為:講講科學家的故事。-一學習科學家的寄語(提煉科學家的觀點)——領悟科學家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拓展和延伸。在具體學習六位科學家的寄語時靈活對待,避免形式單一。拓展和延伸的環節上設計幾個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對對現實的思考的問題,使他們樹立先進的科學思想,培養他們難能可貴的科學精神。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對中國青年的寄語的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關注和探究。
2.查閱資料,開拓視野,加深對文章意思的理解。
3.在閱讀中篩選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學習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寄語中蘊含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1.課外查閱的資料的整理及科學家的觀點的篩選和整理。
2.對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寄語的思想內涵的理解和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自愿組合,分組合作,到學校圖書室或上網查閱諾貝爾及諾貝爾獎和文中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辦成小報或報告材料。
[教學步驟]
一、講講科學家的故事
(教學預設:學生可能講課本中六位科學家的故事,也可能講其他科學家的故事。老師重在肯定學生課前查閱資料的積極主動。)
1.導入
師:人的嗅覺如何聞到花香?人能分辨和記憶約1萬種不同的氣味,人具有這種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潛心研究人類嗅覺系統的工作方式,找到了解開這一謎底的鑰匙。因而獲得XX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天我們要聆聽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思想的聲音”。第一個和我們交流的就是榮獲1980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的法國免疫學家、醫學家讓•多塞。那個合作小組的同學給我們講講讓•多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