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思想的聲音
生:我們小組講一講p•g•德然納。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的德納然(1932一),以表彰他把研究簡單系統中有序現象的方法推廣到更復雜的物理形態,特別是液晶和聚合物所做的貢獻。德然納善于處理復雜系統,即使“不簡單”的物理系統,他也能成功的用普遍方式來完成。因此,有人稱他為“當代牛頓”。
師:“當代牛頓”!可見他對物理學的貢獻之大。哪個合作小組的同學知道喬治•夏帕克有哪些杰出的貢獻?
生: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開發了高能物理學研究中的重要粒子探測裝置——多絲正比計數管,榮獲199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喬治•夏帕克還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科學教育。他提倡學生“hands on”一“動手做”。他認為教育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科學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和手段,認為應該“learning science by doing scmnce”即:通過做科學來學科學。
師:喬治•夏帕克不僅對物理貢獻巨大,還對青少年的科學教育很重視。相信我們同學們也大有啟發。還有哪個小組的同學要發言?
生::我們小組談談詹斯•c•斯科。詹斯•c•斯科,丹麥生物化學家,和保羅•波耶爾(美國)、約翰•沃克(英國)、一起獲得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詹斯•c•斯科首先發現人體細胞內轉運離子的酶——鈉離子、鉀離子一-腺三磷酶——一種維持細胞中鈉離子和鉀離子平衡的酶。鈉離子、鉀離子一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粒子甭在我們體內必須不斷的工作。如果它們停止工作,我們的細胞就會膨脹起來,甚至脹破,我們立即就會失去知覺。
師:看來,我們同學不僅了解了不少科學家,還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同學們評議一下,哪個小組課外查閱的資料又多又好?
(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今天的教學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傳統網絡系統支撐的龐大的知識世界,為師生提供了無可限量的資源。次環節的設計旨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養成主動查閱資料的好習慣,并且與同學們合作學習,資源共享。)
二、學習科學家的寄語(提煉科學家的觀點)
師:同學們了解了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一些情況,一定很想聆聽六位科學家“思想的聲音”。請同學們自讀寄語,各位科學家在寄語中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同學們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并加以整理。如果需要,可與同學討論。
(老師巡視,給予指點。)
師:同學們都很投入,很多同學提煉的各位科學家的觀點很不錯,榮獲1980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的讓•多塞對我們中國青年寄予厚望,看看他對我們說了些什么?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一部分:致中國的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
生1:要懂事得尊重他人,不要傷害他人,要自尊自立,有個性,有自己的選擇。
生2:要認識到人的重要性,人應該是獨立的、自由的、自尊的。只有尊重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