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觀測》教案(精選2篇)
《云的觀測》教案 篇1
6 云的觀測
【教學目標】
1、知道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2、能根據云量的多少,區分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對云的研究的濃厚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
【教學重點】觀測云量并能分辨出類型。
【教學難點】分辨層云、積云、卷云
【教學方法】觀察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不同云量的天氣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出示“云”的圖片。
2、交流:看到云,,你能想到了什么?
教師用網狀圖記錄學生想法。
二、室外觀察云量
1、觀察天空,
判斷:今天是什么天氣,理由是什么?
(了解學生根據云量對天氣的劃分)
2、介紹氣象學家根據云量劃分天氣的方法:
出示不同云量天氣的圖片,介紹分辨晴天、陰天、多云的方法。
方法: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3、再次觀察云量,用上面的方法給云分類,辨別今天的天氣。
4、交流:
在觀測過程中,你有哪些聯想?
三、觀察云的形狀
1、提出問題:
天空中的云除了多少不同外,還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云的不同
3、閱讀課文資料:對云的分類。
4、交流:
a、閱讀資料后你知道了什么?
b、這三種云各有什么特征,你能用形容詞概括嗎?
5、觀察云,辨別天空中云的類型。
四、整理與作業
1、今天這一節課有哪些收獲?
2、作業:在天氣日歷中記錄每天的云量與云的類型。
《云的觀測》教案 篇2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云的觀測》教 學 設 計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云量的多少,把天氣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2、用圖示法說明云的種類,能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3、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
教學重點:
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難點:
能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通過上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天氣現象并記錄了天氣日歷,那么今天是個什么樣的天氣呢?生答:……
教師: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氣,那么天空中有什么東西出現呢?
生答:云
二、觀察云
1、教師板書“云”字,問:看到這個字,你們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用網狀圖記錄學生的想法(課件伴隨)
教師:既然大家對云有這么多的想法,我們現在就對云進行探究吧。
教師:云是怎樣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測一下?
指名學生回答。(出示課件小結云的組成)
教師: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察,那么,根據云量的多少我們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么來劃分的呢?
師介紹方法:出示圓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
教師具體說明氣象學家如何劃分晴天、多云、陰天的。
2、學以致用:學生根據理解判斷云的類型。(課件出示云的圖片)
3、室外觀察,明確任務:(1)觀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狀(3)在觀察云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聯想。(4)帶好文具,將你觀察到的天氣情況記錄到天氣日歷記錄表中。
注意:如果有太陽注意不要直視太陽。
4、師生反饋。注重學生對云量、高度、形狀的描述。
三、對云的分類
教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根據云量的多少對天氣狀況進行了劃分,我們來看一看科學家把云分成了幾類吧。
師根據學生剛才的觀察反饋引入云的分類并介紹云的分類。
學以致用:出示課件云的圖片,學生判斷云的類型。最后提問:現在你能說說氣象學家是根據什么對云進行分類的嗎?
學生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說明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四、了解天氣諺語,豐富學生生活常識。
五、師生小結。
學生說一說本節課對云的觀測的收獲,教師提示堅持記錄天氣日歷。
附:
板書設計
云的觀測
卷云
積云
層云
《云的觀測》說課材料
(一)背景和目標
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實際上是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云的形狀千姿百態。云的形狀和多少能告訴我們有關天氣的許多信息。從第2課開始,學生每天在收集天氣數據完成“天氣日歷”時其實已經在觀察云。他們已經在用晴天、多云、陰天來描述并記錄對云的觀察。在觀察過程中,他們一定對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狀等產生興趣,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不同的云將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天氣。在這一課中,學生除了對云量的問題作深入的研究外,還將研究云的類型等問題。
科學概念
● 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天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過程與方法
● 根據云的多少區分晴天、多云天和陰天;根據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
(二)教學準備
1、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2、盡量選擇在天空晴朗并且有云的時候來上這堂課。
(三)教科過程說明
第一部分:觀察云,判斷不同的云量
觀察云的活動是讓學生知道氣象學家區分晴天、多云天和陰天的標準。研究如何判斷晴天、多云天和陰天。把天空當成一個圓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面內,如果云量不超過圓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過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過3/4或覆蓋了整個圓面,就是陰天。把學生帶到室外觀察云。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狀,提醒學生把云的形狀和熟悉的事物進行聯想。注意提醒學生不要直視太陽。
在到室外觀察天空中的云時,應按照這個標準將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天氣日歷”上。
第二部分:對云進行分類
對云進行分類的活動,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并結合課件了解氣象學家區分積云、層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氣象學家是按什么來給云分類的。并判斷當天天空中出現了哪幾種云,并提醒學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氣日歷”上記錄觀察到的云的類型。
第三部分:了解天氣諺語,豐富學生生活常識。
第四部分:師生小結。學生說一說本節課對云的觀測的收獲,教師提示堅持記錄天氣日歷。